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按照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制剂,剂型有胶囊剂、冲剂、口服液等。其方便携带、无需煎煮,口感好的特点,使其在儿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成药多是非处方药,购买渠道较多,很多家长粗略看药名或包装盒上说明,就主观自行购买中成药给孩子服用,或者以长期服用中成药作为孩子日常保健,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
儿童的肝肾功能、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处理能力较低,选用及使用不当易出现不良反应。尤其对于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家长们更应谨慎。年版《药典》收载有毒中药材83种,其中儿科中成药中有40个品种含毒性中药成分。
儿科中成药中的有毒成分
朱砂:朱砂是天然的矿石,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儿科多用于高热、惊厥、疮疡肿毒等病症。朱砂的毒性主要来源于经消化道吸收的游离汞,其在体内排泄缓慢,大量的蓄积会弥散至身体各组织器官,产生消化道及泌尿系统中毒症状,如口中有金属味,口角流涎、神志不清等。
雄黄:雄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具有解毒杀虫,祛痰截疟的作用,儿科多用于高热神昏、惊风抽搐、疖肿溃烂等病症。雄黄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其杂质三氧化二砷,其在尿中排泄量远小于服用量,长时间服用会导致其蓄积、分布于体内各组织,对内脏及中枢神经产生损害,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出血等。
巴豆:巴豆来源于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子,辛热力强有大毒,临床多炮制成巴豆霜减毒后入药。巴豆霜可泻下冷积,祛痰利咽,蚀疮去腐,儿科多用于腹痛食积。巴豆油既是巴豆的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泻下力峻猛,对胃肠道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大量服用会腐蚀消化道致出血,并损坏肾脏出现血尿。
半夏: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炮制减毒制成法半夏后入药,具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的作用,是儿科治疗痰多咳嗽的要药。法半夏药性较生半夏缓和,但仍具有刺激性,不宜久服。同时,半夏与含有川乌、草乌、制附片有配伍禁忌,不宜同用。
白附子:白附子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可祛风定惊,解毒止痛。儿科多用于喉痹咽痛、咳嗽痰多,呕吐泄泻。白附子对黏膜、结膜和皮肤有刺激性,不宜久服。
版《药典》中含有毒成分的部分儿科中成药
含朱砂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小儿金丹片、小儿百寿丸、保童化痰丸;治疗暑湿感冒的香苏正胃丸;治疗小儿食积便秘的一捻金;治疗小儿风痰吐乳腹泻的抱龙丸;治疗发热抽搐、惊痫不安的琥珀抱龙丸、小儿肺热平胶囊。
含雄黄用于治疗火毒出疹的小儿化毒胶囊、赛金化毒散。
含朱砂+雄黄治疗高热神昏、惊厥抽搐的牛黄抱龙丸、牛黄镇惊丸;可祛风镇惊、消食导滞的七珍丸、小儿至宝丸。
含巴豆治疗食积乳积所致便秘的胃肠安丸、保赤散、七珍丸。
含半夏治疗脾虚湿热所致腹泻的双芩止泻液、小儿香橘丸;治疗消化不良、虫积腹痛的儿童清热导滞丸;治疗小儿风痰吐乳腹泻的抱龙丸、牛黄镇惊丸;治疗小儿风热咳嗽的儿童清肺丸、解肌宁嗽丸、儿感清口服液、小儿金丹丸、保童化痰丸等。
含白附子抱龙丸、小儿至宝丸、牛黄镇惊丸。
以上药品,毒性成分的含量较少,都已经过临床实践验证安全、有效,但皆适用于急症,当病证已改善,应及时停药,不宜长期使用,服药用量以一周内为宜或遵医嘱。
蔡悦萍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