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口气,中医之秘在灵魂
羊呀羊
经常有些宝妈咨询一些中医的问题,有些问题三言二语其实说不清楚,有些问题则明显的被所谓的科技洗脑了,所以忍不住想写个中医科普出来。
因为涉及中医的问题太多了,所以没有线条,想到哪里就侃到哪里,于是本系列就是乱侃中医,但绝不是瞎侃,也不是胡侃。本系列是给中医小白看的,专业人士就请绕道,且当我胡言乱语吧。
这里把我理解的维度的思考,以及我认为是大概率正确的内容分享给大家。至于是不是绝对正确,肯定不是。每当我们学习一段时间,就发现以前的想法有局限性,破绽百出,所以也许再过一年二年,今天的东西又会丢掉或者补充新的内容进来。
希望想学习中医的中医小白,能通过阅读我思考的这些内容,你的一些疑问能够得到解答。另外我还有个更大的目标,希望能够通过一个冬天,或者两个冬天的学习,宝妈自己就可以处理一些问题,比如孩子吹风受凉感冒了,比如咳嗽了,比如长痱子了,就不需要跑很远的路来求医。
那处理坏了怎么办?
第一,我尽量介绍安全的方法,尽可能把辩证的要点列出来,你一条一条的对,对不上的,再来问,或者自己思考,等想通了,你的水平就会提升一个台阶。
第二,咱自己玩中医,玩坏了,这边还不是有梅主任兜底嘛。
其实这两年我也出错过几次方,发现不对马上让梅主任来救火。当然,除了一次稍微玩大了点,其他的都是刚刚吃了一副药,发现不对马上就纠错了,这个后面再具体讲。
其实学中医就这样,一边生病,一边开方,一边吃药,一轮下来,基本上常用的几个方子,也就差不多熟悉个七七八八。咱也不指望要考中医师做职业的话,就是要学习点实用的东西,每段时间都有进步,就能坚持。如果像医学院的学生,学习五年理论,还不能临床开方,我想这才是真爱啊,一万个人能有一个坚持的就不错了。
有用的东西,能实战的东西,才值得去分享。
一上来我得先吹个牛,提个很俗套的问题: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在哪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过这个问题一千个人大概主流的答案只有三个:
一个比重非常高的当然是中医黑的答案:“西医是经过人体实验,科学检验的科学;中医嘛,呵呵,靠心理因素治病的什么阴阳五行的玄学迷信”;
另一个自然是愤而反击的中医粉“伟大的祖国医学是宇宙绝对真理”;
第三种呢,永远不会缺乏的吃瓜群众,答案自然是“中医肯定有效了,就是要找祖传秘方的”。
你问他生病找中医还是西医,他当然先找西医,因为中医的神医不好找,如果西医实在治不好了,在祖国这块大陆上,西医院的医生的胸襟还是很宽阔的,很多医生在这个时候都会推荐说你们去找中医看看吧,说不定他们有办法。
对吧,总不能让患者绝望。就这样,有一部分患者给介绍到了中医的怀抱,这部分患者呢,有部分幸运儿找到了能治病的中医,于是中医粉的队伍又扩大了一些。
在这三股主流之外,有股清流的看法是“西医是死人的医学,中医是活人的医学”,这个看法对中医的解释还是很有道理的。
西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当然,现代医学也有活体实验,不能完全看做是死人的医学,而中医则的确是完全的活人的医学。
活人和死人区别在哪里?
中国人讲“人活一口气”,的确,关键就在这个“气”。
说到气,道家是这么写的“炁”,就是生命最基础的能量,也是最高级的能量。谈到这里,厚道点的中医黑通常就“呵呵”了,不厚道点的直接就讲中医不科学了。
气是什么?
道家的气,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谓气一元论的思想,气是世界的本源,相当于西方哲学的物质,无处不在,但是又没法描述的一个抽象概念。
中国人的气,从文字上来看,很有中国人智慧的包容性,也可能说是一种“狡猾”,可以定义为:有一样东西,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就称为“气”。
是不是听上去非常不科学?!
古时候,有很多很多东西都是未确认的,那时候不知道地球表面有空气,对不对?现在才知道空气是由稀薄的分子构成的,那时候也不知道有细菌、有病毒……所以那一切我们无法定义,又摸不到看不到的东西,就称为“气”。然后渐渐随着科学的发达,我们就知道“啊,原来那是氮跟氧这些东西弥漫着的稀薄存在!”于是叫它作空气,一旦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我们中国人的“气”的领域就排除了“空气”这个层面。而西方发现了细菌,“原来这些病是“细菌”造成的”,于是乎,我们中国人定义的“气”里面,又把“细菌”这一样东西排除了。
也就是说,凡是不能定义的东西,就留在“气”这个字的名目底下;能够定义的东西就拔出去。
所以我们中国古时候,生病,说这是“邪气”、这是“病气”,可是现在就发现它有的是病毒,有的是细菌,有的是什么别的因素造成的。当它被你确认了之后,这东西就不再属于“气”的范畴。所以中国人的“气”是一个不断在减少中的档案夹,我们每隔几年就要从里面抽掉一点东西,说:“这个东西不用再算到气里面了。”
但是,即使是今天,我们不能确认的东西仍是很多。如果哪一天我们中国人的“气”这个字真的不存在了,那就是我们的科学已经发达到找到上帝的那一天了。不然多多少少会有不能确认的事情。
这是“气”在文字方面的一个基本定义。
如果要说中医的一般论,人身体什么叫作“气”呢?
中医是以气一元论作为基础发展的,在中医的世界观中,气是一种极其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所以东汉王充在《论衡》里讲“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人秉气而生,含气而长。”人之一生,一气而已。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下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将气分为阴阳。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则指出:“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以气纳,气纳神存。”形神则根源于气。
气分阴阳,当然是运动变化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其实这么多古典对气的描述,有天地人三才而统一于气,也有人的形气神交互作用变化,气化和形气转化,气本身作为一种细微的物质,在沟通天地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肉体的运作,所以中医讲“百病皆生于气”,气运作正常的时候人就是正常的,气运作有问题就会生病了。
这样作用的气,你是不是觉得气,即是组成宇宙的最基础物质,又沟通宇宙万物的一种媒介,在我们人体更像肉体和灵魂的接口。
这个接口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知道那个东西你要说它纯粹是灵魂吗?不尽然;纯粹是肉体吗?也不是。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就当它是一种媒介,在我们的肉身跟灵魂之间往来许多讯息的。
关于这一点,《孟子》讲得比较多,孟子说“气壹则动志,志壹则动气”,那个“壹”后来清代的考证说可能是古代噎到的“噎”字。也就是说,如果你跑步的时候忽然摔一跤,那是你的肉体一个滞塞不通的状态,可是你的心就会因此吓一跳。在心与肉身之间,不断地在交流,不断地有情报在互动的。所以孟子才会说“本来你不紧张的人,如果你开始狂奔,可能你心里头就会开始有一种好像“我心跳加快,我心开始慌乱”的感觉。”原本是肉体带起的,就像有的时候我原来觉得心不乱,可是做什么事情做得有点赶,那肉身赶到一个程度,我心也开始急起来了──这样的事情是会发生的。
所以我们中医在讨论的“气”,就是在灵魂与肉身之间的接口,我们大概知道一下这个基本定义,会比较容易处理。
我们也知道说“气”是一个“泛指未确认物体”的集合名词,所以我们不要傻傻地去定义死“什么是气”。
所以“气”的观念要搞清楚,一旦你看到中国人说的“什么什么气”,对它要有一定的宽容度,因为它之所以还叫作“气”,就是我们现在仍然没有人知道真相是什么。所以可能会有很多的论点,用来作为逼近真相的假设。
其实阴阳五行,在文学上,跟气一样,也是一种借喻,并不是像牛顿三大定律那样的真理,所以在中医的领域,我们要有一定的宽容度,因为扪心自问──我们也不知道。
既然是借喻,我就希望我的比喻更加的浅显明白,任何专业领域,只有懂的人,才能讲到别人懂。如果你听的有点玄的话,那一定是我也没搞明白。
什么是科学?中医是科学吗?
科学[science]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牛顿三大定律是科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科学。可是,按照现在中医黑的说法,在牛顿三大定律总结出来之前,我们知道水可以从高处往低处流,然后做了水车来浇灌,这就不是科学,非要用西药的双盲理论检查中药的有效性才叫科学。
问题是,那种频频出事中药制剂,在传统的中医眼中也是歪门邪道啊!中药它不是这么用的!
更何况,还有很多在普通人眼中认为是正宗的中医,他们是这样的,一把脉,然后跟你讲:“你这个病啊,是心火旺啊,肾虚制衡不了心火,心肾不交,所以睡眠不好,长期睡眠不好造成阴虚火旺,然后呢,火一直烧的肺气也亏损了,所以还干咳个不停,我要补水制土......”讲了一大串,每个理论听起来都是自带光环,可是开出来的药呢,都医不好。
为什么啊?
那就代表他的“理论”跟“实际”不符合嘛。这种医生,我认为是是伪中医,或者玄学中医。在中医黑眼中,这些人也是中医。
还有一类中医,他会给你开个二三类中成药,或者也会开处方,但是最后肯定要加个西药的退烧药,或者抗生素,作为最后的保险,这类医生,自然也被中医黑列入中医的行业。
所以,中医是不是科学,这笔糊涂账我们就放在这里吧。
学中医也好,做消费者也好,坚持体用合一就是科学!
我们中国人有个观念,叫做“体用合一”,“体”就是理论,“用”就是实效。如果你中医讲得那么天花乱坠,随便医一个什么东西却都医不好,那代表你的理论一定有错误,懂吗?
体用合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40年前的那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把中国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说明这就是真理,也就是科学。
所谓双盲试验来检验中医,因为活着的人是最复杂的,同一个感冒,不同的病人的体质,吃药的时间频率、剂量,吃药过程中有没有生气,有没有喝冰水吃油腻的东西,有没有受风受凉造成复感,各种因素都对疗效会产生影响,复杂的活人的医学,只有靠人工大数据也许在未来可以还中医一个清白,而不是简单的不懂中医的科技人才的双盲实验。
作为我们消费者来讲,中医是不是科学根本不重要,而是中医有没有效才最重要!
还有一种中医师呢,也特别容易拥有很多粉丝,就是特别擅长把脉,你一去,哇,一把脉不得了,五脏六腑你得过什么病、你受过什么伤,都讲得清清楚楚,你会觉得:好神奇啊!
这是好中医嘛?看疗效,如果开出来的药,吃了没效,那就是把脉师,而不是真正的中医。真正的中医,必然是要有效的治病。
所以,羊爸我侃得对不对,如果你想听故事,那就随便听听就好,如果你想学中医,那就要用临床来检证。这句话千万不要忘记,我这边讲出来的所有东西,你自已要去观察它临床上是不是真正地有效,如果不能有效,就要告诉我,要来反省我讲的理论是不是有错。
学习中医,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医历代留了下非常多不同的看法跟观点,我们必需靠着病人的实际状况来检证自已的观点。每次临床,都必须要检讨一次“我这个观念有没有错”,只有在不停的检讨中,才能发现自己的观点在逐步逐步靠近真理的方向去。
那么我们再回到本次乱侃的主题-----中医的秘诀就是:人,是有灵魂的!
这句话,实在是太重要了!
估计我这句话一讲,大部分唯物主义者都要跳起来了!世界上哪里有灵魂,你给我抓一条出来给我看看!
对不起,我抓不到。但是,如果想学中医必需要讲到灵魂的现象。如果你承认人有灵魂的话,学起来,好简单;如果你不承认的话,简直是所有的理论都兜不起来。唉,所以不得不承认哦。
所以呢,我们学中医的第一条铁则,就是必须承认,万事万物都有其灵魂,或者说那个气。这个有形的物质世界,跟无形的内在心灵与能量的世界,其实是连结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宇宙。
这样子的观念,你们能够接受吗?你们会不会觉得我在讲什么很玄幻的事情?
我们已经习惯生活在一个阴盛阳虚的世界,因为我们不相信有灵魂,所以我们怕死,怕这一世的人生就是我们唯一的人生,所以拼命要去拥有更多物质的东西,赚跟多的钱,买更多的名牌包包,包治百病嘛。社会上流行的偶像都是俊男靓女,而不再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成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