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m.39.net/pf/a_4558568.html
中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起源地,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中国文化交融在一起,随着中国的历史发展而发展,创造了中国独特的酒文化。
而提到中国的酒就不得不提到药酒,古人云“酒为百药之长”,药酒是中医用于防治疾病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剂型之一,它曾在我国医药史上处于重要的地位,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
在我国历代药酒方中,相当一部分方剂是选用祛除风湿、舒筋活络、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中药材组成,这些药物同酒共用,药借酒势,酒助药力,相辅相成,可以更好地发挥改善机体代谢、增加血液循环、兴奋神经传导、祛除疾病等作用。
但不是所有药酒都是能喝的。
能不能喝药酒,取决于你用酒泡了啥!
提醒:这些东西泡的酒是不能喝的
马钱子、川乌、草乌、白附子、半夏、天南星、雪上一支蒿,这些药材毒性巨大,必须炮制后才可药用,即使炮制后少量也能导致中毒,甚至致命。
蝎子、蜈蚣、毒蛇(眼镜蛇、五步蛇等)斑蝥、水蛭等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肾脏损坏和内脏出血。
雷公藤、苍耳子、川楝子、商陆、重楼等泡酒服用会影响肾脏、心脏。
提醒:食用药酒有风险
很多人认为酒与中草药或动物溶混后,可以把一些“有效物质”提取出来,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能提高“疗效”。和食疗一样,喝酒治病实在简单,不打针不吃药,医院。酒一下肚,手脚发热、心跳加快,让人感觉果真有“通经络、活血脉”的效果。
但其实,药酒有风险。
1、浸泡物本身的风险
如果只是泡点水果、枸杞、人参也没什么,但是民间土方子往往喜欢加一些未炮制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毛莨科植物,这类植物的活性成分是乌头碱,有剧毒,可以麻痹神经,让人痛感减轻,严重则致死。加上喝酒本身有一定的欣快和麻醉作用,所以很容易被误认为可以治疗关节痛、风湿病等疾病。
小知识——乌头碱的毒性有多强?
对于物质的毒性大小,毒理学上常用「半致死量」表示,也就是让一半的实验动物死亡的量,量越大则毒性越低。
如果用小鼠做实验,口服乌头碱的半致死量是1毫克/千克体重。作为一个简单的对比,食盐的半致死量是毫克/千克体重。
对人而言,乌头碱的最低致死量是0.毫克/千克体重,也就是说,对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来说,口服1.6毫克乌头碱即可致死。同样作为一个简单的对比,著名的“毒药”氰化钾,致死剂量是50~毫克。
乌头碱之所以可用于镇痛,那是因为乌头碱能阻隔神经冲动的传导,进而起到麻醉的作用。
但如不慎内服超过一定剂量,则会影响心电传导,出现传导阻滞、心律不齐,中毒者将因为呼吸麻痹、心搏骤停而死亡。
2、耽误疾病治疗最佳时机
任何疾病的早期和晚期,治疗效果都不一样。千万不要迷信土方药酒,耽误了重要治疗时机,尤其对肝肾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喝药酒可能还会加重肝肾损伤。
提醒:药酒并非人人可以享用
虽然药酒是以酒泡制而成,但它和普通的酒已有本质的不同,应该把它当做药来对待,对酒有禁忌的人同样不宜服用药酒,如肝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骨折、胃溃疡、支气管炎、哮喘、皮肤病患者,以及对酒精过敏者和孕产妇、小儿等。
只有正确、适量、合理饮用药酒,才能对身体有所裨益,如若乱服或无剂量限制,极易造成药物或酒精中毒,出现胃溃疡、老年痴呆、多发性神经炎等病症。
一再温馨提示药酒是药,不是酒,是药三分毒,药酒不宜长期服用。如果确实有需要,请一定要在正规的中医师指导下配用药酒。
供稿
三门诊
编辑
孙小熹黄晓晴
审核
杨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