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辨证论治钟某,男,56岁,已婚,工人。年8月7日初诊。患者2天前因受惊出现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未诊治。今日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疫重,鼻塞声重,吐痰稀薄色白,遂来就诊。精神可,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胸片:心肺未见异常。风寒束表证感冒的辨证论治
感冒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诊断:感冒。
中医证候诊断:风寒束表证。
中医治法:辛温解表。
方剂: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
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上药常用剂量写5~10g常用量即可,水煎服。)
夏某,女,32岁,干部。年6月10日初诊。
主诉:解稀烂便2天。
病史:因两天前同学聚会,食用过多辛辣之物,并喝白酒后,继
而出现解稀烂黄褐色大便,日解3次,伴有腹痛,自服“保济丸”
2瓶,未未见好转而来就诊,现症见:泻下急迫,泄而不爽,粪色
黄,气味莫秽,门灼热热,腹痛按按,烦热口渴,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泄泻,湿热泻,葛根岑连汤。
诊断:泄泻。
中医证候诊断:湿热伤中证。
中医治法:清热利湿。
方剂:葛根芩连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
葛根、黄芩、黄连、木香、甘草、车前草、苦参等(上药常用剂量写5~10g常用量即可,水煎服。)
杨某,女,35岁,已婚,工人。年7月10日初诊。
患者于三天前出现发热、恶风,鼻塞,咳嗽,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物,症状不减。1天前咳嗽、咳痰加重,于今日来诊。现症:咳嗽频剧,气粗粗,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查体:T:37℃C,P:90次/分,R:18次/分,BP/75mmHg。双肺呼吸音粗。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L,N:80%。胸部X线:肺纹理增粗。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
与咳致喘的咳喘相鉴别。考试时间:60分钟。
咳嗽,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诊断:咳嗽。
中医证候诊断:风热犯肺证。
中医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剂:桑菊饮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桑叶、菊花、薄荷、连翘、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大贝母、枇把叶等(上药常用剂量写5~10g常用量即可,水煎服。)
汪某,男,65岁,已婚,退休。年8月7日初诊。
患者2天前因长途骑车劳累受风而出现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口角流涎,伴有手足麻木,关节酸痛,无发热,无意识丧失,舌苔薄白,脉浮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
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内热发热,痰湿郁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诊断:中风。
中医证候诊断:风痰入络证。
中医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剂:真方白丸子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白芍、鸡血藤、豨签草等(上药常用剂量写5~10g常用量即可,水煎服。)
李某,男,54岁,已婚,工人。年6月12日初诊。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反复发作,气短咳嗽,吐痰,每到冬季加重,天暖后减轻,近期无明显加重。现症: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咳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查体:T:36.2℃,P:76次/分,R:20/分,BP:/80mmHg。桶状胸,触诊双侧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吸延长,两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舌苔白腻,脉滑。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8×/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淋巴细胞百分比34%。胸部X线:双肺野透亮度增加,纹理增粗。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65%,舒张试验阴性,肺总量和残气量增高。
喘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诊断:喘证。
中医证候诊断:痰浊阻肺证。
中医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方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
法半夏、陈皮、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杏仁、紫菀、旋覆花等。(上药常用剂量写5~10g常用量即可,水煎服。)
张某,男,30岁,年3月10日就诊。
患者发热3天,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黄,咽喉红肿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例题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誹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风温相鉴别。
考试时间:60分钟
主诉:发热3天,咳嗽咯痰。
中医病证鉴别:本病与诸多温病早期症状相类似,尤其是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颇相似,但风
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
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诊断:中医疾病诊断:感冒。中医证候诊断:风热犯表证
中医治法:辛凉解表
方剂: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谢某,男,10岁,学生。年1月2日就诊。
患者近2日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咯痰粘腻难出,无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暗,起病多急,常倏忽来去,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塞,流涕,胸部憋塞,随之迅即发作,舌苔厚浊,脉滑实。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例题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辦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喘证相鉴别
考试时间:60分钟
此题解析如下:
中医病症鉴別:哮病与喘证: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因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诊断:哮病中医证候
诊断:风哮证
中医治法:法风涤痰,降气平端方剂:三子养亲汤加味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白芥子、苏子、莱菔子、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上药常用剂量写5~10g常用量即可)
某男,50岁,职工。年2月7日就诊。
患者喘而胸满塞一周,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脉象滑或濡。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例题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辩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气短相鉴别。
考试时间:60分钟
喘证痰热郁肺
此题解析如下:
诊断:喘证。
中医证候诊断:痰热郁肺证
中医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方剂:桑白皮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桑白皮、黄芩、知母、贝母、射干、瓜蒌皮、前胡、地龙(上药常用剂量写5~10g常用量即可)
男,43岁,工人,已婚。
患者近3年来右胁部反复胀痛,痛引右侧肩背,常于晚上或高脂饮食后发作,甚则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自服“吗叮啉”效果不显,遂来就诊。形体适中,面容尚华,腹软,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滑。
胁痛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汤
此题解析如下:
诊断:胁痛中医证候
诊断:肝胆湿热证
中医治法:清热利湿
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龙胆草、山栀、黄芩、川楝子、枳壳、延胡索、泽泻、车前子(上药常用量写5~10g常用量即可)
张某,男,18岁,学生。年4月20日就诊。
患者常因饮食不当或受凉而发生呼吸不畅,喉中痰鸣。3天前因劳累受惊呼吸困难、喉中痰鸣又发作。现症:呼吸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闷,咳嗽,痰黄,粘浊稠厚,咯吐不利,汗出,面赤,口苦,不恶寒,舌质红,苔黄,脉滑数。T:38.8℃,P:98次/分,R:22次/分,BP:/80mmHg发育正常,皮肤湿润有汗,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以呼气为主。胸片见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
哮证,热哮,定喘汤
此题解析如下:
诊断:哮病
中医证候诊断:热哮证
中医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剂: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減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麻黄、黄苓、桑白皮、杏仁、半夏、款冬、苏子、白果、甘草(上药常用剂量写5~10g常用量即可)
王某,男,20岁,职员。年12月7日就诊。
患者近2日来发热咳嗽,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青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色白,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例题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辦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流行感冒相鉴别。
考试时间:60分钟
主诉:发热咳嗽2日。
中医病证鉴别: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意,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入里。流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扰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诊断:中医疾病诊断:感冒。中医证候诊断:风寒束表证
中医治法:辛温解表。
方剂: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赵某,男,60岁,退休。年6月7日就诊。
患者近2年来咳嗽咳痰反复发作,每年持续3~4个月。近1周加重,痰多,咳声重浊,痰出咳平,聚粘稠而厚,色白,于每天早晨起床后及进食油腻甘甜食物后则咳甚痰多,胸闷,
脘痞,呕恶,纳少,神疲体倦,大便时溏,遂来就诊。舌苔白,脉滑。
1.根据上述例题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排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窨):请与咳喘相鉴别。
主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2年,加重1周。
中医病证鉴别:咳喘与咳嗽均可见咳嗽症,咳喘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以咳喘并作,
1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煽动,不能平卧为持征,咳嗽日久不愈,可转变为咳喘。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
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咳嗽。中医证候诊断: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
中医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剂: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康某,女,60岁,退体。年12月7日就诊。
患者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呼则难升,吸则难降,气不得续,形瘦神惫,浮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脉微细。
主诉: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
中医病证鉴别:两者同为呼吸异常,喘证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实证气粗声高,
虚证气弱声低;短气亦即少气,主要表现呼吸浅促,或短气不足以息,似喘而无声,亦不抬
肩撷肚。气短进一步加重,亦可呈虚喘表现
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喘证。中医证候诊断:虚喘(肾虚不纳证)
中医治法:补肾纳气。
方剂: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考试规则一、考前准备
1.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件须在有效期内。
2.准时入场,迟到30分钟不得进入考场。
3.自备黑色签字笔、工作服(白大褂短袖最好)、帽子、口罩、手大可自备手套。
4.口腔类别考生自带离体磨牙。
5.剪短指甲,不要涂指甲油,不戴任何首饰。
6.公共卫生类别女性考生请勿穿裙装及高跟鞋。
二、考试期间
1.禁止携带书籍、纸张、计算器、手表、手机、手环等一切与考试无关但有作弊嫌疑的物品进入候考室和考站。
2.必须保持安静、不得交谈。
3.未经许可不得离开考场。一旦离开,视为放弃考试。
4.不得要求考官解释试题。
5.如遇问题,可举手询问,请讲普通话。
三、考试结束
1.不得将考试材料带出考站。
*如果考生所在考区/考点有其他要求的,应以考区/考点具体要求为准*考区服务站重要提示实践技能考试期间,昭昭医考延安分校所有老师都会在考场外面为大家免费服务,我们为大家备好白大褂,帽子、口罩、手套、中性笔,袋子,解暑药,考试期间有任何需要帮助随时联系我们
张老师
惠老师
张老师
请大家保存此条信息,以备不时只需
最后
昭昭医考延安分校所有老师
“祝各位考生们顺利通过考试”
昭昭医考培训中心·延安分校
实践技能考试期间每天20:00-22:00
昭昭分校技能培训班继续免费开放,全程视频指导,各种器材齐全,可反复练习,学会为止,所有延安考生均可免费参加!(扫一扫报名)
延安张老师: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