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拿中药泡水喝当心滋补变中毒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a_4639037.html

印象中我们都觉得中药天然,副作用少,但是从新闻看似乎并不是如此。

拿来泡水、乱吃偏方、自行调理、这些都是中药中毒的常见原因。还有一家三口服用同款中药,医院,老父亲还休克住进了ICU。

生草乌,中药中毒的重灾区

引发中毒的中药中,生草乌是最常见的药材之一,且引起的后果非常严重。

云南网报道,年9月13日,瑞丽市14人发生草乌中毒事件,其中1人抢救无效死亡,9人病情危重。

人民网报道,年11月18日,昆明市8人食用草乌其中2人中毒身亡。

搜狐网报道,年4月3日,楚雄市14人拿草乌炖肉,结果2人中毒死亡。

Emmm,自行服用生草乌导致中毒的新闻可以说屡见不鲜。

其实在国务院年颁发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就已明确规定,生草乌属于毒性中药品种,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加工、出售、食用以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包括自行配制的药酒及其他食品)。

但是这一规定似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年,仅云南省就发生因煮食或泡水误食生草乌中毒事件44起,发病人,死亡8人。云南省几乎年年都要发布一次乌头碱类中药材中毒防控预警公告,提醒大家慎食生草乌。

即使是如此大力预警,生草乌中毒事件仍屡禁不止。

那么,生草乌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让大家顶着中毒的风险还要去吃?

生草乌有什么作用?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成方制剂卷》中说,生草乌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生草乌具有抗炎镇痛、抑菌解热的作用。

在临床上,它常用于治疗心胸及腹部冷痛、风湿痹痛、关节痛等病症。

因此,生草乌常出现于治疗风湿疼痛的各种偏方中。

为什么会中毒?

生草乌中主要成分是乌头碱,对人体毒性极强。

人体摄入0.2毫克乌头碱就能引起中毒,出现四肢或全身发麻、恶心、呕吐甚至昏迷、血压下降、产生幻觉等症状;仅3毫克的乌头碱就会导致呼吸衰竭或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生草乌中含有乌头碱,生川乌、附子等常见中药都含有乌头碱。

请记住下图中它们的样子,如果有亲朋好友或是江湖游医打着养生保健或是偏方治病的旗号建议拿这些药泡水喝,那真是得离得越远越好。

既然有毒,那为什么还能拿来治病?

有的朋友看到这可能想问了,既然这些药毒性这么强,医院的大夫们有时候还会开出这些中药来治病?

加工炮制后,毒性减弱可以入药

还是拿草乌来说,大多数医生并不会直接用生草乌入药。而是将生草乌用水浸泡后,再煮5小时至尝后有微麻舌感,做成制草乌,然后再入药。

而一样含有乌头碱的川乌、附子也要经过加工做成制川乌、盐附子或白附片才能入药,经过炮制后的药物毒性没有那么猛烈,可以有效降低用药风险。

一般来说,大家并不会有如此专业的医学知识,难以分清两者的区别。看到都有草乌两个字就误认为两者一样,也就买来直接使用了。

用药剂量、方法都经医生把关

即使是经过炮制后的草乌,仍然具有毒性,只是毒性没有那么强烈而已。每日最高入药量是3克(g),并且要先于其他药物先煎久煎才可以降低中毒风险。

3g的剂量,普通人很难精准把控。就像17年楚雄市发生的草乌中毒事件那样,患者拿草乌当食材与肉一起炖服,这吃法要想不超过3g的标准,很难。

总的来说,医生会对药物种类、剂量、方法进行严格把控,保证用药效果的同时将中毒风险降到最低。

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多年的临床用药经验而得,普通人往往只能看到某一药物的效果,忽视了隐藏其中的风险。

看到这,如果仍然认为生草乌中毒致死这种事实在是太小概率了,根本没法阻拦你一颗坚持拿中药泡水的心,那请你继续往下看。

这几味中药最危险,不要擅自服用!

“天然”不等于“无毒”、“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也不等于“对身体无副作用”。反而,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未经医生指导下自行使用,很可能会增加中药导致肝损伤的风险。

年版《中国药典》对83种具有潜在毒性的中药进行了分级,其中这些药物病例报道较多且颇为常见,一定要多加重视:

草乌、川乌、何首乌、大黄、雷公藤、半夏、补骨脂、朱砂、柴胡、木通等。

还有一些药材,因为安全性等问题,被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禁止在保健食品中使用,包括:

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雄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

所谓“是药三分毒”并不全然没有道理,要小心药物毒副作用,尤其是在缺乏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切勿擅自用药。

参考文献:

[1].彭成,黄正明.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

[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张艳梅,孙文静,文良志等.近5年我国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临床肝胆病杂志》.,34(3),-.

[5].人张青,王进海,郭晓燕等.~年我国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综合分析.《药物警戒与安全用药》.,25(5),-.

[6].《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

了解更多药物性肝损伤知识 

  免责声明:本号旨在传播相关讯息,所有文章(包括药方和文中信息)及其它,仅供参考!如试吃和试用,请遵从医(技)嘱!

  广告投放请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sz/5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