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脑血管病

北京看皮肤科好的医院 http://m.39.net/news/a_6508755.html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本病主要病机为“阳虚阴凝”,多由于机体阴阳寒热失调,气机逆乱,导致血液瘀滞,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瘀血为冠心病之病理基础,因人因时,可有痰浊,寒凝,气滞,阳亢,阴虚,阳虚等不同兼证。临床表现,又可分为隐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型。

辨证论治

①气滞血瘀

症状胸痛如刺,或绞痛阵作,痛有定处,甚则胸痛彻背,背疼彻心,或痛引肩背,胸闷如窒,常喜叹息,舌质紫暗,或有紫斑,苔薄白,脉弦或有歇止。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生地12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红花9克,桃仁9克,柴胡6克,枳壳6克,牛膝6克,桔梗6克,甘草3克。

加减血瘀气滞并重,胸部闷痛甚者,酌加参三七末3克,血竭末3克(另吞)或沉香1.5克,檀香1.5克后下,或降香4.5克;

血瘀较重,胸部刺痛甚者,加郁金6克,延胡10克,丹参10克;

阳虚阴寒,胸痛剧烈,伴畏寒肢冷者,酌加桂枝6克,高良姜3克,细辛3克;

气郁化火,烦躁眩晕,口苦咽干者,加丹皮6克,桑叶9克,山栀6克。

②痰瘀闭阻

症状胸闷气短,动辄喘促,胸痛彻背,咳嗽痰多,身重头晕,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苔浊腻,脉弦滑。

治法祛痰通阳,活血化瘀

方药温胆汤加味:竹茹6克,枳壳6克,法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10克,全瓜蒌15克,丹参10克,郁金6克,赤芍9克,甘草3克,薤白9克。

加减痰瘀痹阻心阳,胸痛彻背,加桔梗6克,桂枝6克;

痰瘀痹阻肺气,胸痞气促甚者,加旋覆花(包)9克,红花9克,檀香1.5克;

痰瘀痹阻胃脘,胸脘胁腹胀满,加白豆蔻3克,广木香9克,山楂9克。

③气虚血瘀

症状胸痛隐隐,劳则更剧,频繁发作,心悸怔忡,胸闷短气,神萎乏力,动则自汗,舌质胖紫,苔薄白,脉弦细无力,或脉结代。

治法益气养心,活血化瘀

方药益心汤:黄芪15克,党参10克,葛根9克,川芎6克,丹参12克,赤芍12克,山楂10克,菖蒲6克,决明子30克,降香4.5克。

加减气虚阴盛,胸痛甚者,加肉桂3克,参三七末(另吞)3克;气虚甚者,党参改人参粉(冲服)3克;气虚及阳,脉迟肢冷者,加附片6克,桂枝6克;阳虚欲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者,加别直参(另煎服)3克,附子9克,干姜3克,桂枝9克。

④阴虚血瘀

症状胸闷心痛,心悸,头昏耳鸣,口干烦躁,手足心热,入夜少眠,舌红或紫暗,紫斑,苔薄净或剥苔,脉细弦。

治法育阴养心活血化瘀

方药育阴通脉汤:首乌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桑葚子10克,胡麻仁10克,丹参12克,赤芍10克,葛根10克,煅龙牡(先煎)各30克,五味子6克,麦冬9克。

加减阴虚肝阳上亢,心烦易怒,加双勾勾(后下)15克,桑叶9克,丹皮6克,山栀6克;

阴虚心神不宁,烦躁不眠,加茯苓10克,枣仁10克,远志9克,合欢皮9克。

小结气虚血瘀,阳虚阴凝,是冠心病的主要病机,近年来中医中药据此而在这领域占主要地位。

论治则:首先是利气化瘀,有药到病除之效。

对久治不愈之病例倡用益气化瘀,固本清源,针对反复发作而呈心肌损害者颇有效果。病机与治则都有所突破。

(2)脑血管病

中医之“中风”、“卒中”、“瘖痱”等皆属之。可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和脑栓塞。病理特点皆与血瘀有关。

辨证论治

①瘀血阻络

症状口眼喎斜,口角流涎,语言不利,肌肤麻木,半身不遂,或有寒热,肢体拘急,肌肉关节疼痛,舌紫红苔腻,脉弦滑。

治法活血祛风,和营通络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秦艽10克,羌活9克,防风6克,白芷6克,白附子6克,全蝎3克,当归9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

加减口眼喎斜加用番木鳖适量研末,醋调外敷颊车穴;

痰瘀阻窍,语言不清加菖蒲6克,远志6克,郁金6克;

痰瘀阻于经络,肢体疼痛加地龙6克,僵蚕9克;

瘀滞化热,头痛面赤者,加黄芩6克,生石膏(先煎)15克。

②肝阳夹瘀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舌强语蹇,眩晕头痛,心烦易怒,面赤身热,气粗口臭,或有肢体抽搐,甚则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舌紫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清肝潜阳,活血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龟板(先煎)15克,龙骨(先煎)15克,牡蛎(先煎)30克,赤白芍(各)10克,天麻4.5克,元参10克,牛膝10克,丹皮9克,地龙4.5克,全蝎3克,甘草3克,菖蒲9克,水蛭1.5克。

加减肝火内蕴,大便秘结加生军(后下)9克,芒硝(冲)9克;

头晕头痛者加羚羊角粉(冲)0.6克;

痰热迷心,昏迷不语,急用安宫牛黄丸一粒冲服。

③痰瘀交阻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舌强语蹇,静卧嗜睡,四肢不温,喉间痰涎壅盛,甚则神志昏迷,舌紫,苔薄腻,脉滑。

治法祛痰开窍,活血化瘀

方药涤痰汤加减:竹茹6克,半夏9克,枳实9克,胆南星6克,白术9克,赤芍9克,丹参12克,川芎6克,石菖蒲6克,陈皮6克,甘草3克,水蛭3克。

加减头晕头痛加天麻4.5克,夏枯草10克,白蒺藜12克;

瘀血阻络,肢体麻木加桃仁10克,红花9克,地龙4.5克;

痰迷心窍,神昏痰鸣者,急以苏合香丸一粒化服;

正气虚脱,突然昏仆,四肢厥冷,急以附子9克,生晒参15克,煎汤鼻饲。

④气虚血瘀

症状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面色晄白或萎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自汗便溏,舌淡紫苔薄白,脉细。

治法益气活血,祛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黄芪3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地龙4.5克,红花10克。

加减气虚较重,脉虚无力者加倍用黄芪;

瘀血较重,肢体不仁加水蛭3克,地鳖虫4.5克;

气血两虚,神疲头晕加熟地15克,鸡血藤30克;

肝肾不足,下肢瘫痪加桑寄生15克,续断9克,牛膝9克。

——摘自《颜德馨诊治疑难病秘笈》

乾麟谨识:

1.父亲由年承担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中心的建设任务,带领团队开展中医中药诊治心脑病的研究,先后创制了益心汤、温阳活血方、脑梗灵、醒脑冲剂等诸多用之有效的方剂,并总结出版了《颜德馨中医心脑病诊治精粹》一书,为发展与丰富中医药治疗心脑病的理论与实践作出杰出贡献。

2.近贤丁甘仁谓:“胸为清阳之府,如离照当空,不受纤翳,浊阴上僭,清阳被蒙。”《临证指南》谓:“头为诸阳之会,与厥阴肝脉会于巅,诸阴寒邪不能上逆,为阳气窒塞,浊邪得以上踞,厥阴风火乃能逆上作痛。”心脑血管病的形成,每与瘀血相关,然而在应用活血化瘀法时必须根据心脑的生理特点而辨证施治:凡心血管病因清阳失旷、痹而作痛所致,故活血药多与温阳之品相配;而脑血管病由风火上扰、清窍失灵引起,所以活血药多取清火之品相辅。

3.当今,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文章多如牛毛,但深化与精辟的研究文献却不多,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术之风浮躁。因此,静下心来多读读古人原著与经典,少看那些浅尝即止的文章,实属必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xz/105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