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期徐海洋儿童脑瘫的中医辨证治

在中医古籍中虽然没有“脑性瘫痪”这一病名,但对于“脑瘫”临床表现的认识相对于西医学而言更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学根据脑瘫的症候特点将其归属为“五迟”、“五软”、“五硬”、“胆怯”的范畴。“五迟”的文献记载“五迟”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末年的《颅卤经》,其中有“步行迟”的记载;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头发不生候”、“四五岁不能语候”等病类别记载。宋代《小儿药证直诀》进一步对“五迟”进行了描述,如“长达不行,行则脚软,齿久不生,生则不固,发久不生,生则不黑”。《太平圣惠方》记载了“语迟”、“行迟”、“发迟”、“齿不生”等证候的治疗方法。

“五迟”清代吴谦等人集体编著的《医宗金鉴》,作者将历代医家有关迟证的论述归纳在一起,并以“五迟”之病冠名,解释为:“小儿五迟之证,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分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清?张璐在《张氏医通》明确指出:“五迟者,……良由父母精血不足,肾气虚弱,不能荣养而然。若长不可立,立而骨软,大不能行,行则筋软,皆肝肾气血不存,筋骨萎弱之故”,并指出“五迟者、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是也”。

中医古籍文献关于“五迟”的描述与脑性瘫痪之发育迟缓相似,是由于“先天有亏”而令“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对其治疗也从先天不足着手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明代《婴童百问.卷之四》:“禀受肾气不足者,髓不足,故不能充于齿,血不充、则髓不满骨,故软弱而不能行,胎气不强,骨气软弱,筋脉无力,髓不满,骨故软弱”。由于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筋骨痿弱,站立、行走或长齿迟缓,囟门宽大难合。肾主骨生髓,为生长发育之本;齿为骨之余,髓之所养;肝主筋,筋束骨而运动枢利。若肝肾阴虚,则骨弱筋痿,故见立迟、行迟、齿迟之证。临床治疗上多以滋补肝肾为法,《婴童百问.卷之四》以使用生地黄、虎胫骨、当归、黄芪居多;《小儿药证直诀》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其中以熟地为君,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养肝涩精,山药补脾固精,两药都可协助熟地以充复肾中阴精,共为臣药,为三补,又配泽泻泻肾利湿,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泻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温涩;茯苓健脾淡渗利湿,以助山药之补脾,共为佐使药,为三泻。如见龟背可加鹿茸壮肾阳,补精髓,强筋骨,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源,以救先天。

“语迟”在脑瘫患儿表现为语言障碍,是脑性瘫痪不可忽视的症状之一。中医认为:患儿语言障碍是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受到惊吓所致,如《婴童百问.卷之五.语迟第四十一问》:“由在胎时,其母卒有惊怖,内动于儿脏,邪气乘于心,故令心气不足,而不能言也”;《素问.举痛论》:“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恐则气下,恐则精却”。因此孕母的情绪的强烈变化是可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的,其中包含语言的发育。故孕母保存情绪稳定有助于预防胎儿语言障碍的发生。

1.辨证论治

脑瘫的分型论治,古人没有系统的论述,根据起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证型。

(1)肾虚髓亏

证候:智能低下,反应迟钝,目无神采,动作发育落后,翻身、坐、爬、立、行等均迟于正常同龄儿童。舌质淡,苔少,脉细弱。

治法:补肾生精,填髓益脑

方药:补肾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药,茯苓,泽泻,山萸肉,牡丹皮,枸杞子,补骨脂,怀牛膝,鹿茸,益智仁等。

(2)脾肾亏虚

证候:腰脊不举,坐立不稳,肌肉痿弱不实,行走迟缓,多卧少动,面黄形瘦,舌淡苔薄白,脉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补肾壮骨

方药:补天大造丸。当归,龟板,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紫河车,鹿茸,枸杞子,补骨脂等。

(3)心血不足

证候:智力低下,神情呆滞,语言发育迟缓或见言语不清,或数岁不语,面色无华,发稀枯萎。舌淡苔少,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心

方药:菖蒲丸加减。人参,石菖蒲,麦冬,远志,当归,茯神,川芎,白芍,熟地,山萸肉,鹿角胶等。

(4)痰瘀阻窍

证候:关节强硬,屈伸不利,运动落后,或下肢交叉,脚尖着地,手紧握拳,头反张,语言不利,或失聪失语,舌质暗,苔腻,脉滑。

治法:化痰活瘀,开窍通络

方药:强力愈瘫片。全虫、蜈蚣、乌蛇、僵蚕、菖蒲、郁金、胆星、白附子、白芥子、川芎、沉香等。

在临床治疗中要辩证论治,随证加减。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实施全面康复,促通患儿回归家庭与社会。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成都哪家医院好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xz/1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