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上考场了,话不多说~还“欠”大家的《中药综》考点速记~快快拿走!
考点1:阴阳学说
阴阳的属性阳: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兴奋者,属阳。阴:静止、内守、下降、寒冷、晦暗、抑制者,属阴。
考点2:五行
五行的特性
木:木曰曲直特性: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火曰炎上特性:温热、升腾
土:土爰稼穑特性:生化、承载、受纳
金:金曰从革特性:清洁、肃降、收敛
水:水曰润下特性: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考点3:藏象
脏腑的分类五脏:肝、心、脾、肺、肾(主藏精气,以藏为主,藏而不泄)。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脏腑的分类五脏:肝、心、脾、肺、肾。(主藏精气,以藏为主,藏而不泄奇恒之腑)。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功能似脏,形态似腑)。
考点4: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人体之气,是具有很强的活力,不断运动、构成生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的生成先天之精气(肾)+后天饮食物的水谷精微(脾胃)+自然界之清气(肺)。
考点5:病因
中医的病因主要包括:外因:六淫、疠气。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常、劳逸失当。病理产物致病:痰饮、瘀血。
考点6:望诊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色、质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了解疾病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考点7:问诊
问诊问诊是医生对患者或其家属、亲友进行病情查询的一种诊察方法。问诊的关键是:抓住患者的主诉。问诊的主要内容包括:问一般情况;问起病;问既往病史与家族史;问现在症状。
考点8:八纲辨证
(1)表证:表证,是病位浅在肌肤的一类证候。一般是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外感病初起阶段。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为主。常兼见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等症状为主。以起病急、病程短,有发热恶寒的症状为辨证要点。
(2)里证里证,是病位深在于内(脏腑、气血、骨髓等)的一类证候,是与表证相对而言的。概括地说,凡非表证的一切证候皆属里证。以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为里证的辨证要点。里证包括的范围极广,其临床表现的具体内容,详见虚实寒热辨证及脏腑辨证等有关章节。
考点9:气血津液辨证
1.气病辨证
2.血病辨证
3.气血同病的辨证
4.津液辨证
考点10:藏医药基础知识
(1)五元学说五元即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土元“沉、稳、坚、黏”,功能持载和固定,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水元“重、寒、湿、润”,功能湿润和聚拢,能使万物滋润和聚拢成形;火元“热、轻、锐、腻”,功能温和和熟腐,能使万物产生温热和促使成熟;风元“轻、动、糙、燥”,能使万物运动和保持干燥;空元“空、虚”,能为万物运动和生长提供空间。
(2)三因学说“隆”与五元中的“风”相同;相当于中医的“气”。“赤巴”相当于中医的“火”。“培根”,“培”为水,“根”为土,与水、火两元相同。相当于中医的“津液”。
(3)阴阳学说阴:一切趋于静止的、向下的、减退的、消极的、阴暗的、寒凉的、内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类于阴。阳:一切趋于活动的、向上的、旺盛的、积极的、光亮的、温热的、外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类于阳。
考点11:蒙医基础知识
(1)三根“赫依”、“希日”、“巴达干”为三根,是人体的本基。“赫依”属五元之气,中性,是生命活动(包括语言思维)动力的支配者。“希日”属五元之火,是机体阳或热能的基物。“巴达干”属五元之土和水,是机体阴或寒性的基物。
(2)七素:又称七精:精华、血、肉、脂、骨、髓及红或白精,是机体的构成物质。
(3)三秽:稠、稀、汗等三种排泄物。
考点12:维吾尔医药的基础知识
考点13:处方审核
处方审核的原则和要求
(1)认真审查处方各项内容,包括处方前记、正文、后记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对不规范处方或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对老年、妊娠期、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的用药适宜性进行重点审核,如发现问题,应向处方医生或患者核对。
(2)药师审核处方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如有妊娠禁忌、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超时间用药、服用方法有误、毒麻药使用违反规定等,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3)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4)处方一般以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但最长不得超过3天。
(5)药师不应擅自涂改医师处方所列的药味、剂量、处方旁注等。
考点14:处方调配与复核
1.饮片处方调配
2.中成药处方调配
3.调配复核
考点15:特殊中药处方的调剂
特殊管理的中药
毒性中药品种有28种: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雄黄、轻粉、红粉、红升丹、白降丹、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狼毒、生甘遂、生藤黄、洋金花、闹羊花、雪上一枝蒿、斑蝥、青娘虫、红娘虫、蟾酥、生马钱子、生巴豆、生千金子、生天仙子。不可内服:水银、红粉、白降丹、生雪上一支蒿;内服慎用:雄黄、轻粉、生川乌、生草乌、斑蝥、生白附子、生藤黄;青光眼、高血压及心动过速者禁用:洋金花;
相关知识链接:
考前加固
《中药一》考点速记来袭!
考前加固
《中药二》考点速记,拿走不谢!
加入QQ群一起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