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上这9个小细节,你可曾注意

编辑/梧桐子校/子衿

清代名医徐灵胎曾说:“煎煮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一语道出中药煎煮方法的重要性。

如今不管是自己煎药,还是代煎,开药的医生都会在处方上标注一些煎药的注意事项。这些小细节,是医生对药师和病人的重要嘱托,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及病症的康复。

  

一、先煎

  

矿物类、贝壳类、动物角甲类饮片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30分钟,再放入其他药共同煎煮。如生石膏、磁石、赤石脂、代赭石、生龙骨、生龙齿、生石决明、生牡蛎、珍珠母、龟板、鳖甲、水牛角等。

  

含有毒性成分的饮片可经过先煎1~2个小时,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如:含有乌头碱的盐附子、黑附片、白附片、制川乌、制草乌等。

 

 

二、后下

  

味芳香、含有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药煎煮得差不多,要出锅前5~10分钟时再加入,稍微煎煮即可。如:薄荷、藿香、砂仁、豆蔻、鱼腥草等。

  

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也需后下,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如大黄、苦杏仁、徐长卿、钩藤等。

  

三、包煎

  

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在煎、煮过程中易粘糊锅底,宜包煎。如:车前子、葶苈子等。

  

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漂浮或混悬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辛夷、枇杷叶等。

  

花粉等微小饮片宜包煎,避免漂浮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青黛、蒲黄、马勃、海金砂、血余炭、石韦、夜明砂等。

 

 

四、另煎(单煎)

  

一些贵重中药,为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及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损失,需用另器单独煎煮,再将药渣并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服,如:人参、高丽参、西洋参、野山参、银耳、燕窝等。

  

质地坚硬的贵重药,如羚羊角,应单独煎煮2~3小时取汁。

 

 

五、冲服

  

一些用量少的贵重中药宜研粉末用药液冲服,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如牛黄、鹿茸、蕲蛇、金钱白花蛇、猴枣、血竭、熊胆等。

  

粉末类药物不便入煎,需入丸散冲服。如珍珠粉、明矾、芒硝、玄明粉、沉香、斑蝥、蜈蚣、全蝎、地鳖虫等。

  

六、烊化

  

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煮,以免煎液稠而影响其它有效成分的煎出或结底糊化,如阿胶、鹿胶、龟板胶、蜂蜜、饴糖、冰糖等,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一起服用。

 

 

七、打碎(研粗末)

  

调剂时需捣碎的饮片多为含油脂或挥发油较多的果实及种子类中药,也有少量坚硬的根及根茎类、矿物及动物类中药,此类饮片应在称取后捣碎。如酸枣仁、砂仁、五味子、牛蒡子、杏仁、桃仁、贝母等。

 

 

八、泡服

  

挥发性强又易出味,用量又少的药物,不可煎煮,只需将药浸入刚煎好的药液中,加盖泡10-15分钟,即可发挥药性,然后服用。如:胖大海、藏红花、番泻叶等。

 

 

九、加药引煎

  

如实脾饮加生姜、大枣同煎,生化汤加黄酒同煎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特殊化处理的饮片,即使处方中未加注脚也应按规定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jb/5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