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s://m-mip.39.net/pf/mipso_7465523.html俗话说一白遮百丑,现在好多化妆品、护肤品能让我们“变白”,但在古代,女子们是怎么“美白”的呢?历史上最早有关化妆品的记录出自《礼记.内则》,在这篇古文中讲述了用“潘”洗脸护肤的内容。不同于普通的洗米水,“潘”是由精米制成,含有淀粉以及多种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于养颜驻颜确实卓有成效。《礼记·内则》:“则五日,则燂汤请浴,三日具沐,其面垢,燂潘请靧;足垢,则燂汤请洗。南北朝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其所著的《齐民要术》中提到了一种女子护肤的方法—“作米粉法”。该方法使用良米栗米等多种农作物,按照比例掺杂之后再用容器捣碎,用水浸泡后去除杂质,然后涂抹于脸上。《齐民要术》作米粉法”,即:“粱米第一,粟米第二,必用同色纯米,勿有杂。使甚细,简去碎者。各自纯作,莫杂余种。其杂米、小麦、麦米、穄米作者,不得好也。”“作米粉法”的美白效果非常出众,但是也有缺点,米粉的附着性不强,容易掉落。后来贾思勰对这种美白方法进行了升级,在米粉中加入了动物油脂。虽然提升了米粉的附着性,可惜透气性较差,夏季使用时的体验感极差。但是南北朝时期的女子们为了美白,哪管得了这些?二、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科技发达,化妆品的主要元素不再是粮食作物,而是“铅粉”;但铅粉的副作用太大,美白的代价太高,逐渐被其它美白化妆品取代,粉黛登上舞台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发现了铅粉,但是受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的制约,铅粉无法大量提取。一直到唐朝时期,铅粉才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女子们化妆美白的必备品,没有之一。铅粉的主要成分为碱氏碳酸铅,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铅笔里的那种黑亮的铅,两者有所区别。在唐朝时把铅粉称之为胡粉,色泽非常白而且特别光亮。胡粉一经发现立刻成为贵族女子日常的化妆用品,在那个时候也产生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漂亮的女子纯素颜的样子,这个成语叫做洗尽铅华。《夜行船·不假铅华嫌太白》:不假铅华嫌太白,玉搓成体柔腰搦。明月堂深,莲花杯软,情重自斟琼液。寄语碔砆休并色,信秦城未教轻易。绛阙楼成,蓝桥药就,好吹箫共乘鸾翼。唐朝女性在使用胡粉(铅粉)化妆时,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胡粉打底,然后涂抹胭脂,再涂鹅黄,贴额花,点绛唇。在众多的化妆品中,直接接触到皮肤的就是胡粉。随着胡粉的大规模使用,人们很快就发现了铅的副作用。铅进入人体后能够使黑色素细胞迅速死亡,可以对皮肤起到漂白作用。但如果人体长期大剂量使用铅粉的话,皮肤很容易变的干裂,如同是夏日里久旱干裂的土地一般。而且铅粉进入人体之后还可以在体内沉积,容易导致人体衰老甚至是死亡。由此粉黛开始走入女子化妆历史中。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著写的《长恨歌》中有这样一句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诗中的粉黛便是指化妆品,而且还是指两种化妆品,分别是粉和黛。粉是用来护肤的,而黛则是用来化妆的,有所区别。女子将粉黛涂抹在脸上之后,是一种什么视觉效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古时候日本的女性“艺人”,这些女子的脸上涂抹着厚厚的粉黛,看上去一片雪白。这种化妆方式并不是由日本发明的,而是来源于唐朝。唐朝时候日本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渡过重洋来到中国。他们学习唐朝的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包括化妆文化,遣唐使们如获至宝,迅速将粉黛带回了日本。粉黛传到日本之后,立刻受到了日本上流社会女性的青睐,但是任何一种文化在传播时都可能会产生变革。日本女性在使用粉黛时,用量非常大,涂抹得比较厚,看上去有些诡异。但是唐朝女性在使用粉黛时大多是略施粉黛,这就好比是化浓妆和化淡妆。同样是一种化妆品,日本女性喜欢化浓妆,但是唐朝女性则喜欢化淡妆。三、随着美白化妆水平越高越高,产生了两位“美白博主”,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唐朝时期最有名的“美妆博主”便是活到8岁的女皇武则天。为了青春永驻,武则天在追求美白和护肤的道路上下足了功夫,御医们为她发明了很多美容秘方,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神仙玉女粉。至于这种美容秘方的配制方法早已经失传,只知道益母草是其中的一味主药,益母草可以治疗皮肤暗淡发黑,去除面部的斑点以及皱纹等等。除此以外,武则天还命人发明了面膜,这个人叫张文仲。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也就是公元年,精通医术且深谙美白养颜之道的张文仲成为御医,侍奉在武则天左右。之后张文仲发明了一种长敷面脂,这便是面膜最早的形态。长敷面脂使用山药,白附子,白芷,木蓝皮等众多的中药材,加上猪油炼制而成,非常的健康,效果也特别出众。但是制作方法却无比麻烦,需要将十几种药材按照比例混合之后,全部捣碎,然后用酒浸泡一晚,再慢慢的煎制。等到药液全部煎制成固体,再加上猪油精炼,最后制成面膜。女皇武则天为了皮肤美白,青春永驻,耗费的代价非常高,但是她却比不上慈禧太后。慈禧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美妆博主。慈禧太后是大清末期最有权势的女人,她在老年之后皮肤依然保养的很好,就连头发都无比的乌黑浓密。而慈禧能够始终保持皮肤美白有弹性的秘诀便是人乳。慈禧太后时期,大清内务府里常年养着一大批的乳娘,她们每天为慈禧太后提供大量乳汁。慈禧太后使用人乳时有三种方法,第一便是人乳浴。第二是把人乳涂在脸上。相信这个方法很多朋友都曾经试验过,尤其是哺乳期的女性。人乳虽然对皮肤很有益处,能够使皮肤白皙有弹性,但是涂抹在脸上风干之后就会觉得紧巴巴的,脸部严重发皱。面对这种问题,慈禧太后又在人乳中掺上了珍珠粉。珍珠粉这种美白产品大家并不陌生,在很多的宫斗电视剧中都有提到过,比如说《延禧攻略》。人乳的第3个用处便是内服。虽然人乳的味道不错,但是经常喝也会难以下咽,于是慈禧太后命人配上燕窝以及珍珠粉等营养品,调成粥来喝。除了人乳之外,慈禧太后还有一个常用的美白秘方,便是玉容散。这是清朝后宫里的太医专门为慈禧太后调制的。配方不详,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慈禧太后常用的第4个美白手法是太平车,去过故宫的朋友应该看到过这个“物件”,这是一种玉器,准确来说是一种美白工具。“太平车”不但可以用来美白,还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医宗金鉴》中记载皮肤黑斑,常用美玉磨之,久久渐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