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煎煮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是指中药饮片经加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的液体药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而且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汤者,荡也”,是指它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便于临证加减。煎药以及服药,在古代中医学上是非常讲究的,如何正确煎药服药对药效有明显的影响。一、常规汤剂煎煮方法1.煎药用水:凡是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饮用水均可以作为煎药用水哦,只要清洁,无异味,含杂质少的水都是可以的。2.煎药加水量:应以水浸过药材面3—5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3.饮片的浸泡:煎煮前浸泡药物可以增加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缩短煎煮时间。一般而言,以花茎叶类为主的药物,浸泡20~30分钟;以根、种子、根茎、果实为主的药物可浸泡一个小时左右呢

4.煎药工具选择:最好选择材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传热均匀的砂锅、搪瓷锅、不锈钢锅等器具。铁,铝,铜这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锅最好就不要选择哦!

5.汤剂的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汤剂的煎煮时间应根据药物的性质而决定。中药汤剂每煎煮1次时,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约为45%,也就是说中药汤剂煎煮3次后已提取有效成分的90%左右,如果药物只煎煮1-2次,则有效成分总损失量为30%-55%,补益药就更多,故提倡煎煮2次为佳。第一煎以水沸后20~30分钟为宜,第二煎时间可以稍短,以15~20分钟为宜。解表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以水沸后15~20分钟即可,而滋补类药物和质地坚硬药物时间须长,可煎40~60分钟,二煎时间可稍短。6.煎药的火候:煎药时在药液未沸前宜用急火(大火),沸后改用文火(小火),以防中药很快熬干,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未能溶解出来而影响药效。

7.煎药量:煎好的汤药过滤留取药液。儿童服药液量一般为~毫升/剂;成人为~毫升/剂,每剂按按两至三等份分装,分两次或三次服用。

二、处方中特殊饮片煎煮方法凡医师处方注明有“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兑服”、“煎汤代水”、“榨汁”等特殊要求的药物,应按要求进行操作。

1.“先煎”品种及煎煮方法:

先煎品种:生牡蛎、煅牡蛎、生龙骨、煅龙骨、生龙齿、醋鳖甲、龟板、生紫石英、瓦楞子、生寒水石、川乌、草乌、附子、白附子等,或遵医嘱。

煎煮方法:将先煎的药物煮沸30~35分钟,再加入其他群药同煎。

2.“后下”品种及煎煮方法:

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如薄荷、藿香、玫瑰花等。

②久煎容易降低效果的药物也应后下,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钟入煎。

3.“包煎”品种及煎煮方法:

①花粉类药物、细小种子果实类中药、药物细粉,如蒲黄、葶苈子、黛蛤散等均应包煎。

②含淀粉较多的药物,如浮小麦、车前子等在煎煮过程中易焦化,也需包煎。

③附绒毛药物,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等不适症状,常见药物如旋覆花、枇杷叶等。

煎煮方法:将药物装入纯棉纱布袋与群药同煎。

4.“烊化”品种及煎煮方法:

一些胶类或糖类药物,如阿胶、龟版胶、鹿角胶、饴糖等,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或加入汤液中烊化服用。

5.“另煎”品种及煎煮方法:

另煎品种:野山人参、人参、红参、西洋参、鹿茸片、羚羊角片、西红花、冬虫夏草等,或遵医嘱。

煎煮方法:将需另煎的药物,置适宜的药锅中,加适量水,单独煎煮1~2小时,滤取药液合并到汤药中服用。

6.“冲服”品种及服用方法:

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如牛黄、三七粉、羚羊角粉、朱砂、硇砂等宜研极细粉后用汤剂冲服。鲜药,如鲜竹沥汁、鲜生地、鲜芦根等按医嘱取汁冲服。

服用方法:以少量温水或随汤药冲服。

7.“兑服”品种及服用方法:

兑服品种:玄明粉、竹沥水、竹沥膏、生姜汁、黄酒、蜂蜜,或遵医嘱。

服用方法:不需煎煮,兑入煎好的药液中同服。

8.对于其他特殊要求的药物:

按处方要求操作;如有其他问题和疑问,欢迎咨询调剂人员。

三、正确服药及注意事项1.煎煮后如何服用?(1)服药的温度:根据病情需要

1.温服:汤剂大多需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能温胃益脾,减轻刺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2.冷服: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一般来说,寒剂宜冷服,适用于热证。

3.热服:将煎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服下。一般而言,热剂宜热服,适用于寒证。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热服,并且服后还须盖好衣被,或吃点儿热粥,以帮助出汗,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2)服药的剂量

具体根据医嘱病情需要,有的是分服(分次服用),有的是顿服(一次性服用)。

分服:适用于慢性病、病情轻的,可慢慢调治的患者。一剂汤药可分2~3次口服,每次~ml。呕吐的患者要少量分服。

顿服:适用于急性病及病情较重的,应急速治疗的患者。一剂汤药可1次服下。这样药力势大力猛,能充分发挥药效。

此外,危重病人应该少量多次服用;小儿口服汤剂时,应将汤剂浓缩,从而减少服用量。

2.服药的时间?

汤剂一般每天一剂,分早晚二次服用,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隔以上的(心、肺),如咽痛、感冒、头痛、眩晕等应在饭后服用;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疾患,则要饭前服用;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要在饭后服用;滋补药要空腹服用;安神催眠药应在睡前服用;特殊方剂应遵医嘱。

2.注意事项:服用中药汤剂时应忌烟酒,忌食辛、辣、油、腻和生冷食物,忌暴饮暴食,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若与西药联用,应间隔1至2小时服用,小儿、孕妇或老年人应遵照医嘱。

编辑:杨晓玉

版权声明:此







































局部白癜风
李从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cj/2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