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附子的ldquo慢性中毒rdq

这几年来由于扶阳派的兴起,临床医生对于附子类药物的运用更加广泛,剂量也不断突破常规,与此同时有关附子类中毒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多以急性中毒为主。笔者在临床中遇到多例患者,最后以解附子之毒而治愈,临床中使用附子类药物致患者中毒的因素非常复杂,某些附子类药物慢性中毒之症状非常隐晦,常常让病者困,让医者惑,故撰此文和同道共同探讨。

1附子类药物慢性中毒的表现与治疗探讨

明代医家李时珍说:“药物用之得宜,皆有功力,用之失宜,参术亦能为害。”附子自古以来医家都认为是大毒之品,如《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乌附之毒)。”《神农本草经》将附子列为下品,并指出“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可见其毒性之猛烈。临床中报道附子类药物中毒的很多:含乌头碱类的中药以损伤、毒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为主,可以按照中医脏腑进行归类。(1)心脏毒性表现:心悸、烦躁、胸闷、昏迷、痴呆(植物人);(2)脾胃毒性表现:口唇四肢末端麻木、皮肤蚁行感、呕吐、腹痛、腹泻、乏力;(3)肝脏毒性表现:头晕、视物模糊、目胀、抽搐;(4)肾脏毒性表现:耳鸣、少尿无尿(尿潴留);(5)肺脏毒性表现:短气(呼吸衰竭)、皮肤瘙痒。

临床中对于附子类急性中毒的抢救多有效验,如张怀明对于附子急性中毒救治方法为:(1)肉桂9g,水煎10分钟,小心灌服3次,约10分钟1次。(2)生姜煎汁,每次1汤匙缓缓灌入,0.5小时1次,服2次以后视好转情况,改用党参、干姜、炙甘草煎剂内服。(3)用阿托品注射液,成人每次1~2mg,混和于5%~25%葡萄糖注射液10~20mL中,摇匀后立即静脉注射,同时皮下注射1mg。王良馥等自年1月至年1月在急诊ICU采用综合疗法救治重度附子中毒7例,成功率达%。

患者服用附子后慢性中毒的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从临床上看,附子之毒最易在心肝脾残留,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其毒为热毒,若残留于心脏,则患者时有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改变、夜卧不安等症状;若残留于肝脏,则有多梦、眼睛干涩、视物不清、手颤等症状;若残留于脾胃,则口唇干热、胸膈中热。且内热日久,容易导致痈疽、疔疮之患。

2附子慢性中毒之典型病例分析

笔者在临床中遇到多例患者,表面上是热毒痈疽,但是最终却以解毒而收功,病例如下所示。

2.1颊肿

患者,男,26岁,长沙医学院学生,年11月13日初诊。左侧脸颊牙龈反复肿胀、作脓两年不愈,症见左侧脸颊部肿胀,剧痛,左侧咽痛、耳蒙。舌尖红苔薄,左手寸浮,关尺弦,右手脾脉数。处方:托里消毒散加减,黄芪30g、羌活10g、柴胡10g、酒黄芩10g、生甘草8g、丹参15g、蔓荆子10g、金银花10g、忍冬藤10g、穿心莲7g、白芷5g、生姜10g、红枣20g,5剂,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温服。

年11月19日二诊:患者诉睡眠差,脸颊部肿胀渐轻,左侧牙龈肿胀异常,左手寸浮,关尺仍弦,右手稍缓。处方:黄芪桂枝汤加减,重用黄芪30g,用以托疮生肌。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8g、川牛膝10g、青木香7g、忍冬藤10g、丹参10g、麦冬10g、络石藤10g、白芷5g、生姜10g、红枣20g,5剂,服法同上。

5剂后患者基本平复。后患者反复发作,基本保持每月发作1次的频率,每次按照驱风清热,托脓益气的原则治疗,直到年8月22日,患者肿胀已除,但是仍然觉得夜眠不安,心烦,左侧脸颊有硬结。正在冥思苦想中,却无意中听患者说起2年前由于脾胃不适曾找某火神派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处方为附子理中丸加减,将处方药物打粉后制作成蜜丸,内含有炮附片90g、干姜45g,每天吃5g,1月吃完,后烦躁不已,故没有继续服用。现在查心肝滑数,右手脉小数,舌尖红苔薄,大便可,肌肤时有瞤动。处方:李可老中医之解毒方(姑且称之)加减,防风10g、黑豆10g、生甘草10g、黄连8g、黄柏8g、白芍10g、麦冬15g、生姜10g、茯神10g,5剂,服法同上。服药后心烦、夜眠不安消失,硬结仍在;再按照益气脱脓的思路治疗,处方7剂,诸症皆愈。患者年底外感后发作1次,仍然按照清热解毒、托疮排脓的思路治疗后痊愈,自此从年初至今再无发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zz/5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