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中医感叹与其说是炮制,倒不说是坑人

“我开始用了3克吴茱萸,患者服用后没有效果,增加到9克还是没有效果,又加到50克还是没效果。”这位老中医说,他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然后让患者把药拿来一看,结果是假的。假的怎么会有效,不吃出毛病来就不错了。”这是一位老中医遭遇假药后的感叹。

很多老中医抱怨,同样的方子,几十年前,一般一次开三副,如果对证三副就起效,有的甚至一副药下去,病就好了,现在,大多一次开七副,即使对证效果也不甚明显。原因就在于,过去的中草药大多都是野生的,大面积种植的速生药材效果是无法和野生药材相比的。

中草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及大面积速生种植,已经使中草药彻底失去了本真和“元气”。

1.中草药造假登峰造极

过去的龙骨很便宜,如今价格飙升,主要是因为不可再生的资源越来越少。所以,很多药店的龙骨都是假的。有的龙骨直接打成粉末,不要说患者,就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也无法鉴别真伪。有的造假者用石灰和矿物粉制成骨头模型,煅烧成型后,打碎,充龙骨卖。

一家药店连锁店出售的桃仁用的是杏仁。杏仁是心状的,桃仁是扁平椭圆形的,没有杏仁饱满且干瘪。桃仁是活血化瘀的,常被用于女科疾病,作用是活血化瘀;而杏仁大家都知道是治疗咳嗽的,作用是止咳化痰润肠。如果女患者要用桃仁治疗瘀血造成的月经不调、闭经,给人家用杏仁,作为药剂师如果不懂,那你这个药剂师就是用人单位失察和自身的失职;如果明知道是杏仁因价格比桃仁便宜,而故意当桃仁使用,那良心真是坏透了,这对患者就是一种侮辱。

中药材市场究竟有多少假药、次药,没有人详细调查统计过。

不少人都知道茯苓,说是能减肥,连超市都有不懂药的妇女在打粉出售,忽悠消费者。可曾知道,你买的茯苓是造假者用米粉加工后切片而成的。茯苓“孪生兄弟”茯神,又名“抱松根”,现在的茯神,中央的松根很少,外边的茯苓很大一块,好像你吃芝麻饼,一个烧饼上只有一粒芝麻,也称为芝麻饼。有的松根还是新鲜的,一看就是人为造假。真货应当松根快腐烂了才对。如果用这种“茯神”安神治失眠,不做美国梦才怪。

大家夏天都爱喝酸梅汤,酸梅汤里制造商放了几个乌梅,或者是怎样用添加剂勾兑的,不清楚。不过,作为药材用的乌梅,纯真的货很少。对造假者来说,弄成“乌”色简直太简单了。你配药的乌梅很有可能是野桃醋泡后晒干的冒充品。“乌梅丸”是张仲景的一张很厉害的方子,运用了千年,疗效可是刚刚的。如果老中医信心满满给你开了乌梅丸加味,没有效果,那你就不要埋怨老中医,去骂造假者好了。

目前市面上90%的枳实都是青皮,这样枳实白术散的疗效,就大打折扣了。患者用小承气汤之后,居然肠道没有反应,后来一看大黄是土地黄,枳实大概就是青皮吧,不然怎么会没效果呢?

还有一种“造假”手段,药是真的,其实“内脏”早已被挖空,比如肉桂,也就是制作五香调料用的桂皮,外表没什么两样,而油已经被制药厂提取了。黄连素是治疗拉肚子的药,主要成分是从川黄连中提取的,提取后的黄连,用手一扭就成了渣子。这种被“破身”的药因为价格便宜,药店很乐意进货,因为照样可以当好药卖。有药商把厂家三七提取三七皂甙后的“药渣”晒干,就成了冒牌三七,这种三七质地较碎,断面呈白色,含量很低,效果很差。

炮山甲(又称甲珠)一克要十几块钱,但是掺盐或加重粉(硫酸镁)的很多。实验证明,将克甲珠水泡洗后晒干,只剩下克,也就是说掺了45%的盐和加重粉。你还敢给哺乳期妇女通乳吗?

白附片,掺假者用红薯或土豆加工成形状相似的片形,晒干熏漂而成。通草掺假者多用明矾、加重粉,质地干硬,味道有的涩、有的无味,有的掺假者将通草切成小段或碎段,掺在正品中卖。

近几年,阿胶价格暴增,不少女人用来补血。到底有多少人吃的是真阿胶呢?阿胶放沸水中溶解,溶液呈棕红色,较澄明,下层无沉淀,清而不浊。伪品猪皮、狗皮、马皮溶解后胶水溶液呈棕褐色,下沉大片胶丝结片及黑渣。你吃的阿胶是这样的呢?还是不如这样的呢?除非毛驴像猪那样多,否则想吃到真阿胶,只能凭运气和感觉。再说了驴皮做的真阿胶供应特殊人物都不够,还轮到你了吗?

药材市场上有多少假药,药检人员也不知道。这里只能选择几种常用药普及一下知识。

2.药材炮制的随意与龌龊

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年)的北京同仁堂药店,有这样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大概意思是,为了保证药材的特别疗效,炮制过程虽然繁琐也不敢投机取巧,随意而为,药材虽然贵重也不敢缺斤短两,以次充好。

有些中药材要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发挥其特殊的疗效。一般炮制方法分炒、土炒、麸炒、醋炒、酒炒、蜜炙、钒制、姜制、蒸、锻、煨等,古代老草医使用的草药就是用这些方法炮制出来的。想当年的同仁堂、胡庆余堂、达仁堂等百年老字号药店的老药工想必就是像对联所描述的那样一丝不苟。正是因为老药工炮制工艺的娴熟与精湛,才使老字号药店成为老字号。

现在的药店,炮制的中药越来越少,这与懂得中药炮制工艺的老药工极为罕见,以及炮制工艺的失传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所谓的炮制也是删繁就简,随意随便。炮制工艺中有九蒸九晒一项,比如黄精、熟地经过这样炮制之后,其效果才是最好的。有位老中医说,你能找到一家店是把熟地做了九次蒸九次晒的吗?所谓标榜的“九蒸九晒”只不过是哄人而已。也是,小作坊都能用添加剂捣鼓出以假乱真的名酒来,“九蒸九晒”算个啥?如此复杂费力的炮制方法,在急功近利只顾赚钱的当下,不过是个神话。想想看,连珍珠母、生石膏、生牡蛎、代赭石等都懒得给顾客打碎,还指望他们“不敢省人工”、“不敢减物力”吗?

“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樟树的药灵,灵就灵在加工炮制技艺上。

如今,偷工减料,不按规程炮制的中药店不知凡几。有的不是炮制太过就是物力不及。该挑拣、除杂的不除杂,该去心、皮、核的不去心、皮、核,该切片的不切片。半夏为了制约其所谓棘喉的“毒性”,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另取甘草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不知经过这样蹂躏的半夏还有什么疗效?白术用土炒或麸炒都可以,但白术因含水量高,炒后焦黄色,断面焦黄。一般一公斤只能炒到0.7公斤左右。药商为了防止炒后减重量,炒得很浅,用焦糖染色,表面焦黄色,断面白色。

更为可恶的“炮制”是那些不法药材经营商,与其说是炮制,倒不说是坑人。姜半夏本来用生姜炮制,有的将半夏放在黄柏水煮成黄色。

造假和炮制是一对帮凶,一丘之貉,这对杀手坑了患者,糟蹋了中医,黑了中国中医学。

3.大面积种植速生药材疗效堪忧

因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大量需求,野生草本木本药材早已无法满足需要,除极少数属于野外采集,很多药材都是人工栽种。

人工种植在满足了市场需求之外,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激素,以及药材生长环境的改善,导致药效大大降低。

好的药材讲究道地,这样的药材疗效才是上乘的。像大兴安岭的黄芪、终南山的灶心土、云南文山州的三七、武夷山的葛根、九华山的忍冬藤、丹东的龙胆草、绵阳的威灵仙、内蒙古的甘草,长白山的野山参,云南的重楼,武夷山的八角莲,浙江天台的乌药等等。为什么说这些地方出产的药材最好呢?因为这些地方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最适合这些药材生长发育,积蓄能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药材。生长在雪山上的雪莲,生长在东北长白山的人参,寒冷才是最有利于生长的环境条件。如果把它们挪移到温热的地方,即使能够生长也长不出含有哪种疗效的药材,也可能根本无法生长。道理很简单,烟台苹果就要生长在烟台,栽到江南水乡肯定不行,同样南方的橘子栽到黄河以北,长了橘子也不好吃,只能做室内盆景观赏。大棚蔬菜因为没有蔬菜本来生长的季节性,总没有当季的蔬菜味道鲜美浓厚。用化肥、激素“喂”出来的豆芽,就没有农家自己生发的好吃;打了激素的西红柿、黄瓜,如果味道没有什么改变,人家命贵的为啥要吃特供呢?

野山参已经十分罕见,市场上的东北山参绝大多数都是种植的。尽管疗效无法和野山参相比,但是,人参的生长环境基本没有多大改变,疗效还是说的过去。

但是有些药材种植之后,因为“催生”,药效大大降低。多年前的医圣张仲景用野生药都是论两论斤,现在老中医用种植药材几克十几克用,疗效怎么会好呢?所以,很多老中医感叹,你的辨证再对用药再准确,如果药材即使不是假的,也治不好或者根本治不了病。

拿附子来说吧。附子最有名的是四川江油市出产的,江油因此被称为“附子之乡”。江油附子药效好是江油这个地方的气候环境最适合附子生长。如果把江油附子引种到海南或者东部省份,那么,江油附子就被“变性”了。现在的江油附子已经不是以前的附子,模样还是那个模样,药效却大打折扣。为什么?因为当地把附子作为一项重要的地方产业来发展,为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大面积进行人工种植,在种植过程中,由于从气候湿冷的高山上挪到温暖的山下,再加上化肥的作用,让生长缓慢的附子长得飞快,使其心智未能成熟就被采挖。

打个比方,香蕉从树上砍下来的时候是个愣头青,但是经过乙烯利的刺激,到了北方皮就成黄的了,擘开皮以后味道还是可以的。但是,种植的附子和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不一样,因为种植和采收时间的改变,以及化肥的使用、胆巴的长时间浸泡,本来火性不足的附子“热量”大大减弱。

附子是乌头下面的根,怕热不怕冷,因为耐寒,秋末冬初才开花,移栽后在温度和化肥的作用下,生长很快,6月份就成熟了,附子本来就是个“火娃”更不耐热,如果不赶紧采挖,就会腐烂。本应越冬后的春天采收,变成夏天采收,这样一来,附子的功效全变了。

还有个问题,这样一个弱不禁风的附子,还要接受药水的洗礼。夏天如果不立即进行处理,就会很快烂掉。所以,要用胆巴泡,一斤附子能泡出一斤三两的盐附子,也就是增加了3两盐。想想看,泡那么长时间药性能不受影响吗?然后,盐附子或者胆巴泡的,有的要经过煎、煮、晒、烤,最后白附子还要经过硫磺熏,功效被再一次下降。现在白附片、黑附片已经没有过去那种麻舌的感觉了。

附子完了。很多和附子一样陷入同样处境的中药材变得“不男不女”。中药需要拯救,拯救先要拯救人心,拯救人心只能靠把法律当作信仰的执法者,否则中药材很有可能变成不值一文的茅草或者杀人于无形的毒草。

40种药材的打假方法1制首乌:①切成小方块的多为红薯切成丁后,加工而成。

鉴别:口嚼时有焦糖味,此为红薯干。

②圆片形的,掺假者用大黄加黑豆煮后晒干而成。

最稳妥的防假办法是,进生首乌,自己用黑豆汁小火煮2-3小时,太阳下晒干。

2白附片:掺假者用红薯或土豆加工成形状相似的片形,晒干熏漂而成。

  鉴别:一看,假的药材周边有明显的刀切及加工的痕迹;二尝,假的白附片无麻口味。

3延胡索:延胡索个掺假少,掺的多是大小差不多的砂石。延胡索片药材掺假多,多为山药种子切成两半后,加工后掺入。

  防假办法:用延胡索个子,大小均一,无砂石即可,用时用打粉机打成粗粉。

4羌活:掺假者用东北产的马尾独活切片加工而成。

  鉴别:如是菊花心且油性足,则为真品。防假最佳办法:使用没有切片的羌活,用时用剪刀剪一下即可。

5白及:切片白及大多掺假,质地疏松的为发芽长苗后剩下的母体,药力达不到应有效果。

鉴别:口嚼后有无粘牙感。真品非常粘牙,假货不粘牙。

6当归:切片的当归容易掺进独活片。凡片形大,色白,味甘者多为独活。

防假绝招:用未切片的当归个,使用时分头、身、尾,效果好。

7茯苓:造假者用米粉加工后切片而成。

鉴别:用开水煮,很快呈糊汤者为假货,真茯苓很难煎透。

8菟丝子:掺假者用苏子代替菟丝子。

鉴别:用放大镜观察,每粒菟丝子上均有肚脐状的凹陷,假的没有。如用水煮,可以观察到菟丝子吐丝发黏。

9五味子:造假者将未成熟的野生葡萄晒干后染色而成,充当五味子。10威灵仙:真品根系较硬,假的根系发软。

  鉴别:找到真品的根部,仔细观察。

11龙骨:造假者用石灰加矿物粉制成骨头模型,煅烧成型后打碎,充龙骨卖。12桃仁:掺假者用杏仁当桃仁。

  两者的鉴别要点:杏仁一头大一头小,形如心,桃仁两头相差不大。

13龙胆草:掺假者用牛膝须切成段加入。14砂仁:好的砂仁为阳春砂,掺假者将其他劣质的砂仁掺入。

  鉴别:阳春砂呈圆球形,长条形的药效不好。

15乌梅:掺假者用野生的桃通过醋泡后晒干掺入。16全虫(全蝎):掺盐,一公斤全虫,掺了~克盐后效果大打折扣。17穿山甲:俗称甲珠,掺盐或加重粉。将克甲珠水泡洗后晒干,只剩下克了,掺了近45%的盐和加重粉。18皂角刺:俗称天丁,市场上很多用野蔷薇的茎切成段(上面有短刺,黄亮色)冒充。19黄芩:将野外的树根(细的)切成段,染色后充野生黄芩。

  鉴别:真黄芩用水揉搓后,其色不退,假的揉搓时水变成淡黄色,最后药材呈现发白状。

20地龙:放到地上用木板敲敲,然后再称,就可知道它含有多少蚯蚓泥。21酸枣仁:掺有40%以上的枣仁壳,并染色。

  酸枣仁分进口和国产的,两者外形相似,掺假者大多将进口的掺入国产的出售。

22蒲公英:造假者将油麦菜切成段,混入正品中出售。

  防假措施:购买未切碎的蒲公英。

23通草:掺假多用明矾、加重粉(硫酸镁)。

鉴别:掺假的通草质地发硬,味道有的涩,有的无味,掺假者将通草切成小段或碎段,掺在正品中卖。

24鹿茸:正品鹿茸处理掉表面的皮革层,然后将经染料染色过的砂石及木头粉配上粘合剂,塞入鹿茸皮套中,阴干后充当血鹿茸出售。

  鉴别:通过观察正品的血鹿茸片和假鹿茸的外观,很容易鉴别。

25虫草:僵蚕加上地瓜秧苗,就成了虫草,还有用土豆泥压模等方式冒充。26赤芍:用白芍染色后充当赤芍,也有的将生地榆掺入赤芍中出售。27大茴香:造假方法有2种:①水煮后晾干再卖。

鉴别:煮过的味淡色轻。

②加上加重粉。

  鉴别:假品对光可见上面有发光如金粉样物质。

28射干:掺假者将姜黄切成小薄片掺入。29三七:提取三七皂苷后的药渣晒干后,就成了冒牌三七,质地较碎,断面呈白色,药效相差很远。30炒白术:市场上以染色居多,以麸炒出来的断面呈黄棕色,而染色的断面不显黄色。

  最好买生白术来自己炒。白术用土炒或麸炒都可以,但白术因含水量高,炒后焦黄色,断面焦黄。若炒得很浅,用焦糖染色,则表面焦黄色,断面白色,疗效很差。

31柴胡:掺假手段很多,有:

  ①掺柴胡的茎;

  ②掺泥土(柴胡有水洗时可以洗出大量泥沙);

  ③掺向日葵的根(切成细段掺入)。

32红花:

  ①造假者用木头制成木纤维后染成红色,掺入红花中出售。

鉴别:手抓药材,质地扎手,有很多碎末者,为掺假。

  ②造假者将红花用红糖水浸泡后晒干出售。

鉴别:此类红花容易吸潮,抓药时有粘手的感觉。

33蝉蜕:造假者将泥浆水泡蝉蜕后晒干,让蝉蜕脚和壳里面沾上泥以增加重量。34西洋参:西洋参片多掺有切片的白条参。西洋参片分进口洋参和国产洋参,两者价格差别很大,往往出售的所谓进口西洋参,大多是国产的,还有的是已经浸泡萃取之后再烘烤晒干的。35青黛:掺假者将滑石粉掺入出售,凡颜色青中泛白,手感滑腻者即掺有滑石粉。

鉴别:闻一闻,看有无霉味,正品略带腥味。青黛容易吸潮,吸潮后很容易生霉。凡正品青黛倒进水中会浮起来,如果很快就沉下去,那就是伪品。

36大黄:掺假者用土大黄掺入。肉眼很难鉴别。伪品中央偏白,在紫外灯下很好鉴别。37半夏:片形半夏中多掺南星。

鉴别:半夏个子的肚脐眼在中间。

38茜草:造假者用草根、细树根切成段染色后,充当茜草出售。

鉴别:用手掰断后断面红色为正品,假货呈现非红色。

39天冬:多用白糖水或者冰糖水搅拌以增加重量。这样的天冬很黏,尝一下,会有甜味。40金银花:以空麦穗稍微加工掺入真品中。一些入水能辨真伪的中药材:

胖大海。投入热水中膨大呈海绵状,可达原体积的8倍。伪品圆粒苹婆的种子入水膨胀较慢,仅达原体积的2倍。

苏木。碎片入热水中,水染成红色。伪品系木材经染色而成,浸入热水中水呈浅黄色、黄色、橙黄色。

西红花。投入水中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柱头膨胀呈喇叭状,无油状漂浮物。若水浸柱头呈条状或丝状系伪品金针菜制造;若掺杂细沙、淀粉、植物油等则出现沉淀、油状漂浮物。

秦皮。置盛水透明玻璃杯中,水在日光下可现碧蓝色荧光,伪品其他树皮水浸液无荧光。

牛黄。投入清水中,可吸水变潮湿但不变形,不溶解,不脱色,不浑浊。加少许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黄,俗称“挂甲”。伪品多用黄连、大黄、姜黄、鸡蛋黄等粉末或马铃薯加植物色素伪造,入水则迅速溶解、破碎、染水、浑浊。

金钱白花蛇。用水浸软后观察,蛇头蛇尾齐全,连为一体。伪品系用大蛇剥条而成,蛇头可拔出,蛇尾短粗。

阿胶。取阿胶放沸水中溶解,溶液呈棕红色,较澄明,下层无沉淀,清而不浊。伪品杂皮胶水溶液呈棕褐色,下沉大片胶丝结片及黑渣。代用品新阿胶水溶液呈棕褐色,下层有黑渣及絮状物常常有沉淀,浑浊不透明,表面有脂肪油。

红花。里面掺滑石粉,泡过后红花褪色变白,碗底有一层黏状物质。

推荐阅读

玄学课堂,妙真法派风水术,网络授课班招生启告!

(点击结缘)

很多人问师傅行善积福,为何有病不见轻,贫穷依然穷?

(推荐阅读)

化解婚灾有效的方法——斩断婚外桃花的办法

(推荐阅读)

结缘奉







































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xz/3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