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剂是外用药的基本剂型之一,由植物药、矿物药及动物药单方或复方组成。经过研碾、水飞、炼、煅、炙、烧等方法成粉后,再过细箩(根据临床要求做成细面或极细粉。方中如有麝香、朱砂、冰片等细料,另研细末,后兑入),贮于瓷皿或玻璃瓶内防潮。散剂除有干燥收敛作用外,一般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腐生肌、止痛、除湿止痒等功能。使用的方法:
1.可以直接撒扑在皮损或疮面上。
2.可以用鲜姜片、鲜芦荟、茄蒂、黄瓜尾等蘸药粉外搽,或用鲜马齿苋、鲜豆芽茱捣合药粉如糊状外敷。
3.或用烽蜜水、红糖水、鸡蛋清、鸡蛋黄、乳汁或清水、米醋调药外用。
4.此外,尚可用植物油或芝麻酱调拌成糊膏,或用白醋、凡士林调成软膏等外用。
(一)经验方祛湿药粉(祛湿散)
川黄连八钱川黄柏八两黄芩四两八钱槟榔三两二钱
功用: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主治:急性湿疹(风湿疡),接触性皮炎(湿毒疡),脓疱疮(水疱湿疡),婴儿湿疹(胎疲)
用法:直接撒扑,或用植物油调敷或配制软膏用。一般丘疹样或有少量渗出液的皮损,可以直接撒扑或用鲜芦荟蘸药外搽,流水多或脓汁多者可用油调外用,暗红干燥脱皮者可用药粉配成软膏。
注意事项:阴疮禁用
新三妙散
黄柏面十两寒水石面五两青黛面一两
功用:除湿清热,解毒止痒
主治:急性湿疹(风湿疡),婴儿湿疹(胎廒),过敏性皮炎(湿毒疡),脓疱病(黄水疮)
用法:直接撒布,或用鲜芦荟蘸搽,或用植物油调成糊状外用。
止痒药粉
老松香一两官粉一两枯矾一两乳香二两轻粉五钱冰片二钱密陀僧五钱炉甘石一两
功用:去湿收敛,杀虫止痒
主治:湿疹(湿疡),神经性皮炎(湿癣),皮肤搔痒症(瘾疹)
用法:装入布袋外扑皮损或用油调外敷,也可配成5~20%软膏外用。
注意事项:本药有一定刺激性,对于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粘膜病损慎用。对汞过敏者禁用。
收干生肌药粉
乳香面一两没药面一两琥珀面二钱血竭面四钱儿茶面五钱水飞甘石面七钱
功用:收敛止痛,固皮生肌
主治:烫灼伤,女阴溃疡(阴蚀),下腿慢性溃疡(臁疮),疮面脓毒已尽者均可用。
用法:薄敷于疮面或制成药捻用。
注意事项:痈、疖疮面脓毒未净者慎用。
生肌散
象皮一钱乳香—钱没药一钱血竭一钱龙骨钱儿茶一钱冰片三分赤石脂一钱
功用:生肌长肉,止痛收敛
主治:慢性顽固性溃疡(顽疮),下肢溃疡(臁疮),放射性溃疡
用法:直接撒布疮面,或配制成软膏外用。
注意事项:疔、痈溃后脓毒未净的疮面勿用。
回阳生肌散
人参五钱鹿茸五钱雄黄五分乳香一两琥珀二钱五分京红粉一钱
功用:回阳生肌,止痛收敛
主治:结核性溃疡(鼠疮),慢性顽面性溃疡及属于阴疮久不收口者
用法:薄撒于疮面上,或制药捻用。
注意事项:火毒疮疖,属于阳症脓毒未净者及汞过敏者禁用。
二白散
白石脂一两白蔹一两苦杏仁一两
功用:祛湿散风化瘀
主治:痤疮(肺风粉刺),酒皶鼻
用法:用鸡蛋清调药外用。
注意事项:慎勿入目。
三黄粉
雄黄二钱硫黄二钱雌黄五分白附子五钱密陀僧二钱白芨三钱麝香三分冰片三分朱砂二钱
功用:和营血,生毛发,消斑痣
主治:及用法治疗白癜风(白驳风)用茄蒂或茄皮蘸药外用,圆形脱发(油风脱发)用生姜蘸药外用,面部色素沉着(黧黑鼾黯)用牛奶或蜂蜜水调药外用
注意事项:肉芽溃疡疮面及汞过敏者禁用,此药慎勿入口。
腋臭散
密陀僧八两枯矾二两
功用:敛汗,除臭
主治:腋臭,手脚多汗
用法:治疗胶臭用药粉干扑两腋下,每日一次;或用热马铃薯块、甘薯块去皮后蘸药挟于腋下,变凉为度,此法每周两次。手脚多汗以药粉槎搽。
注意事项:此药切勿入口。对汞过敏者禁用。
(二)常用方雄黄解毒散
雄黄一两寒水石一两生白巩四两
功用: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主治:慢性湿疹(顽湿疡),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脂溢性湿疹(湿毒疡)及蚊虫咬伤
用法:可单独撒布或与他药混匀植物油调上。亦可加入酒剂中或其他软膏中外用,一般为5%至20%。
注意事项:凡疖、痈破后新鲜疮面勿用。
二妙散
苍术一斤黄柏一斤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急性湿疹(风湿疡),接触性皮炎,脂溢性湿疹,脓疱疮(黄水疮),丘疹样荨麻疹(水疱湿疡)
用法:直接干撒或植物油调上。
注意事项:对湿热性皮肤病薄敷。
处方来源《丹溪心法》。
三妙散
苍术一斤黄柏一斤槟榔一斤
功用:清热除湿,解毒止痒
主治:急性湿疹(风湿疡),接触性皮炎,脂溢性湿疹,脓疱疮(黄水疮、丘疹性荨麻疹(水疱湿疡)
用法:直接干撒,鲜芦荟蘸药或用植物油调上。
注意事项:对湿热渗出性皮损宜薄敷。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
颠倒散
大黄四两硫磺四两
功用:破瘀活血,清除油垢
主治:痤疮(肺风粉刺),脂溢性皮炎(面游风),酒皶鼻
用法:用凉开水或鲜萝卜汁调搽,也可用鲜芦荟汁萨药外用。
注意事项:慎勿入口与目。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编辑:杨葛巍;校对人:张雅茹
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天医堂推荐编校发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