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香,犹如一个风韵犹存的少妇,集多种味道于一体,温暖、香郁,既柔情似水,又温婉可人。懂香者犹如懂女人,细细品味,有甜、有凉,有酸、有涩,还有辛,让你辨不出到底哪种滋味更加突出,好的和香就在这个“和”字上,它不是简单地叠加味道,而是把所有的香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不能轻易辨出到底有哪些成分。
和香为什么不叫“合香”呢?查阅字典“和”字有几种解释:
1.和谐,《札记》中有,“其声和一柔”;
2.适中、适当,《论语》里之用“和为贵”;
3.和睦、融洽;
4.调和、调制,《仙山》诗,“金灶新和药”;
5.交汇、汇合,《礼记》中有,“阴阳和则万物得”;
6.伴随;
7.应和、附和、掺和、混杂;和(huò)在粉状物中加水糅合使有黏性。而“合”字的意思就是简单的聚集在一起,因此,在这里这两个字有天地的差异,“和香”是一个名词,表示一种复合成分的香品,“合香”应该表示的是一个过程,是个动词。
和香也叫复方香,是由多种香药基于事先确定的用途、香型和品位后,遵从君臣佐使的原则进行配伍、炮制,再按照节气、日期、时辰进行配料、使每味香药都能发挥其最好的功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不良作用,使人可以常用而无害,最后经过至少一年以上的窖藏才可以使用。每款和香都像一副单独为一个人配置好的中药,可以起到很多的养生功效。
《香乘》中记载了四百多个香方,和香也是古代用香的主流。
和香的形态有多种,如线香、盘香、锥香、香粉、香丸、香饼、香囊,每种都有不同的作用和适用的场合。
小小的一支线香携带便利,可以随身携带,因此,出差、旅游、拜访好友等都可以带上几根随时享用;而盘香则可以点三四个小时,适合在卧室休息、书房读书、佛堂打坐等长时间不被打扰的时候使用。
古人有诗描述线香:
《谢庆寿寺长老惠线香》
明·王绂
插向熏炉玉筯圆,当轩悬处瘦藤牵。
才焚顿觉尘芬远,初制应知品料全。
余地每延孤馆月,微风时扬一丝烟。
感师分惠非无意,鼻观令人悟入玄。
锥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室内香气的浓度快速升高,达到养生等药用功效;香粉则是来得更加纯粹和直接,可以打香篆,也可以随意放在香灰上点燃,那种纯粹是其他几种香无法与之比拟的。
明人朱之蕃在《香篆》诗中写道:
水沉初试博山时,吐雾蒸云复散丝。
忽漫书空疑锦织,相看扫素傍灯帷。
萦纡细缕虫鱼错,断续残烟柳薤垂。
几句螭头闻阖殿,罗襕携出凤凰池。
香丸适合用隔火熏香法、空熏法或者电香炉熏点,有香无烟,让人沉醉;香囊可以有多种用途,比如放在衣柜里熏衣、随身佩戴香身、放手袋里、挂在手机上、多几个堆放在居室里熏屋子,几乎无处不在,用途很广。
和香的配方有很多,《四库全书》里《陈氏香谱》记载的就有几千个香方。
如专门打香篆用的有“定州公库印香”、“和州公库印香”、“资善堂印香”、“丁公美香篆”等;
在正式场合用的香有“汉建宁宫中香”、“唐开元宫中香”;在办公场所用的香有“后蜀孟主衙香”、“苏内翰贫衙香”;在卧室用的香有:“江南李主帐中香”、“李主帐中梅花香”……下面为各位爱好者列出几个香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小试身手:
资善堂印香
栈香三两、黄熟香一两、零陵香一两、藿香叶一两、沉香一两、檀香一两、白茅花香一两、丁香半两、甲香三分(制过)、龙脑三钱、麝香三钱,罗细末,用新瓦罐子盛之。
供佛印香
栈香一斤、甘松三两、零陵香三两、檀香一两、藿香一两、白芷半两、茅香三钱、甘草三钱、苍龙脑三钱,为细末如常法点烧。
汉建宁宫中香
黄熟香四斤、白附子二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四两、零陵香四两、檀香四两、白芷四两、茅香二斤、茴香二斤、甘松半斤、乳香一两(别器研)、生结香四两、枣子半斤(焙干)、一方入苏合油一钱,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作丸,或爇之。
窨:窖藏
江南李主帐中香
沉香一两(剉细如炷大)、苏合香(以不津瓷器盛),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津:湿
韵香
沉香末一两、麝香末一两,稀糊脱成饼子阴干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