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华教授论文分享虫类药新用探析

全国著名老中医朱良春教授潜心研究虫类药数十年,他继承前贤,穷收博探,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躬身实践,赋予了不少新的应用价值。笔者随师学习多年,获益良多,兹择一二,以飨同道。

师古有变,推陈致新

朱师认为,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永无穷尽的,前辈医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对许多药物的功用,不可能阐发详尽,不少潜在的功效,有待后人去发掘。朱师根据古籍文献之线索,大胆地加以引申发挥,扩大应用范围。

如壁虎,又名守宫、天龙。《本草纲目》言其“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或历节风痛。及风痉惊痫,小儿疳痢,血积成痞,厉风瘰疬,疗蝎螫。”朱师临床验之,确有著效。凡中风偏瘫、手足痿废不用者,在辨治方中加用本品,多收通络起废之佳效。对各种顽痹久治不愈而疼痛较甚者,在蠲痹通络剂中增用守宫,可加强祛风定痛之功。朱师认为,守宫是一味善于攻散气血凝结之佳品,除能通络起废蠲痹瘫之外,又有解毒消坚之功,可用于癌肿,并有良效。朱师曾创制“利膈散”,治疗晚期食道癌,其处方组成为:守宫、全蝎、蜂房、僵蚕、煅赭石各30g,共研极细末,每服4g,1日2~3次,有宽膈、消瘤、降逆之功,能缓解梗阻,改善吞咽困难,延长存活期,部分食道狭窄减轻,或癌灶消失。笔者用此方治十余例食道肿瘤患者,均取佳效,一般服药2d~3d后即明显改善症状。对不宜或不愿手术者尤为适用。

又如蝼蛄,俗名土狗。医者一般恒久用之,朱师认为它是一味极佳的利水通便药,对于各种水肿或术后尿潴留,甚有良效。《本经》只称其“主难产,出肉中刺,渍痈肿,下哽噎,解毒,除恶疮”,未言及有利水之功。适陶弘景始指出它“自腰以前甚涩,能止大小便;自腰以后甚利,能下大小便”。朱师经过实践观察,证实如需采用蝼蛄利尿,必须去其头、足、翼;倘整体入药,则毫无利尿作用,充分说明中药炮制之重要性。朱师用治各种水肿,如营养性、心脏性、肝脏性、肾脏性、脚气性及其他疾病引起的水肿均有效果。取蝼蛄(去头、足、翼)文火培干脆,研细末,每服2g,日2次,开水送服。对肝硬化腹水者,采用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推崇用蛄(头、足、翼)、蟋蟀各2对,生黄芪10g,地鳖虫5g,研极细末,分4次服,一天2次,可以连续服用。对于腹部手术后膀胱麻痹引起的尿潴留,笔者屡用屡验。朱师还用蝼蛄、蜣螂虫各7个,新瓦焙焦黄,研末,白开水一次送服,以之医治肠及膀胱麻痹而引起之二便不通,有速效。

疑难病证,重用虫药

疑难病证是临床上辨证治疗颇为棘手的疾病,常法治疗往往难于见效。朱师根据60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怪病多由痰作祟,顽痰必兼痰和瘀”、“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痛入络,久必及肾”的辨证思路,治疗上在涤痰、化瘀、蠲痹、通络、熄风、定痉、解毒各法用药时,又多在辨治原则下,重用虫类药,屡屡获效。

如强直性脊柱炎其病情复杂.顽缠难愈,西医目前尚无特效药,而中医中药具有很大的优势,其中虫类药的应用更具有广阔的前景。朱师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不当,致肾督亏虚,则卫阳空疏,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深入骨骱脊髓。肝肾精亏,肾督阳虚,使筋挛骨弱而邪留不去,痰浊瘀血逐渐形成,壅滞督脉,邪正混淆,如油入面、胶着难解,终致脊柱疼痛(腰尻、坐臀痛)、脊椎骨质疏松、脊柱强直,不能直立弯腰,无力支撑躯干,出现龟背畸形的虚实夹杂证候。其病具有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必及肾之特点。故肾督亏虚为本病正虚的一面,寒湿痰瘀痹阻经隧骨骱为邪实的一面,朱师把握这一基本病机,倡导“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的治疗大法。在用蠲痹通络药时,朱师认为痹证日久,绝非一般祛风、除湿、散寒、通络等草木之品所能奏效,必须借血肉有情之虫类药取其“搜削钻透驱邪”之特征,采取集中使用多种虫药,如地鳖虫、僵蚕、蜂房、乌梢蛇、全蝎、蜈蚣同用,起协同加强之功。这是朱师治疗顽痹的一大特点。虫类药不仅具有搜剔之性,而且均含有动物异体蛋白,对机体的补益调整有其特殊作用。特别是蛇类,除具祛风镇静之功外,还具有促进营养神经的磷质产生之功,对控制因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拘挛、抽搐、麻木有缓和作用,对促使失调的神经恢复有良好作用。此外,蛇类制剂,还能促进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使血中这种激素的浓度升高,从而具有抗炎、消肿、止痛作用,且无激素那样的副作用,尤其是蛇毒,效果更为显著。蛇类还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使抗原、抗体的关系发生改变,防止组织细胞进一步受损,使急性患者病情稳定,早日恢复功能。

朱师用虫药治疗顽痹的另一特点是巧在配组。他对虫类药研究有素,熟谙药物性能,选择用药,常自出新意,既能发挥各药之特长,又能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巧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协同增效,颇有得心应手之妙。如选用咸温之蕲蛇(或乌梢蛇)祛风通络,配以制川草乌、川桂枝治寒湿盛者;取咸寒之广地龙泄热通络,配以寒水石、葎草治湿热盛者;僵蚕长于祛风化痰,配以胆星与白芥子,治痰浊阻于关节者;地鳖虫善于消瘀破结,配以桃仁、红花,疗瘀阻经脉者。关节疼痛剧烈者,用全蝎或蜈蚣(每日3g,研末分两次吞服)搜风定痛,配以元胡或六轴子(剧药,入煎用1g~2g);滞气凝阻背部,背部疼痛剧烈者,用九香虫温阳理气,配以葛根、秦艽;病变在腰脊者,合用蜂房、地鳖虫温肾行瘀,并配以川断、狗脊;背脊强直而痛,伛偻驼背者,用鹿角片、乌梢蛇补肾通督,并配以鹿衔草、骨碎补;经脉拘挛活动不利者,用穿山甲通经舒挛,并配以苏木、伸筋草。

其他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各系统肿瘤病在治疗中,朱师多重用虫类药而获效。

病证合参,多所创获

朱师在临床上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把整体与局部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在这一学术思想指导下,一些虫类药的配伍与应用赋予了更深广的内涵,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如水蛭一药,朱师认为它是一味活血化瘀、消癥破结的佳药,常用之治疗肿瘤、腹部癥瘕积聚,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外孕等,还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瘀血征象明显而正气不太亏虚者,以及门静脉高压脾切除后血小板增多症、淋巴结核等,屡屡获效。朱师还结合现代医学、药理药化,近年来用本品治疗高粘、高脂血症,获效较速。朱师还将其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常见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口角流涎,言语不利等症象,多碣气虚血瘀,络脉痹阻之候,首选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促使痿废恢复。朱师认为,若加服水蛭效果更佳,但须研末吞服,煎煮法无效。口眼歪斜者,加全蝎粉(吞服)、僵蚕、制白附子;舌强语蹇者,加石菖蒲、女贞子;肢体痿软者加乌梢蛇、桑寄生。亦可用地龙、蜈蚣、水蛭、川芎各等分研末,每服3g,ld2~3次。如配合肢体功能锻炼,怡性悦情,恢复较快。

近年来朱师还用虫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症,他认为老年性痴呆症的主要原因,是年老肾气渐衰,肾虚则髓海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于脑,或痰瘀交阻于脑窍,脑失所养,导致智能活动障碍,脑力心思为之扰乱,而成痴呆。故肾虚髓空为病之本,血瘀痰阻为病之标,治以益肾慧脑,涤痰化瘀。创“健脑开智汤”,处方:生熟地黄、杞子、首乌、天麻、仙灵脾、地龙、水蛭、僵蚕、胆南星、桃仁、红花、远志、菖蒲、酸枣仁、甘草。每日一剂,坚持服用,对眩晕、健忘、失眠、痴呆、昏沉、行走欠利等可获逐步改善,生活自理。方中生熟地黄、杞子、仙灵脾、首乌、益智仁,补肾益智,实验证明补肾药是通过调节“脑一髓体轴”而发挥作用的,能使脑功能改善和恢复。方中水蛭、地龙、僵蚕、桃红是很好的活血化瘀药,尤其是水蛭,其新鲜唾液中含有水蛭素,能阻止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元,阻止血液凝固。水蛭分泌的一种组织胺样物质,能扩张毛细血管,缓解小动脉痉挛,减轻血液粘着力。实验示活血化瘀药能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调节细胞代谢和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和抗炎。具体地说,它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成分和微循环,增加全身组织、器官血流量,特别是增加脑组织血流和营养,从而改善和延缓脑的衰老,提高其功能。僵蚕、南星、菖蒲熄风化痰开窍;远志、枣仁补心肾、宁神志、化痰滞;天麻长于熄风镇痉,善治头痛眩晕,对老年性痴呆症是既治标又治本的一味佳药。朱师用此方治多例患者,均能改善症状,坚持服用,恒获佳效。

虫类药的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朱师认为,必须大胆实践探索,才能不断发掘新药,开辟应用的新天地。我们应深刻领会并加以继承发扬,使虫类药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本文摘自《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底第16卷第12期。

总馆: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北路号荔湾大厦一层

分馆:珠江新城华利路2号爱丁堡国际公寓3A02

预约+

1、中医明医专家在线咨询

2、中医体质在线测评

3、二十四节气养生保健知识分享

长按左侧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吃什么补黑色素最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zz/38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