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风从痰论治

白癜风有什么特效药 http://m.39.net/pf/a_4631576.html

小编导读

中风(脑卒中)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一类疾病,每年有万人患病,其死亡率仅次于缺血性心肌病,排名第二,中风的病情复杂多变,所以其治疗也是世界医学面临的难题。

我国传统医学数千年前就对中风病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历代中医大家也从各自的观念,阐述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则,完善了中风的理论基础及治疗思路。

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山东名中医谭波主任“急性中风从痰治”的治疗观念,谭波主任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思路,其从痰入手辨治,每获效验。希望能对同行们的临床有所帮助。

1中风无痰不病

急性中风,历代医家多从风、火、痰、气、血、虚立论,名目繁多。中风危急之时,不知本末,难以立断。笔者遵丹溪之说,抓主要矛盾,认为急性中风病因学说虽多,然应以痰为主。

从中风病人的体质类型与饮食习惯来看,多素体肥胖,嗜食肥甘醇酒。沈金鳌言:“肥人多中风”,而胖人多痰。张山雷《中风校铨》曰:“肥甘太过,酿痰蕴湿,积热生风,致暴仆偏枯,猝然而发。”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蒙蔽脑窍,而致病猝发。正如丹溪概括本病为“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由此可见痰为中风病因之首,风、火皆可因其而生。

风、火、气、血、虚皆可生痰。脏腑阴阳失调,而致内风动越,耗津成痰;五志过极,化火煎熬津液而为痰;肝肾阴亏,虚火内炽,灼津为痰;肝阳亢盛,风火鸱张,既可挟动宿痰,又可迅速炼津为痰;劳伤过度,正气自虚,气虚,气化无权,水湿内停,凝聚为痰。气滞血瘀,血脉不畅,气化不利,水湿不运,痰瘀并生。导致中风的各种病因,在其病机变化中皆可产生痰。当一定诱因引动机体气血逆乱、风火上窜之时,痰便被挟动,阻塞窍络,卒发急性中风。

风、火皆无形走窜之邪,无能滞留,其为病,“动摇”而已。较之风、火,痰为有形之物。中风卒病,必由风、火挟动痰邪,阻塞经络、脑窍而发。无痰焉有蒙蔽之理?故中风无痰不病,痰是中风的实质性病因。

2卒中证皆征痰

急性中风主要表现为: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丹溪辨日:“半身不遂,大率多痰。......痰率盛者,口眼?斜,不能言。”《医学传心录》日:中风痰厥,昏迷卒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名曰瘫痪,大抵多是痰涎流注。综而言之,痰蒙心窍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痰阻肢体经络则半身不遂;入于颜面则口眼歪斜;阻于舌根则言语謇涩,甚则舌瘖不语。中风重证,喉有痰声,昏迷,涎涌,舌苔厚腻,痰祟之象昭然。通过近年来的临床观察,中风初期或其演变过程中,无不明显的表现出痰的征象。

3急治祛痰为先

中风常于急性期病情迅速恶化,进而威胁生命。因此,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关系到抢救的成败。《医学传心录》云:半身不遂名曰瘫痪,大抵多是痰涎流注,初起急治则可,久则痰火郁结,用药少效,如何急治?丹溪曰: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初昏倒,急掐人中至醒,然后用祛痰药。张千里言:治中风“以化痰为主,痰出则火风自熄,邪去则类中亦平。”

控制和预防中脏腑是把握急性中风的关键。痰是中脏腑的首魁,治疗即应先祛痰邪,痰祛无以生热,热去风亦自熄。痰邪既除,经络、脑窍无物阻塞,则神清、病除。虽有风火扰动,平熄亦易。

在临床上,中经络重证,神志虽清,但见风阳痰火证候,为防其转为中脏腑,应急除痰阻。否则,“痰火郁结,用药少效,"甚至中脏损命。临证观察,急性中风尚未有明显痰征者,先用祛痰之法,亦可防患于未然,减轻病情。急性中风,是值“挽堕拯危,在此一举”之时,应当即立断,急涤其痰,待痰祛病缓,再调整阴阳气血,恢复正气,补废救偏,庶可缩短病程,减轻病残。

4结语

笔者对急住中风患者,从痰辨治,旨在急则治标,直祛痰邪。待邪去病稳时,再调整阴阳气血。这样可以迅速缓解病情,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临床观察,当先治痰,能有效的控制颅内压和脑水肿。补阳还五汤为半身不遂后遗症气虚血滞而设,意在补偏救废,急性中风不可轻投,不然,壅气生火,痰火久炼,加重病情。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山东中医杂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廖氏化风丹

廖氏化风丹由21味中药组成,其君药为药母,由生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川乌等用牛胆汁经特殊工艺炮制发酵而成,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配伍荆芥、紫苏,祛风解表、理气散寒、行气宽中之功效;配伍全蝎、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搜风剔络;配伍麝香、檀香、冰片以芳香避秽、开窍醒神、活血通经、行气止痛;苍术燥湿健脾;巴豆霜峻下冷积、祛除痰涎,使所化之痰有出处。

廖氏化风丹组方配伍,具备强大的息风止痉、豁痰开窍、活血通络、避秽化浊功效,用于治疗风痰阻窍导致的中风昏迷、口眼歪斜、偏瘫不遂、痰涎涌盛等症,疗效显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sz/8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