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即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郑钦安所谓“总之用姜附亦必究其虚实,相其阴阳,观其神色,当凉则凉,当热则热,何拘拘以姜附为咎哉?”
附子用法,固然要讲三因制宜,注意天时、地域、个体差异等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遵从辨证论治大法,所谓“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
先煎,即附子要单独先煎。这是众多火神派医家的共识,吴佩衡先生谓:“附子只在煮透,不在制透,故必煮到不麻口,服之方为安全。”附子用至30克以上理应先煎2小时。
但在抢救急危重症时,可相机权变,李可先生认为:“按现代药理实验研究,附子武火急煎1小时,正是其毒性分解的高峰。由此悟出,对垂死的心衰病人而言,附子的剧毒,正是救命的仙丹。”因此,治疗心衰重症,倡用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频频喂服1~3剂,可收起死回生之效。
渐加,即开手宜从小剂量用起,得效后逐渐增加。大剂量用药拿捏不准时,可先从小剂量用起,循序渐进。《神农本草经》讲:“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
《金匮要略》甘草附子汤说“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始”,皆堪取法,我用附子最初是从10克、15克用起来的。须知,附子并不一定概用大剂量,即郑钦安也并非都用大剂量,而是“在分量轻重上斟酌”,不少医家用中小剂量也治好了很多急危重症,其经验更属宝贵。
同等病情如用中小剂量取得与大剂量相同效果者,当然前者更高明。但是如果病重,则应用大剂量,吴佩衡所称“病大药大”之谓也,该用大剂量时绝不手软。我现在一般出手用到30克,由于方向对头,很多案例用此剂量时即已取效。
偶合的是,这个剂量恰恰是郑钦安处方的常规剂量,看其自制的姜附茯半汤、附子甘草汤中附子剂量都是30克(一两)就可以知道,而其潜阳丹、补坎益离丹中附子剂量都是24克(八钱),也算接近吧。
配伍,即选择药物监制附子毒性。试验表明,附子与干姜、甘草同煎,其生物碱发生化学变化,毒性大大减低。此三味配伍恰为《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故又称“仲景附子配伍法”。
何绍奇经验:用附子,多加生姜30克,蜂蜜50克,可以减低毒性。李可先生凡用乌头剂,必加两倍量之炙甘草,蜂蜜克,黑小豆、防风各30克;凡用附子超过30克时,不论原方有无,皆加炙甘草60克,可有效监制附子毒性。考炙甘草、蜂蜜、黑小豆、防风均有解毒作用,可供参考。
验药,即要检查尝验所用附子的质量。乌头、附子种类庞杂,药效、毒性差别很大,因此选用好的品种是题中应有之义。“天下附子在四川,四川附子在江油。”作为道地药材,江油的附子应该是最好的。
还有附子的加工质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医生要谨慎选择自己所用的附子,原来未曾用过的附子,新进的附子,要先尝试,用过几次后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前贤所谓“屡用达药”是也。我的医案中即有一例痹证病人,因为用了不道地的附子,服后产生反应。一般而论,倡用炮附子,生品慎用。
掌握好附子用药的五原则,使用附子是安全的,即使用大剂量也不会出事,像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等辈均曾声言,用了一辈子附子也没出过事。
另附相关介绍:
利辉药业淘宝店主营:江油附子统货元/KG选货元/KG炮附片元/KG白附片元/KG筠姜42元/KG炙甘草40元/KG,都以批发价格出售,量大从优,有需求大货的可以电话联系。
欲知更多药材详情可登录淘宝店铺地址治白癜风长沙哪家医院好北京中医白癜风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