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别附子温里药

出处:《神农本草经》

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

处方用名:附子

药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1.亡阳虚脱,肢冷脉微2.肾阳虚衰、阳痿宫冷,虚寒吐泻、脘腹冷痛,阴寒水肿,心阳不足、胸痹冷痛,阳虚外感3.寒湿痹痛

用法用量:煎服,3~15g;先煎,久煎,口尝至无麻辣感为度。

注意事项:

本品辛热燥烈,孕妇慎用,阴虚阳亢者忌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生品外用,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01

临床配伍

1.多与干姜相须配伍,回阳救逆,治疗亡阳证,如四逆汤;2.与人参相使配伍,回阳固脱治,疗阳气暴脱证,如参附汤;3.与肉桂相须配伍,补火助阳,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如桂附八味丸;4.与人参、干姜相使配伍,益气温脾,治疗脾胃虚寒证,如附子理中丸;5.与白术相使配伍,助阳化气,治疗肢体水肿,如真武汤;6.与桂枝相使配伍,温经止痛,治疗风寒湿痹,如甘草附子汤。

化学成分:主要含多种生物碱、附子多糖等,其中主要成分有双酯型生物碱,如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此外,还含有消旋去甲乌药碱、氯化甲基多巴胺、去甲猪毛菜碱、尿嘧啶等。

主要药理作用

(1)强心

(2)扩张血管

(3)抗休克

(4)健胃

(5)抗炎

(6)镇静

(7)镇痛

(8)兴奋交感

2.其他药理作用

(1)增强免疫

(2)局麻

(3)抗血栓

(4)抗寒冷

炮制方法:取附片,照烫法用砂烫至鼓起并微变色。

02

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印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和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取本品粉末2g,加氨试液3ml润湿,加乙醚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二氯甲烷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对照品、苯甲酰乌头原碱对照品、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对照品,加异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单酯型生物碱)。再取新乌头碱对照品、次乌头碱对照品、乌头碱对照品,加异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双酯型生物碱)。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4:3.6: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2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盐附子在与新乌头碱对照品、次乌头碱对照品和乌头碱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黑顺片或白附片在与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对照品、苯甲酰乌头原碱对照品、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sz/5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