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附子辛、甘,性大热,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片、白附片、淡附片和炮附片。
1.盐附子:选取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晾晒,并逐渐延长晾晒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体质变硬为止,制成盐附子。
2.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浸泡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
毒性已有减小,但服用时还是需要先煎,15克先煎四十到五十分钟左右。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3.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
4.炮附片:取中粗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炒热,加入净附片,拌炒至鼓起并微变色,取出,筛去砂,放凉。砂用量以埋没药物为度。砂烫后毒性大减,且增强其温阳助火之功,主治阳虚诸证,以温肾暖脾为主,用于心腹冷痛,虚寒吐泻。
5.淡附片:取净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同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干燥。每kg盐附子,用甘草5kg,黑豆10kg。毒性降低,便于内服。长于回阳救逆,散寒祛湿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另外应该注意此类饮片孕妇禁用,且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再者,白附子和附子二者名称相近,常易混淆,但它们的功效迥异,前者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和解毒散结的作用,临床上用于风痰壅盛、口眼歪斜及瘰疬痰核;而后者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亡阳证、阳虚证及痹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