医院值班,医院周边走走,由于院区在本溪郊外,远离都市,空气格外清爽,视野也顿觉宽广。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心情无比舒畅。北国虽仍是一片白雪茫茫,但惊蛰已过,关里估计已经莺飞草长,一派春光……借此时机,说说春天如何用菊花养生
菊花,《神农本草经》叫做“节华”,取九九重阳节后开花之意,因临近霜降,谚语有“霜打菊花开”之说。菊花傲霜风骨,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喜欢,被誉为花中君子。菊花因产地不同有毫菊、滁菊、杭菊、怀菊、贡菊等之分;又有黄白颜色之别。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黄菊花偏散风热,白菊花偏平肝木。菊花为什么能平肝明目呢?请听我为您慢慢道来……
菊花,大家谁都不陌生。但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已经逐渐变味儿……
菊花因产地不同有亳菊、滁菊、杭菊、怀菊、贡菊之分
亳菊,产自安徽亳州(不要念错,是bó,而不是háo,比毫少一横),品质最佳
滁菊,产自安徽滁州,品质亦佳
杭菊,产自浙江桐乡,又分杭白菊、杭黄菊
怀菊,产自河南怀庆,今焦作。
贡菊,给皇上进贡用的,肯定挑最好的,哪的都有,还有产自安徽黄山称贡菊的。
尚有祁菊(河北祁州,今安国)、川菊(四川)、徽菊(安徽歙县)等,品质则稍差。种类繁多,小编实在分不太清了,就列在这里,待有志之士帮我补充吧。
菊花的药用价值
菊花功效为: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散风清热:菊花可以用来治疗风热感冒,和桑叶等一起疏散风热,名方“桑菊饮”就是一个代表。
平肝明目:菊花可以治疗肝阳偏亢导致的头痛眩晕等。肝开窍于目,中医认为眼睛是肝脏的窗户,所以菊花还能治疗眼睛红肿疼痛,眼眵过多等。配合之前讲过的枸杞子,一个养肝,一个清肝,明目效果最好。
头痛眩晕:小编曾治过很多偏头痛及眩晕患者,其中很关键的一个药就是菊花。常年头痛,叫做头风,多是因为受风所得,用菊花取其散风之意。
肝阳偏亢与平肝
什么是平肝?
平肝是个中医术语。解释一下,人体内阴阳是平衡的,脏腑的阴阳也是平衡的。肝可以分为肝阴、肝阳。如果肝阴不足时,肝阳就显得偏多;如果发怒生气时,肝阳就明显增多。肝阳偏多或增多,就叫做肝阳偏亢或肝阳上亢,把多余的肝阳降下来就叫做平肝。
肝阳偏亢时有什么表现?
最常见的表现是情绪容易激动,爱发脾气,有的患者可以表现为头痛,头晕,耳朵嗡嗡响,口干口苦等等。
什么人容易肝阳偏亢?
性情急躁的人,上岁数的老年人,还有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此外,人们在春天也爱出现肝阳妄动
为什么春天会出现肝阳妄动?
中医讲肝五行属木,与春天相应,掌管着人的情绪。树木在春天开始复苏,发芽长叶,枝条顺达。人体顺应自然,憋了一冬天了,在春天也要逐渐复苏,伸伸懒腰,总想往外走,踏踏青,跑跑步,恢复户外运动。春天的这种生机勃勃的现象,中医称之为“升发”。如果该升发时却在屋里憋着,就会萌生郁闷的情绪,内生肝火,老百姓说“春天火大”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升发太过,总往外跑,那是不务正业,耗伤肝阴,也会出现肝阳妄动。
那为什么菊花能够平肝,清肝火呢?
在讲解之前,我们先从菊花文化开始说起
传统文化里的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菊花几乎成立陶渊明的代名词
为什么文人墨客钟爱菊花呢?
《神农本草经》里菊花叫做“节华”,这个节指的是九九重阳节,菊花开花最晚,常在阴历九月九才开花,所以古代又叫做“节华”。
阴历九月九通常临近霜降了,“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所以谚语有“霜打菊花开”之说,南方有的地方仍有霜降赏菊花的风俗。
正是由于百花皆凋,而菊花却能顶住风寒,具有傲霜风骨,而备受文人推崇,形容为君子,代指文人的风骨节气。
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满城尽带黄金甲”?
您是否首先想到的是电影?
这其实是一个诗句,由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做,名为《不第后赋菊》,就是借风霜中菊花压倒群花的姿态比喻自己的心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是不是一股杀气袭来……
菊花的平肝作用
现在我们再重新认识一下菊花的平肝作用。有人说,这和你刚才讲的菊花傲立风霜有什么关系?
还得再说一下五行。五行: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是相互生克的,“生”很好理解,木生火,木头点着就是火,以此类推……。“克”说白了就是一物降一物的意思,也好理解,木克土,种子发芽破土而出……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土。
我们这里需要用到“金克木”,用金属就能砍倒树木,当然能克了。五行之中木应春天和肝脏,金应秋天和肺脏。以此推演,秋天的肺金可以克制春天的肝木。
前边说到菊花比其它花开的都晚,直到晚秋,能够傲立风霜,因此吸纳了天地间所有秋金肃杀之气,所以能够用来克制肝木,而起到平肝的作用。
老祖宗正是观察到了菊花的这个特征,推物及人,将菊花用来平肝,确实起到了很好疗效,所以沿用至今。
不知道您听明白没有?
如果您不懂传统文化,很难理解中医,希望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