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惟愿医、药、患,三者协同精进,医者专精医道,不再担心药材质量,不再为生计疲于开药;药者,货真价实,盈利但取之有道;患者,既遇明医,又逢良药。(编辑/千诚)
卖药者两眼,用药者一眼,服药者无眼
作者/库喜龙
这句话是听禹州一位老药师讲的,后来看明·陈嘉谟《本草蒙筌》中写到这番话,深感老药师渊博。
原文是这样的:医药贸易,多在市家。辨认未精,差错难免。谚云:卖药者两只眼,用药者一只眼,服药者全无眼,非虚语也。
谚语说的卖药者,就是药商,两眼,一方面说药商知真知假,另一方面说药商一眼连接医生开药,一眼连接病人买药服药。
用药者说的就是医生,很多医生专究治病,不深究药的真假,有的非不愿也,实精力所限,故说用药者一只眼。
服药者说的就是病人,病人医药知识匮乏,既不懂医,也不晓药,可不就是“无眼”。
反观这句话,可谓是冷眼旁观,鞭辟入里!
以中药店为例,某些中药销售人员,既不和医生完全在一个战线,又不和病人完全在一战线。
为什么这样说呢,医生也好,药店也好,都需要收入,但相比而言,医生开药,更多要的是疗效;药店要的更多是效益,药卖出去,有利润,是最大目的,至于药物质量,有底线者,或可追求货真价实;无底线者,那就形形色色了。
笔者采购中药,着实吃亏不少,有黑顺片里面掺染色的红薯片的,有提取过之后又重新售卖的杏仁的,有全蝎肚子里面有泥土而且齁咸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医生、医疗机构中采购中药者的问题,有的采购药材,上来不问质量只求价格便宜,须知一分价钱一分货,不舍得给价钱,妄图要好药,无疑痴人说梦。
药商、药店、药方、药师,是衔接医疗的重要环节,医生药开的很准,药的环节出纰漏,则前功尽弃。
曾见过处方开附子,药店给取白附子的;曾见过把黑附片和制首乌装药斗装错的;曾见过取首乌治白发,取成生首乌的;至于水半夏当旱半夏卖,柴胡苗当柴胡卖,前些年也很常见……
药、医、患,这三者,任何一个环节出纰漏,都能影响医疗的效果。
其实,患者也是比较被动的。
很多时候,患者去看病买药,可以说是既不知医,也不知药。
见过有的患者,点名要最好最贵的药,不管合适不合适,人参洋参阿胶虫草买一大堆,卖药人乐得挣钱,但很多时候大可不必。
见过有的患者,拿了处方以后,去药材市场或小药店取药,价格着实便宜,疗效着实没有。
见过有的患者,拿了处方以后,上网搜索查药典,热的不敢吃,凉的不敢用,大夫处方自己再改一改,看起来着实聪明,疗效着实没有。
见过有的患者,认中药只认大、亮、鲜、净、白,殊不知颜色鲜亮有可能含硫,大也未必都是好。
不知医难,不知药也难,既知医又知药仍然难,因为很多时候,又难免群言莫正,歧路亡羊。
惟愿医、药、患,三者协同精进,医者专精医道,不再担心药材质量,不再为生计疲于开药;药者,货真价实,盈利但取之有道;患者,既遇明医,又逢良药。
推荐阅读
中草药造假等问题会害了中医
I版权声明
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库喜龙。编辑/千诚,校对/晓燕,阿珓。
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tg
linglan.北京白癜风怎么办需要多少钱能治好白癜风患者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