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白更靠谱

?点击标题下的生活与健康报   

医院职业病科干晓瑜主治医师表示,每年门诊都会收到不少因为用了美白祛斑的护肤品后皮肤一下子变好的“汞中毒”患者。其实,很多人还不知道中医也可以美白方法,比起仅能治标,且疗效不大的各类美白护肤品,中医中药更靠谱。

  

美白是由内而外的白

  

中医美白似乎不太被人所知,干晓瑜介绍,中药美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辨证施治、调理脏腑、平衡阴阳,以达到美白的目的。这个美白不是说脸变白了,而是由内而外的白。

  

说起中医美白,可追溯至明清时期,中医古籍文献中记载了大量有关美白祛斑、散结除疤功效的方剂,明代此类方药以祛风活血、散结除斑为法,清代则侧重于清热解毒、爽滑肌肤。《普济方》是我国古代最大型的一部方书,书中关于美容方面的记载也相当丰富,涉及的美容方剂多达余首,其中更载有多首具有美白祛斑功效的外用方药。书中对色素沉着的病因病机有较详尽的论述,如面黑干黯:“面黑,由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致令气血不调,则生黑。”其认为面部黑斑或面色不华乃风邪上袭颜面所致,故采用祛风行气之法,同时配以滋阴润燥之品以防祛风药物过于温燥,并可润肤泽颜。

  

宋金元时期,中医古籍文献中记载了大量具有美白祛斑、散结除疤功效的外用方药。宋代此类方药以祛风利水、芳香通络为法,金元时期则侧重于理气活血、以白养白。金元时期美自祛斑外用方中“白”类药物占有较大比例,常用的有白芨、自蔹、白僵蚕、白芷、白附子等。其中白芨,味苦、甘、涩,性微寒,可消肿生肌、敛疮,同时质地黏腻,能滋润皮肤,治疗皮肤皱裂。《药性论》记载白芨“治面上皮于疱,令人肌滑”。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白芨对多种皮肤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对皮肤及黏膜具有修护作用。白蔹,昧苦、甘、辛,性凉,可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药性论》记载白蔹可“治面上疱疮”。《神农本草经》记载了一些具有美白祛斑功效的药物。其中一类可润肤美白:如“蜂子,味甘平,久服令人光泽,好颜色”;白瓜子“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白芷“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等。

  

推荐两款实用的美白方

  

三白甘草汤。

白芍、白术、白茯苓各3克,炙甘草1.5克,水煎,温服,可当茶喝。

  

白芍味甘、酸,性微寒,有养血的作用,可治疗面色萎黄、面部色斑、皮肤无光泽;白术性温,味甘、苦,有延缓衰老的功效;白茯苓味甘、淡,性平,能祛斑、增白、除痘、治疗痤疮、清热利湿。甘草性平,味甘,有润肤除臭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导致的口臭以及皮肤皲裂等。

  

白芍、白术和白茯苓是传统的润泽、美白皮肤的药物,它们与甘草一起还可以补气益血、延缓衰老。该方要长期使用,适于气血虚寒导致的皮肤粗糙、萎黄、黄褐斑、色素沉着等。

  

珍珠粉。

玉竹、杏仁、珍珠粉、白芷、自蔹、自茯苓各5g,磨成粉,取适量加水调成泥,一周两次,每次敷15-30分钟。保湿并增加肌肤透明度,调理肌肤敏感度。珍珠粉自古以来就是上好的美容品。白芷、白蔹、白茯苓三者美白。

  

需要注意的是,若本身属敏感或干性皮肤,使用美自产品前应先为皮肤保湿,这样可提高皮肤角质层的水分,健康的皮肤细胞组织,能减少使用美白产品时所产生的敏感症状。中医讲究“先辨证后施治”,验方的效果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报记者吴晶晶通讯员周俊博

赞赏

长按







































全国白癜风十佳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过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zz/1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