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士说中药禹白附和关白附同为白附

禹白附属于温化寒痰药,其作用除了化痰外,能治疗头痛、面风等证状,外用还可以治疗毒蛇咬伤等。禹白附和关白附两者并称为白附子,虽同为白附子,但其来源及功效各有异同,使用时要分清。

白附子与附子也要分清楚,《本草纲目》记之:“白附子乃阳明经药,因与附子相似,故得其名,实非附子类也。”

那么,禹白附与关白附的异同是什么呢?

禹白附

关白附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

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

性味归经

辛、甘、温,有毒;归肝、胃经。

辛、甘、温,有毒;归肝、胃经。

功效

燥湿痰,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祛风痰,定惊痫,解毒散结,止痛。

主治

中风痰壅,口眼喎斜,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眩晕,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中风痰壅,口眼喎斜,癫痫,偏正头痛,风痰眩晕,小儿惊风,风湿痹痛,面部鼾黯,疮疡疥癣,皮肤混痒。

白附子的传说故事

传说,清代慈禧太后面风多年,左侧面部自眼以下,连及颧部,时作跳动,即左侧面神经痉挛。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53岁,10多年未愈。光绪二十八年,除跳动外,出现口歪眼斜,但仍属面部神经痉挛。这时慈禧已67岁。多方治疗到光绪三十二年下半年有好转,各种方中白附子仍是主药。

而白附子外用治疗皮肤病更是早有古书记载:

《本草纲目》:“楚国先贤传载:孔休伤颊有瘢,王莽赐玉屑白附子香与之消瘢。”

唐代李珣《海药本草》:“白附子,头面斑痕,入面脂用。”

禹白附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

产地:主产河南、陕西、四川、湖北。甘肃、山西等地亦产。以河南产量最大,品质亦佳。

性味:辛、甘、温,有毒;归肝、胃经。

功效:燥湿痰,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用法用量

1煎服,3-5g。

2研末服,0.5-1g,宜炮制后用。

3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1本品辛温燥烈,阴虚血虚动风或热盛动风者、孕妇均不宜使用。

2生品一般不内服。

禹白附的服用

禹白附在临床上可以治疗:

1中风痰壅,口眼喎斜,惊风癫痫,破伤风

本品善祛风痰而解痉止痛,常配全蝎、僵蚕用。

2痰厥头痛、眩晕

本品尤擅治头面部诸疾。

3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另外,前面讲过禹白附的来源是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而另外一味中药“独角莲”使用的就是上面的部分,不带块茎就是了。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三思

排版:阿志

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说中医」特辑,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知识!

▼▼▼点击马上收听

陈文东

赞赏

长按







































天津市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研讨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zz/2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