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乙肝

大年初一 http://www.zigongjingyana.com/gyjc/5783.html

问:传统中医教材都说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是湿热疫毒入侵人体,因此相应的中医治疗肝炎多是清热利湿解毒之法,但仿佛很少有确切之疗效。乙肝发展大多会形成黄疸,阳黄确为湿热之象,用茵陈蒿汤也可起到退黄的作用,但很快就又反复,而且多易发展为阴黄,湿邪未去,但阳气已伤,转为寒湿,更加顽固。本人在肝病科实习过一年,亲眼见证一个个肝炎病人在西医的手上一步步走向痛苦的深渊,从肝炎,发展到肝硬化,再到肝癌或者肝昏迷,甚感心痛,但无能为力。因此本人特别迷惑,我们用传统中医方法能根治乙肝吗?可以不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西药吗?

答:病毒都是寒性的,是不耐高温的,所以西医对病毒性感冒没有特效药,因为西药通常都是消炎的。西医认为,人体发热正是免疫系统抗病毒的反应,但中西结合所谓的抗病毒药物却无一不是寒凉的,正所谓南辕北辙,事理背道而驰。长期误用,病情安能不越来越重!

病毒在太阳层面为风寒感冒(发烧),以消炎清热退烧,则先入肺而为西医之肺炎(咳嗽),再经消炎则入肝而为西医之肝炎(不发烧不咳嗽),由表及里,自浅入深,从阳入阴,层次分明,但性质始终不变,都是阴寒的。在表不过麻黄汤一汗而解,入肺亦可小青龙发之。在肝则潜沉隐匿如在密林,阳光不到,更难搜索。当归四逆理中虽为正解,然伤精之虚人不宜,如坎中震下之阳陷溺无根,则光复无期。

不治自愈的例子可以从反面给以下推论作证:感冒病毒变成乙肝病毒,正是不断滥用抗生素误治感冒与咳嗽的结果。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长期不咳嗽不发烧,可以推测出咳嗽、发烧症状对于此类患者的意义,如果重新出现此两种症状,正是此病由阴出阳好转的开始。但有几个病毒携带者会不再次出卖自身,向疾病的催化者们告密呢?这正是此病越治越重终身治不好的原因。

于是问题便接踵而来如环无端:太阳少阳如浮越不降,则少阴厥阴何所禀赋?少阴厥阴无禀,则坎中震下之阳何以载阴上升?阴凝阳郁乃至陷下,医院见局部发炎,遂清热利湿,则坎中震下之阳何以保全?最终之肝硬化(阴实)乃至肾衰竭(阳虚)何以避免?

龙胆泻肝丸造成肾衰的前车之鉴不过数载,人命至重,生死攸关,医患有知,安敢遗忘?

附:案例一则

睹病记

禅音发表于-3-:23

先生一同窗好友,一日来访。说起因为脸色和眼球变黄,医院检查,转氨酶、胆红素超标数十倍。被确诊为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强迫住院。他电话咨询先生后,坚定地拒绝吊水等治疗,医院签下了一切后果自负的字据,被安排在一个一日百多元的单身病房,医生也不再过问。先生给他开了方子,并告诉了他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第一天反馈,睡眠明显好转,吃饭有味了,右下腹出现轻微症状,这个症状先前曾出现过。第二天体温变成了35.8度,刚住院时36.9度,属于西医标准正常范围,但他自己觉得有低烧感,他过去的正常体温一直是35度多。第三天来电话,说真准,果然开始出现恶心不想吃饭等症状,这是他20多天前的症状。于是先生在电话中开了第二个方子,并嘱咐等症状再明显一些时再服。第三天晚上开始换服新方,晚上便开始腹泻。次日早晨又是连续三次水泻,均为黄水,裤带缩短一个扣,持续半个月的腹胀症状消失,吃饭又正常了,白睛的黄色也基本褪去。第四日他乘飞机出外二日,昨天回来电话中说,在外地一切感觉良好,毫无症状,发病前他的肝部就一直发硬,现在也变软了,身体非常轻松。共用4日半药。花费不过十来元。

此友,真是命大造化大,医院,医院处置,所谓的保肝药品蜂拥而上,他绝对不会几天之内便一切恢复正常,而化学干扰素对身体的影响,往往令肝炎发展为肝癌而后已。很多时候病人不是死于疾病,更多的是死于化学毒素对人体的毒害。

此友此次发病的前一段时期,在饭店吃饭过于油腻,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而肝部的不适由来已久,但没有引起注意。到来春季,身体借着木气生发,开始处理矛盾,便症状大出。其实很多时候,身体出现明显的症状,有时候恰恰是身体要反攻的转机,此时能正确辩证,中药扶正纠偏,助身体一臂之力,一鼓作气,便可大获全胜。他此次病痊愈之后,往日顽疾也会消除,身体脉象比以前还好。而若滥用化学毒素,打击身体的反抗,消灭症状,必留无端祸患,陪上身家性命还一无所知。

而一些长期滥用药物者,身体元气已经透支的非常虚弱的病人,或是多次放化疗的,做过大手术的病人,中医也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而已。并不是中医无能,而是病的当初,中医有能力处理的时候不信中医,拜于化学药品门下,于死门中去求生路,元气消耗快完了,才想去找中医救命,可惜为时已晚,不是所有的破坏都可以复原的,不是所有的行为都可以不承受结果。如张三把人快打死了,却让李四来负责救治,于理也是不通的。遇到这样的病人,化学药品之死气,彻身弥漫,气味腐沉,人走之后,必须敞开门窗,以散病气。其人沉浸此种毒气之中安有舒适之理,每思至此,真是替他们叹惜。

希望大家于年轻力壮时,便能恭敬信奉祖先之瑰宝,继承之,发扬之,于己留条活路,切莫到时将自己沦于死绝之地。目睹种种沦丧,深为感慨,请大家深思之。

禅音发表于-3-:34

昨天好友来访,已经出院了,并告诉了很多趣事,他的胆识觉悟绝非一般的。

当时转氨酶左右,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护士,父母,家人把病床团团围住,不停的作他的工作,他坚决拒绝吊水,他自己说现在想来,的确太不容易了,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压力。医生要求治疗,他只问,我会马上死吗,医生说,应该不会,除非肝昏迷了。他说,如果不是利马有生命危险,我就不愿意接受治疗。

出院时指标多,下降之快,出人意料,而且还有一项指标完全转阴,顺利批准出院。医生看检查结果时,还说:没想到,口服药的效果还不错。这个时候,朋友告之他连口服药都没有吃时,医生当时惊讶万分,表情僵化了好几分钟才恢复正常。护士都视之为异类。最后测指标已经多了,家人也都放心了。实际上药费花了10元不到。

而他说邻居病房一个病人,转氨酶才多,每天吊水接连不断,他都看不过去,还去现身说法,自己多都不打那玩意,呵呵。可惜人是命各有数,不可强求呀。

赞叹这位朋友

禅音发表于-4-:08

因为先生要外出,特打电话询问近况,通话完毕,先生大加赞叹此友。

此友调理药方吃了一段时间,已经自己停药休息,仅靠饮食调理了。呵呵,自己说,交给身体处理。先生赞叹:真是难得的明白人。其实,好友并无什么中医知识,看来道理都是相通的,人一事明,百事自明。

此友自说身体恢复如20年前,无有不适。近十几年来从来不知道饿的情况也不翼而飞了,气色甚好。

同是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强迫住院,十天而死

mingda发表于-12-:30

我是焦作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一年前,我小区一壮年,三十多岁,素来体健。一日上午来买要感冒通,说身体稍不适。我见他目稍黄,精神可,皮肤并不黄,并没感冒症。嘱其用些中药,他不同意,并争辩说:“我身体壮的很,昨天我跑了一天,晚上我打了一夜一牌,现就是有些头不快,吃点感冒通,就行了。”,我说,你绝不是感冒,医院查一下,感冒通我不会卖给你。他无医院。十天后其妻子对我说:“医院,医生说是,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并强迫住院,然后输液,三天后病情加重,并一天比一天重,前后不到十天人就不行了。”其死讯传来,小区里的人起初都不相信,直至见其妻子带孝才信。

三七生发表于-1-:21

两三年前的旧案了,难得大家还有兴趣。高明谈不上,用的也都是这些年常用的套路,主要是根据脉象开方,随时变换,因为是老同学,所以看得更仔细。其中服完当晚腹泻皮带缩了一个扣那个用的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其余记不清了。好在医案有详细记载,如感兴趣的朋友多,等哪天找出来打字上来,供大家批判。

补充医案: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一例

三七生发表于-1-:43

男,40岁。已婚。

初诊:年3月19日。

五六天前突然眼发黄,小便发黄。之前曾怒、郁。今日到沈阳医大二院检查为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正常值0-40),谷草转氨酶(正常值5-34),胆红素升高,转肽酶升高。急留院住院,彼同意住院,然拒绝打针及点滴,只答应口服西药,实则口服也没服。现白睛发黄,舌前淡红,后色白凹陷。体力尚可,较先前疲乏,睡眠多。

脉:右寸细涩,关大尺弦;左关尺浮弦,存沉细。

方:党参9,麦冬4,五味子2,山药10,熟地6,泽泻1,丹皮3,山萸肉8

法: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晚睡前服。三剂。

二诊:年3月23日。

服19日方至第三剂,左胁下开始闹、疼,恶心,两肩酸,昨晚换服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当归芍药散,上午小便转清,下午又黄。睡眠增加,舌淡红。眼两角稍黄,略有血丝。体温从36.9度降到35.8度,现36.2度。

脉:右寸涩减,关略大,尺略弦;左脉大见好,关尺柔和,寸仍沉。

方:党参4.5,麦冬2,五味子1,山药5,熟地3,黑附子0.5,桂枝1.5,山萸肉4

法: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晚睡前服。三剂。

24日早来电话,云昨晚服药后开始腹泻,今早共泻三次,后二次泻黄水。今早腹胀感消失,此症状已持续二星期左右,系皮带缩了一个扣。又做一梦:梦一池中有二具尸体,他去报案后捞出,并奖励一万五千元。此方只服一副半,并于近日乘飞机去了广州。

三诊:年3月29日。

24、25日去广州,26日返。改服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当归芍药散四剂。27日去医大二院检查,谷丙转氨酶由降至,谷草转氨酶由降至,胆红素由90降至60.1,转肽酶转阴。医院大夫云用药效果很好,及告彼未服西药,彼等闻之不禁愕然。随即出院。现右下胁时有刺痛感。早晨小便黄,中午转白。白睛外侧仍稍淡黄,右内侧轻微隆起。舌全体淡红,尖部稍有瘀红。下午食后觉疲乏。体温36.5度,不觉烧。

脉:右寸沉涩,关尺大略弦,左脉略浮弦。可继续服23日所开方。

四诊:年4月16日。

前方连服八剂。前日口腔溃疡,两眼角稍淡红,吃饭比以前多了,小便不黄了,脚比手凉。

脉:右寸略沉,关尺有弦大意;左脉略有弦大意。

方:党参4.5,麦冬2,五味子1,山药5,茯苓2.5,熟地3,黑附子0.5,山茱萸4.

法: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服。六剂。

后又断续更换三方调至七月初,觉精神体力大增,两手关尺脉颇盛,遂停药。至今将近三年,精神体力较发病前增加,无反复。

最新状况

三七生发表于-11-:37

当年的病人如今正在香港游玩,身体一切正常,医院。一位曾经站在西医立场上,一切以数据说话,对中医很不以为然的朋友正在陪他闲逛,不知这位朋友如今会对此事作何感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xz/6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