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年征文展探秘附子

作者:王忠洪

工作单位:成都中医药学会

征文来源:成都中医药学会

探秘附子

——《我与学会共成长》有感

序言:

至年在成都中医药学会工作以来,已经6个年头有余了。除了日常工作之外,更多的事,就是承接省、市卫健局委托的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作为一名走出大学校门已经有8个年头的我,在学会组织的中医、中药师承教育中,又学习和丰富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6年间,成都中医药学会组织实施了省级、市级中医师承各2批,市级中药临床药学特别师承2批。先后聘请专家(报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国家和省市名医、四川省十大名医等)80余人,通过带教跟师、集中大课学习、野外实践、基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培养,近余名中医药继承人出师,其中,成都市第三批中医师承学员(共73名)有69名以优异的成绩被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四川省第四批中医药学术继承人出师证书;另外我市首批中药临床药学特别师承人员(共72人),有8人考取了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以下是组织参观四川江油附子基地的事,题目就叫《探秘附子》吧。

《探秘附子》

清晨,雨露未干,空气中还弥漫着充满泥土芬芳的气息。

柏油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贝森南路的农贸市场里,早起的大爷大妈们,争相抢购着从周边郊区送来的新鲜蔬菜。商贩喧嚣的叫卖声,淹没了摩拜的铃铛声。

成都,一直都是这么热闹!

“康杰、康杰!”一阵急促的招呼声,牵回了我的思绪。

“快点,上车了!”学会同事蒋老师正催促着。

哦!马上出发了。今天是学会安排的第二批成都市中药临床药学特别师承班学员参观四川江油附子基地。

我环顾了一下大巴车上,学员们几乎都到齐了。

习惯了成都的味道,马上就要到两百公里以外的江油去,心情还真有点小激动。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次学会组织的是去江油中坝参观附子基地和饮片厂附子的炮制加工。这是我一直神往的。

说起附子,大家并不陌生,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它是“回阳救逆第一品”,同时被誉为“药之四维”的中药。它能治一切沉寒痼冷之疾。能起死回生,振济性命于盱眙之间。真是一个宝贝啊。

虽然有人对附子的强大功能钟爱有加、乐此不彼,但很多人还是对附子的毒性心生畏惧。后者,可能与附子的炮制、煎煮不无关系;而前者,那就源于大名鼎鼎的“火神派”了。

火神派,作为一个中医流派其历史源远流长,其间名医辈出。其开山宗师就是清代名医郑钦安。他理论上推崇阳气,继承伤寒“扶阳”理念,临床上强调温扶阳气,善用附子,尤以善用超大剂量附子为突出特点。现成医院被人称为“卢火神”的卢崇汉医师,就是典型的“火神派”医家代表。

附子是如何生长的?如何炮制的?火神派医家为何能将世人所认为的毒性药物附子应用得如此出神入化呢?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迫切地希望早点到川产道地药材的附子基地——江油中坝,一探究竟。

六月的成都,云层压得很低,湿度加上温度,有一种蒸桑拿的感觉,有时候还让人喘不过气来。大巴车一路向北,过了德阳地界,天就开始变得更蓝、更高。还能远远地望见崇山叠岭。大家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清爽起来。

在大巴车上,中药师承班的同学欢呼雀跃,毕竟两年师承教育学会安排的实践课总的只有6次。大家都十分珍惜。

经过近3个小时的行程,大巴车终于在一段不知名的公路旁边停了下来,江油附子基地的尹老师冒着烈日早已在那里等候了。跟随着尹老师,我们徒步了约20分钟的乡间小道,来到了一块附子种植基地。

大部分同学都是一脸茫然,一下子安静了起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乌头”?“附子”?还有“天雄”?

因为我们很多人都不认识附子的原植物。对于中医专业毕业的我来说,也是人生第一次见。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整个植株高大约60-公分。一般冬至时节将育好的种苗栽种于地下,此时是自然界一阳初生之际。要等到夏至时节采挖。尹老师说,夏至节气,世间阳气最旺,这时采挖的附子,回阳救逆效果最好。也就是说附子整个生长过程都是在阳气春生夏长这个阳气最显露旺盛的阶段。禀天地之阳气,赋予其雄厚及独特的扶阳力量。这正是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的理念所在。

在尹老师的讲解下,我们知道了附子的育苗、栽种、修根等。尤其是修根,为了提高附子的功能和产量,药农需要修剪多余的子根和保留2个子根,从而使其肥壮。因其子根付着于主根的两侧,俗称“附子”,这也许就是附子名字得来的缘由吧。象形也好,会意也罢,总之,其乐融融。

另外,尹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天雄”的由来,那就是乌头植物无子根的情况。其主根,谓之天雄。多肥壮、粗大。药效力强。我也只是听说过天雄,但从未见过。

在田间,大家呆了近1个小时,几近正午,头顶上的太阳晒得我们全身火辣辣的,汗水也快连成了线。但大家都没人觉得很辛苦,可能都是冲着这附子来的吧。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江油中坝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公司技术人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附子的炮制加工品。好家伙,还真不少。一口气介绍了13个炮制品。什么黑附片、白附片、盐附子、淡附片、炮附子、熟附片、黄附片、蒸附片、炮天雄……还带我们参观了附子的植物标本,个个都是爱不释手。

另外,公司技术人员还给我们讲解了为啥临床上经常出现附子中毒事件的缘由。主要是炮制不当和煎煮不当造成的。通过讲解,让我们对于附子的炮制、运用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火神派为啥用那么大的剂量都不会中毒的原因。

通过此次江油附子基地实践课的学习,让我们对于中医药的伟大和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有了一种敬畏之心。现在正值国家振兴中医药之际,希望我们能像附子一样,蓄积力量,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探秘附子,就这样愉快的结束了。

《我与学会同成长》优秀征文遴选与宣传展示活动

年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成立40周年。为全面总结学会成立40周年来的突出成就,充分展示40周年纪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归属感、荣誉感,学会于年5月启动了《我与学会同成长》优秀征文遴选与宣传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创新发展”主题,主要围绕“与学会工作相关的人和事”撰文,现已完成初审,并于8月8日起每周四、周五、周六,在“中医药会员之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xz/6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