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了4种异常的面容,今天我们继续讲6种可能患病异常面容:
①肢端肥大症面容:有的人头颅较大,面部很长,下颌大且向前突出,两骨隆起,耳鼻增大,唇舌变厚。这是典型的肢端肥大症的症状。
专家建议:
治疗肢端肥大症一般采用西医手术或药物疗法较为明显。
但是,在治疗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代谢功能,提高免疫力。
②半侧瘫痪面容:有的人面部的一侧完全不能动弹,前额无皱纹,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坠,这是典型的面部神经麻痹;如果眼裂不扩大,又有前面的那些症状,这往往是脑血管中枢性面瘫的症状。
专家建议:
面部神经麻痹患者的基本方是当归10克,川芎9克,赤芍10克,僵蚕10克,白附子6克,全蝎末3克(分吞)。
中医推拿疗法:先将手洗湿,用湿手从下往上擦揉患侧面部2分钟;再重点轻捏、揉、摩患侧面部4分钟。重点按捏印堂以及印堂两侧(攒竹穴),按完攒竹穴后,接着往下按内眼角的部位(睛明穴),然后再顺着眼睛往下左右,自上而下按捏一直到嘴唇下部。(分别有四白、上关、下关、颊车、地仓、迎香、人中、承浆等穴)每处按捏2分钟。每天多次。
③半侧痉挛面容:有的人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规则抽搐,有时仅表现为霎眼性痉挛或口角抽搐,这些情况是什么原因呢?这些症状多是面神经瘫痪后遗症及三叉神经痛、中枢神经障碍患者的反应。
专家建议:
三叉神经痛基本方为羌活lO克,细辛3克,川芎9克,天麻lO克,白芷9克,僵蚕10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
中药涂抹疗法:取川、草乌各12g,川椒15g、生麻黄15g、生南星15g、姜黄30g,上药共研为细末,浸泡于少量的酒精中,待2日后取出涂于患处。疼痛发作时,可随时涂抹,缓解后,可每日涂抹3次。
同时也可以采取前面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按捏治疗方法。
④增殖性面容:如果我们身边的人有鼻梁宽平、硬腭高拱、切牙外突、牙齿排列不齐、嘴唇厚、上嘴唇上翘、面部表情呆滞等症状(见图4-16),那么他很有可能患了增殖体肥大症。
图4-16
专家建议:
在5岁后增殖体肥大且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常为儿科和耳鼻咽喉科许多疾病的根源。
增殖体肥大症,轻型者可以用粘膜收缩剂滴鼻;重症者,应该及时用手术切除增殖体。
这类患者多喝鸡汤有助于使阻塞的鼻道通畅。
⑤“关公脸”面容:有的人面容泛红,有些醉酒的模样(见图4-17),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关公脸”,这些人很有可能患有高原病、肺原性心脏病或潜水病,因为这些病长期慢性缺氧,容易引起血液中红血球异常增多。
图4-17
专家建议:
肺原性心脏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一)急性肺原性心脏病基本方:麻黄6~9克,杏仁lO克,桃仁10克,地龙干12克,党参12克,苏木12克,鱼腥草30克。
加减法:
1.胸痛:加瓜萎12克、薤白头6克。
2.心悸:加柏子仁lO克、远志6克。
3.咳喘:加炙苏子9克、制半夏9克。
4.咯血:加生侧柏叶15克、旋复花12克(包煎)。
(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基本方:党参12克,白术12克,制半夏10克,桂枝6~9克,茯苓12克,丹参12克,橘红12克。
加减法:
1.气喘:加细辛2.4克、五味子3克。
2.浮肿:加济生肾气丸9克(吞服)。
⑥恶病质面容:有的人面容严重消瘦,表情看起来很痛苦,面色萎黄,颧骨高耸,眼窝深凹,皮肤弹性也很差(见图4-18),这些人大多患有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严重的结核病,或晚期癌肿。
图4-18
专家建议:
结核病的基本方是生熟地(各)12克,知母12克,黄柏10克,龟版12克(先煎),桑寄生18~30克。
编者按:疾病因平时的习惯而形成,因拖延而严重,名医堂希望所有的朋友能都健康,养成良好日常习惯,发现不适一定要及时解决,切不可因拖延而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