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常见中药处方的ldquo注脚r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在日常诊疗活动中,药剂人员和患者拿到处方,常常会看到,在医师开的中药处方药名右上方,常有一些“注脚”。这些“注脚”是医生对药剂师和患者的重要医嘱,也是配方和煎药的方法之一。药剂人员和患者能否正确执行这一重要医嘱,关系到药物的疗效以及患者疾病的康复。

但现实情况是,少数医师、药师对中药处方“注脚”书写及调剂不太规范,多数患者对此一知半解,不太明白,直接影响了临床的诊疗效果。为此,今天我们对常用的“注脚”一一说明。

注脚的内容一般包括炮制法、煎煮法、服法等。常见的注脚术语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打碎等。

先煎1

①矿物类、贝壳类、动物角甲类饮片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30分钟。如生石膏、磁石、赤石脂、代赭石、生龙骨、生龙齿、生石决明、生牡蛎、珍珠母、龟板、鳖甲、水牛角等。

②含有毒性成分的饮片可经过先煎1~2个小时,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如:含有乌头碱的盐附子、黑附片、白附片、制川乌、制草乌等。

后下2

①味芳香、含有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如:薄荷、藿香、佩兰、砂仁、豆蔻、梅花、玫瑰花、鱼腥草。

②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也需后下,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如大黄、苦杏仁、徐长卿、钩藤等。

包煎3

①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在煎煮过程中易粘糊锅底,宜包煎。如:车前子、白芨、菟丝子、葶苈子等。

②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漂浮或混悬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辛夷、枇杷叶等。

③花粉等微小饮片或动物粪便类饮片宜包煎,避免漂浮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青黛、神曲、蒲黄、马勃、海金砂、血余炭、五灵脂、夜明砂等。

另煎(单煎)4

①一些贵重中药,为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及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损失,需用另器单独煎煮,再将药渣并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服,如:人参、高丽参、西洋参、野山参、燕窝等。

②质地坚硬的贵重药,如羚羊角,应单独煎煮2~3小时取汁。

冲服5

①一些用量少的贵重中药宜研粉末用药液冲服,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如牛黄、鹿茸、蕲蛇、金钱白花蛇、猴枣、血竭、三七、沉香、熊胆、斑蝥、蜈蚣、全蝎、土元等。

②粉末类药物不便入煎。需入丸散冲服,如珍珠粉、明矾、芒硝、玄明粉。

烊化6

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煮,以免煎液稠而影响其它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或结底糊化,如阿胶、鹿胶、龟板胶、蜂蜜、饴糖、冰糖等,可将此类药放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一起服用。

打碎(研粗末)7

调剂时需捣碎的饮片多为含油脂或挥发油较多的果实及种子类中药,也有少量坚硬的根及根茎类、矿物及动物类中药,此类饮片应在称取后捣碎。如酸枣仁、砂仁、五味子、牛蒡子、杏仁、桃仁、贝母、冬瓜子、扁豆等。(俗称:见子必炒、见仁必捣)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特殊化处理的饮片,药剂人员在调配时即使处方中未加注脚也应按规定处理。

本文为转载,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其内容和观点负责。

我是康强药师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jb/5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