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1日,在郑氏化工成立15周年之际,国务院参事、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对郑氏化工在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看到郑氏化工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持续推动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事业的发展,他即兴泼墨,写下了“小产品,作用大;再创新,勇登攀”的赞誉之词。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郑氏化工在“小产品,作用大”上可谓下足了功夫,那么,当初是什么萌发了郑氏化工科研团队志将“小产品”做大做强的念头呢?而这些“小产品”又是如何发挥它们神奇的作用呢?故事还要从年,郑氏化工科研领头人郑先福教授在参会途中看到水稻倒伏的场景说起。年,河南农业大学郑先福教授到南昌参加一个农业防灾会议,在路上他看到了一片片倒伏的水稻,作为农民家出身的孩子,他深知农民劳作的艰辛,更为这倒伏的稻田感到惋惜。当时,我国每年因倒伏而造成的的水稻减产最少为10%,最多时可以达到30%,这就相当于农民每年要减少10-30%的产量,想到这,他感到非常痛心。郑先福教授由此萌发了研究水稻抗倒伏药物的想法。年郑氏化工成立之年,以郑先福教授为总指导,总经理郑昊带领的科研团队便将作物抗倒伏的研究作为一大课题。年,郑氏化工科研团队的研究效果慢慢显现出来,加之当时在美国、日本大面积水稻已经应用了抗倒伏的药物,这让郑氏化工科研团队备受鼓舞,他们认为外国人能生产出来的,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他们给自己定下了要在三年内让广大老百姓用上抗倒伏药剂,为我国高产水稻解决一大种植管理难题的宏大目标。除了研究预防水稻倒伏的药剂,郑氏化工的科研团队还有更多的想法。在年前,新疆棉花要采摘的时候,总有内地“采棉工”远赴新疆人工采摘,随着我们国家工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逐年增高,人工采棉已经不现实。像新疆这样大片大片的棉田,很适合大规模机械采摘作业,但机械采摘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首先要用脱叶剂给棉花脱叶,否则机器就会把棉花和叶子同时收掉,造成棉花污染。面对国外进口脱叶剂高昂的价格,尤其是在棉花价格比较低的时候,一些农场主干脆就不采收了,造成大批量棉花烂到地里。为了实现棉花在收割前一个月或二十天自动脱叶的目标,郑氏化工科研团队与新疆农科院联合开展棉花脱叶研究,在年此项研究已经进入大田试验阶段。之后,郑氏化工科研团队要在新疆做25万亩的试验,这个试验一旦达到国外产品的效果,棉花脱叶的成本将由一亩地元下降至30元左右,大大降低了种植户的成本,再也不会出现棉花烂到地里的情况了。
梦想照进现实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郑先福教授关于水稻抗倒伏药剂和棉花脱叶剂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由郑氏化工科研团队研究出来的克/升噻苯·敌草隆产品,已推广使用近5年的时间,产品年销量约15吨,年使用面积超60万亩。一亩地人工采收棉花成本约元,机器采收成本约元,每年节省人工费用约4.5亿元,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彻底让“采棉工”成为历史。郑氏化工明星产品小胖墩,在水稻上累计推广面积达0万亩,水稻倒伏按减产30%、平均亩产斤计算,共计为水稻保产约60亿斤,为农户创造营收约66亿元。除水稻抗倒伏、棉花脱叶剂外,以郑先福教授为首的郑氏化工科研团队还致力于在多种作物上发挥着植物生长调节剂“小产品,作用大”的功效:30%胺鲜·乙烯利已推广使用超10年,专注于玉米抗倒增产,年销售约吨,年使用面积超万亩,累计使用面积近亿亩。每年减少因玉米倒伏造成的产量损失15-20亿元。2%吲丁·萘乙酸灌根施用效果,根系浓密发达,根群庞大,植株健壮,促进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产量增加约13.5%,比对照减少农药喷施1次,抗性强,病虫害少。…………我国有三万一千多种植物,是全球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面对如庞大的研究资源,摆在郑氏化工科研团队面前的课题还有很多很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郑氏化工科研团队将“论文写在大地上”,通过一份份努力,一份份坚持,守护着春种夏耘秋收冬藏,靠辛勤努力浇灌出来之不易的农业果实,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做出贡献。郑氏化工·愿景给农民做好药做真正增产的药让我们的一克药甚至可以用到上千亩地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有些产品可以脱叶、抗倒使用后可以减少上千万人天的劳动力大大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让植物生长调节剂发挥更大的魔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