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刚入行产品设计的时候,把原型设计当成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领到工作任务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软件开始画原型、做交互。那时候我非常愿意花时间做高保真原型,以为原型画的好,才是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师。
然而,跟领导或者开发评审时,总是会被质疑:
1.你的这个方案逻辑好混乱!
2.你能不能直观点告诉我有哪些功能?
3.你这个页面不对,不应该这么设计!
于是,辛辛苦苦做的带交互、细节完善的原型,只好推翻重做或者大改。时间浪费不说,开发对我的信任度也逐渐降低。
对于产品设计新人,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为什么我自以为很完善的产品方案,会被批评逻辑混乱、功能不清晰、设计有问题,最后不得不浪费大量时间返工?
直到后来我掌握了“功能结构图”的方法,以上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
什么是功能结构图?
先看看百度百科的定义:功能结构图是“按照功能的从属关系画成的图表,图中的每一个框都称为一个功能模块。”
上图是按页面拆解的一个颗粒度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