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眼㖞斜,又称口眼歪斜,面瘫,指口眼歪向一侧,不能闭合的病证,同时多伴有患侧额头皱纹消失,鼻唇沟偏斜,舌歪,口角流涎,不能做吹气、鼓腮等动作。
中医学认为,本证由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血气阻痹不通而致。治疗以养血祛风为大法,用加味牵正散:
全蝎6克僵蚕10克白附子10克
当归10克川芎10克荆芥10克
防风10克
上7味,加水适量,煎汤,取汁,去渣,温服。日1剂。
方以荆芥、防风疏解外风;僵蚕化痰,祛络中之风;白附子辛散,善治头面之风;全蝎镇痉,为定风止掣之要药;当归养血,川芎行血中之气。诸药合用可养血和血,祛除内外经络血分痰浊之风。
临床多配合针刺,效果更佳。常取患侧(歪斜之对侧)局部穴位:地仓、颊车、迎香、四白、太阳等。
患者某,男,10岁,学生。年4月某日就诊。发病已5天,口眼向右侧歪斜,以口角为甚。左侧面部麻木,偶有口涎流出,而自己无觉,饮食稍有不便。舌苔白,脉浮。乃风邪中络,口眼㖞斜。治宜养血祛风,拟牵正散加味:
白附子8克全蝎6克僵蚕8克
当归8克川芎8克桂枝6克
防风8克荆芥8克
上8味,加水适量,煎汤,取汁,去渣,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针刺:左地仓穴透左颊车穴,留针5分钟;左颧髂穴刺入3分,留针5分钟。
结果药服3剂,针刺1次,病即愈。
按:《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说:“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今贼风中人左侧面颊之脉络,血脉损伤,致血气运行受阻,无以濡布肌肤,肌肤失养而缓纵不收,故左侧面颊麻木不仁,口眼向右㖞斜。口部斜不正,则饮食有不便,且因其收摄津液之用失常,故偶有口涎流出,而自己不觉。病无热象,故苔白。其为风邪伤络而络脉血虚,是以脉浮。用牵正散加味以白附子、伞蝎、僵蚕、荆芥、防风祛风通络,桂枝温通血脉,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流畅气血,血行而风去。针刺左侧地仓透颊车,并刺左侧颧髂,以疏通患部经络,流畅患部气血,加强上方养血祛风之效。
图书信息图书名称:李今庸(跟名师学临床系列丛书)
图书作者:李今庸 著
出版公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6月
图书简介《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选取了邓铁涛、周仲瑛、焦树德、何任、张琪等国家第一批名老中医中的30余人,由其本人或亲传弟子收集整理他们在临床各科病证方面的独到辨治经验,尤其是立法、处方、用药经验。突出反映了这些著名老中医在中医药临床方面的精深造诣。
本册将为你介绍邓铁涛教授临证经验,全书突出了邓教授在内科杂病方面的独到辨治经验,同时收载邓教授常用和创制之经验方60余首,可直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简介李今庸,男,年9月生,湖北省枣阳市人,幼承家业,在家乡行医。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尤以治疗中医内、妇科见长。年春,至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年2月转为湖北中医学院继续任教。先后讲授过《金匮要略》、《黄帝内经》、《难经》以及《中医基础学》等。年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撰著有《读医心得》、《读古医书随笔》、《金匮要略讲解》、《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舌耕余治》;主编《新编黄帝内经纲目》、《金匮要略讲义》、《湖北医学史稿》、《中医学辨证法简论》、《奇治外用方》、《内经选读》、《黄帝内经索引》等;论文有《论黄帝内经的营卫理论》、《论“穴位”在人身中的重要意义》、《楚医学对祖国医学的重大贡献》、《我国古代对“脑”的认识》、《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考》、《咳喘论治》、《二陈汤的临床运用》等数十篇。
版权申明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关于本浓情中科白癜风欢度新年浓情中科白癜风欢度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