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紧急通知如果你家里有这种药,赶紧扔

????

国家食药监总局通知

酮康唑口服制剂因存在严重肝毒性不良反应,使用风险大于效益,即日起停止生产、销售、使用酮康唑口服制剂,并撤销药品批准文号;相关生产企业需在监管部门督促下,于7月30日之前全部召回已上市药品,并销毁。

酮康唑口服制剂是什么药酮康唑口服制剂是咪唑类抗真菌药,在我国上市的有片剂和胶囊剂,主要用于念珠菌病、皮炎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着色真菌病等系统性感染的治疗。我国生产酮康唑口服制剂的企业有7家。扩散通知才知道,这药医院药剂科何菊英教授告诉记者,药物口服后首先经肝肠循环系统进入肝脏,注射或其它给药方式的药物也大多是在肝脏内进行解毒、转化后,再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因此,肝脏中药物的浓度明显高于其它器官,最容易遭受药物或毒物的侵袭而损伤其结构和功能。药物造成的肝损伤通常出现在用药数日或数周甚至数月后,有的患者仅仅表现为轻微肝功能异常,有的患者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厌食、尿黄、眼黄、发热、皮疹、肝区疼痛等症。体检可见肝硬化、肝肿大或肝萎缩,甚至发生急性肝炎。常见的伤肝药物有哪些据统计,临床使用的可引起肝损伤或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慎重选择的药物有13大类,多种,其中常用药物有:1.抗菌药物:头孢类(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四环素类、红霉素类、磺胺类、异烟肼、利福平、酮康唑、伏立康唑等。2.抗寄生虫药:氯喹、伯氨喹、哌嗪、左旋咪唑、阿苯达唑等。3.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尼美舒利、酮洛芬、吡罗昔康、塞来昔布等。4.抗痛风药:秋水仙碱、别嘌醇等。5.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6.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地西泮、硝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等。7.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利培酮等。8.心脑血管药:奎尼丁、胺碘酮、尼莫地平、阿替洛尔、特拉唑嗪、缬沙坦、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9.消化道用药: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西沙必利等。10.利尿药:氢氯噻嗪、氨苯蝶啶、乙酰唑胺等。11.激素、抗甲状腺及降糖药:泼尼松、甲泼尼龙、丙酸睾酮、雌二醇、炔雌醇、己烯雌酚、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格列喹酮、格列吡嗪等。12.抗肿瘤药:环磷酰胺、尼莫司汀、甲氨蝶呤、紫杉醇、多西他赛、长春地辛等。13.中草药:雷公藤多苷、小金丸、壮骨关节丸、消咳片、鳖甲煎丸双黄连口服液、大黄蛰虫丸、痔血胶囊、骨康、癃闭舒、含土茯苓汤剂、含何首乌汤剂、含藏红花汤剂、含全蝎汤剂、含僵蚕汤剂、含白附子汤剂、土三七、溪黄草等。以上这些药物本身就有一定的肝毒性,无法避免用药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慎用,并定期监测肝功能。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早前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还提到了感冒清这种很多人家都会必备的药品。通报中是这样说的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共收到感冒清片(胶囊)致血尿不良反应报告98例,占总报告数的3.6%。感冒清片(胶囊)为中西药复方制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与含有相同成分或功效类似的药品联合使用,造成组方成分超剂量使用或引起毒性协同作用,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风险增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合并用药的不良反应中严重病例所占比例大于单独用药。药监局提醒患者在使用感冒清片(胶囊)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其血尿不良反应风险,并尽量避免与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的药品联合使用。为什么要避免联合使用呢对乙酰氨基酚(也就是扑热息痛),家长应该很熟悉,是用来退烧止痛。合理使用下是安全的,超量会有副作用,因此需要注意服用量和时间间隔。比如,一袋感冒清颗粒有对乙酰氨基酚0.2克。而儿童退烧药泰诺林里,4-6岁一次服用量中对乙酰氨基酚不过是0.16克。如果家长太心急,想孩子早点好两种药都给他吃,那后果……所以给爸爸妈妈提个醒:不要同时服用多种成分复杂的药物,即便吃(纯天然)的中药,也要注意成分冲突以及量;特别要小心号称“中药”但成分来路不明的一些药品。

来源:央视新闻,重庆晨报,浙江名医馆,苏州城市商报

赶快自查,看看家里有没有这两种药,也别忘了通知朋友们啊!觉得提醒有用的请点点吧!

赞赏

长按







































白殿疯症状初期图片
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xz/1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