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奇猪油妙用胜灵丹

随着大家对健康用油的重视,中国最传统的动物油——猪油渐渐远离很多人的厨房,因为有人觉得它太不健康,都是油脂胆固醇,甚至连很多营养专家都建议要少吃。但是大家仔细地想一想,以前常用猪油的爷爷奶奶辈们,“三高”的发病率真的比现在高吗?心血管疾病等真的都是猪油吃多了引起的吗?吃猪油真的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吗?

其实,答案早在古代就已经有了,因为连古代的中医名家都知道猪油不仅仅是一种烹饪的油类,而是一种集多种功效于一身的中药!更有意思的是,如今很多长寿老人的媒体报道中都显示,不少寿星都爱吃红烧肉,事实胜于雄辩。客观地认识猪油,也许你也会为它平反!

医圣张仲景的名方中猪油是主角,湖南老中医曾用它完胜西医。

方书之祖《金匮要略》记载了一个著名方剂——猪膏发煎,在现在临床运用的不多,更少用到抢救急症患者。但是湖南名老中医刘炳凡教授曾用该方抢救蚕豆病疗效显著:醴陵县出现了18例蚕豆黄患儿。西医抢救5天,死亡了5例,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有关部门进行大力抢救,西医专家们拿不出好办法,于是请中医参与抢救。刘老应邀参加。这些患儿的共同特征是:黄疸显著,眼睑唇舌俱淡,尿血如苋菜汁,精神疲乏,声低气馁。刘老先以红参、龙眼肉蒸汤分服。继而采取《金匮要略》的猪膏发煎加减治疗,其后病例无1例死亡。《金匮要略》里面明确记载了这样一句话:“诸黄,猪膏发煎主之”、“此黄疸血分通治之方”。这里的猪膏主要成分就是猪油。

武则天御医配制的养颜面膜中猪油是主料

很多女性朋友喜欢做面膜,其实武则天就是一个精通面膜保养的高手。武则天不但高寿,而且即使到了80岁高龄,仍然保持着青春般的容貌,不显衰老。《新唐书》中说她“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武则天常用的有一个美容方,是御医张文仲给武则天开的,叫常敷面脂,收录在王焘的《外台秘要》中。面脂作为养颜美容用品,在唐代很为流行,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面膜,有别于今天的是,那时候的面膜都是用天然的药材制成的。这个方子的主要成分是用细辛、葳蕤、黄芪、白附子、山药、辛夷、川芎、白芷、瓜蒌、木蓝皮,加猪油炼成的。制作方法也很复杂,药要切碎,然后用酒浸泡一晚,再煎制,慢慢形成凝固,才能成为面脂。葳蕤、瓜蒌、猪油有滋阴润肤的功效,细辛、白附子、辛夷可以祛风通窍,黄芪可益气补肾,川芎、木蓝皮能活血保湿,面膜用后可以光洁皮肤、祛皱保湿,疗效很显著。

宋朝人冬天用饼卷猪油吃终岁不生疥疮

宋代文人不少都是中医爱好者,温革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广泛搜集撮引前人的精粹语花,特别是有关养生方面的体会的经验,凡属精辟的论述,那怕是片语只言,他都汇萃起来,编成《琐碎录》。这本书中说:“腊月晨起以蒸饼卷猪脂食之,终岁不生疥疮,久服肌体光泽。”您是不是觉得这种吃法太过重口味?但是,宋代的人却吃出了健康与美丽!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猪油除了含有很多胆固醇,还含有不少维生素A和维生素E,略有美容知识的读者都知道,这两种维生素对皮肤的养护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本草纲目》收录猪油十种功效内服外用皆是良方

《本草纲目》总结了猪油的功效:“利肠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肿,生毛发;破冷结,散宿血;利血脉,散风热,润肺。”用猪油治病的方剂涵盖妇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皮肤科、口腔科、外科等科室的常见疾病。

治疗赤白带:“炼猪油三合、酒五合,煎开,一次服下。”

二便不通:“用猪油、姜汁各二升,微火上煎至二升,加酒五合同煎,分次服。”这里的“合”是中医的计量名词,约接近20毫升。

若咳嗽气逆而喘的:“用猪油四两,煮开多次,切小,和酱醋吃下。”

手足皲破:“用猪脂化热酒中擦洗。”

口疮塞咽:“用猪油、白蜜各一斤,黄连末一两,合煎取汁、熬浓。每服枣大一团,一天服五次。”

瘰疬:“用猪油淹生地黄,煮开六、七次,涂患处。”

……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剂虽然已经在原书中记载了用法和用量,但是作为一般的读者不懂中医辨证,可能会误用,反倒弄巧成拙。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建议咨询有经验的中医师。

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pz/53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