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药酒致5人死亡,顾客朋友们这些中药千

5月3日,重庆市璧山区来凤街道居民请客自带自制药酒,现共有15人送医,其中5人身亡,5人正在抢救,5人病情相对稳定。经重庆市食药监局和市疾控中心对残留药酒分析,目前确定中毒原因为误喝了含有中药“雪上一枝蒿”的药酒,该中药含有剧毒。

“雪上一枝蒿”是中药的名字,学名是短柄乌头,属于毛茛科植物,主要药效是祛风除湿。民间常用乌头碱类草药泡酒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疾病。常见的乌头类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落地金钱和搜山虎等。中毒通常是由炮制不当或者内服使用剂量过大导致。乌头碱中毒剂量为0.2mg,服用3-5mg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而致死。

多数注册药酒属于药品

药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中药与酒“融于一体”,配置方便、药性稳定,且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借以提高疗效。

我国多本中医经典,都收录有大量药酒配方和制法,如《本草集经注》《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保健类书籍《饮膳正要》《随息居饮食谱》等,也收录了不少补酒方子。

中药酒分为内服、外用或兼之,外用药酒不可内服。药酒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以治疗疾病为主,作用是祛风散寒止痛,舒筋活血通络;另一类是以补虚强体为主。

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热销的中药炮制酒因地域的关系有所不同,在东南沿海的地区,主要有鸿茅药酒、益气养血补酒、三鞭补酒、冯了性药酒和国公酒等。前三者侧重于补益功效,而后两者则以祛湿散寒、温经通络见长。

在药食同源理念的推广下,不少民众认为药酒便是保健酒。

实际上,已注册药酒中绝大多数作为药品进行管理,而列为保健品类的药酒品种只有少数几种。因此,绝大部分药酒应当是“药”,而非单纯的“酒”。

除了陷入风波的鸿茅药酒被认为是保健品之外,不少保健品宣称有壮阳、降糖等奇效,实际不少是在药酒内加入相关药物,对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危害极大,严重者可致心肌梗死。

给顾客提个醒

很多人喜欢自己泡药酒,有些还会加入蛇蝎之类的药材,但是一些药材毒性大,自己拿捏不好,且随意搭配中药泡制,配方不合理会使药酒失去原有的功效,饮用无益,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

除了给顾客推荐药酒时给予相关提醒,与此同时,店员也有义务提醒切忌使用不经医生推荐的偏方或随便摘抄的药房自行泡制。

不能用于泡制药酒的药材

蜈蚣、蝎子、蟾酥、毒蛇(眼镜蛇、五步蛇等)、斑蝥、水蛭等,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肾脏损坏和内脏出血。

马钱子、川乌、草乌、白附子、半夏、天南星、雪上一支蒿,这些药材毒性非常大,必须要炮制后才可药用,即使炮制后少量就能导致中毒,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雷公藤、苍耳子、川楝子、商陆、重楼等对肾脏、心脏有影响,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导致中毒。

另外,此前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专门针对药酒给出了指导,指出药酒是药,要对症服用,不能作为酒随便拿来服用。具体整理如下:

来源: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重庆时报》、21世纪药店报

赞赏

长按







































李从悠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xz/19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