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半得集胃病伴有恶性肺肿瘤的医案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767.html

总第期

《青岛昊鸿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公益版》

胃病伴有恶性肺肿瘤的医案

某女,66岁,恶性肺肿瘤,同时伴有以下诸症:

面暗黄,体形虚胖,从年开始,胃烧心,饭量偏少,吃地瓜,土豆和甜食就反酸加重甚至喝稀饭,红茶也烧心,

但喝绿茶不烧心,整天打嗝,大便一天一次不成形,

高血压/,糖尿病六七年,打着胰岛素,吃着药,最近牙痛,有口腔溃疡2—3年,脉沉实。

我先让其先吃生姜一小块,烧心没有加重,患者说以前吃辣的药反而觉轻。

于是我大胆为其开方如下:

枳壳10克栀子30克干姜10克蒸附子50克大黄15克姜半夏15克黄芩20克黄连20克党参10克生甘草10克炙甘草15克桂枝15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莪术20克

研粉冲服,一天三次,每次5克----10克

药效:服完一料药后,胃的症状基本消失,两料药后,地瓜土豆,甜食皆可以服用,现正在继续治疗。

附原方:

慢性宫颈溃疡宫颈糜烂及上环后月经量过多的止血新方法

培元提气止血汤

临床每见年青气虚体弱之体,中年老龄之身,多有月经过多之病甚至血崩之危症。此乃气虚证而非实热,而且气虚血崩的患病比例数量,远远超过实热证的血崩。

气虚为何血崩也?盖气虚体弱之体,中年老龄之身多是由元气虚损所致。人体以无形之元气为本,统摄有形之诸液为固,气为血帅,气为血主,元气旺盛,则气统摄血液有权,则血不妄自离经而下脱成血崩。人临死时,有大小便失禁先脱出者,皆是无形元气脱离,不固有形身体物质所致,气虚血崩,也是此理。

元气为人身之本,元气旺盛,封藏血液有司,则月事能按期而来,适度而止。若元气虚而不摄,少而不固,统而无力,必致冲脉滑脱,则血下如崩,或漏下难止。气血既虚,故见头晕肢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诸症,舌淡脉弱,诸多元气不足之象。而且血大下之后,血脱而气亦随之下脱,气虚导致血脱,血脱促进元气更加虚,进而互为因果,互相影响,走向恶性循环,重者性命堪忧!古书上血崩而亡者,时有见闻,今人虽有西医急救,虽少闻单因血崩而死者,但缠绵不愈,耗损身体,变成诸病,因此而伤身短寿者,不计其数。

故血崩实乃危害女性身心健康之大病也!

传统常用的治疗血崩的方剂多是收敛固涩,见血止血之药,未抓住元气亏虚之根本,配方不知有“培元提气止血”之一法。致使单纯止血的治标,都难以达到小效,更不要说改变元气亏虚的根本之因。

我从临床中总结出一首应用多人的验方,方义是大补元气,提气止血,佐以龙牡收敛固涩,其效如浮鼓。并配上医案,以便中医同行更好的理解应用和借鉴。

刚才在整理此方剂时忽然发现,此方竞然包含《伤寒论》“桂枝附子汤,桂枝龙骨牡蛎汤”和时方的“玉屏风散“三方,这三方都有治疗气虚汗出之症。

奇哉!妙哉!

气虚汗脱,气虚血崩这两者的病理不正相同吗!?止汗也可止血也。但我当初临床时并没有这样想,当时只是想“元气亏虚,提气止血”。

故我心喜之!悲之!

喜之:我与经方时方不谋而合,悲之:看样自己的别出心裁的领悟,其实并没有超出传统之外!

所以我以新方新名立世,本属多此一举,乃何,与同行交流和观察现有文献,发现能会用又引起重视者,了了无几。况且,新方又增加了自认为“下血需提气”之麻黄,“补血止血”之熟地,温补中焦的姜枣,这样又非单纯将“桂枝附子汤,桂枝龙骨牡蛎汤”和时方的“玉屏风散”合并而成,不妨重新立一方名,只为引起有缘者重视,有心者领悟,同时方便记忆吧!

此方就叫:“培元提气止血汤”。

培元提气止血汤

周忠海实际临床验方提炼而来。

1组方安全:除了孕妇,一般人服用后,即使不对证,吃上三副,对人体也没有危害。

2见效迅速:喝下去,三副药以内就有马上“血止痛缓”的作用。

3药味精纯:全方加上姜枣不过11味药,容易记忆。

4复制性强:我在临床中经常不用考虚,只要抓住气虚,大量复制使用,效果经得起考验。

芪附培元麻防提熟地补血止血佳

桂枝白芍阴阳调龙牡炒术姜枣草

生黄芪克蒸附子30--60克(有毒,必须高压锅蒸一个半小时,文章后有炮制方法。)麻黄15克熟地30-----90克桂枝50克炒白芍50克炙甘草30克炒白术30克防风15克生龙骨50克生牡蛎50克生姜丝克大枣12枚去核一天一副,连服三副。

培元固本提气止血。

元气亏虚,冲脉不固之血崩证。表现为血崩或月经过多,月经色淡质稀,舌质淡,脉细弱或虚大,脉微欲绝者。只要抓住气虚不固,多汗,多尿,下血,便血,脱肛,皆可以应用。

现代常加减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过多,宫颈糜烂,胃下垂,子宫下垂,宫颈溃疡病出血等而见有上述证候者。

方中生黄芪大培元气固血,治疗久疮不愈,慢性溃疡和糜烂,制附子温阳补虚摄血,麻黄提气导血上行,熟地补血止血,龙骨牡蛎收敛固涩止血,桂枝助阳帅血,白芍补血敛血,二者可以协调阴阳,和顺气血,防风理气提气止血下漏,炒白术补脾助统血,生姜温阳补脾胃,大枣补血养脾胃。

1体壮气足,舌红苔黄的血热妄行之崩漏者忌用本方。

2孕妇禁服,但如果血崩病情严重时,确实是元虚气弱者,方证相符时,也不妨考虑应用,因为“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否则大量失量,不但胎孕难保,而且孕妇性命也堪忧也!

3如果吃了“培元提气止血汤”血止疼痛减轻,却常年反复发作,医院详查,是不是有特殊病因。

培元提气止血汤临床应用医案举例

医案举例1:(此方的形成就来源于此医案)

王某,宫颈与子宫交接处溃疡面1.5公分乘以2公分,月经来了以后不回去,同房后就出血很多,四五年以上,胯骨还疼痛,喝了“芪附熟地止血汤”后,三副就血止溃疡愈合。

桂枝50克炒白芍50克蒸附子60克生黄芪克炙甘草30克炒白术30克防风15克麻黄15克生龙骨50克生牡蛎50克熟地30克

生姜丝克大枣12枚去核一天一副,连服三副。

其方如下:

后记:患者有个朋友是中度宫颈糜烂,月经来了不回去,患者略懂中药,将原方蒸附子减到40克,让朋友服用。五副药后,朋友月经就正常的回去了,而且经期血色非常好,不像以前有黑色血块。该患者说女性四十岁左右,像这种病特别多,什么宫颈糜烂,同房出血,经期周期较长者,皆可以推广大面积使用。

附中医同行应用上环后出血三副“培元提气止血汤”就止血还美容的效果反馈:

(注:此方只适合虚证和寒证。)

培元提气止血汤培元固液止汗止泻止尿,一切气虚不固引起的多汗,多尿,多泻,怕冷畏风,心悸气短,易出虚汗,脾胃肠寒怕吃冷物,遇冷则腹泻,小便清淡,尿频尿勤,小儿遇冷则尿床,气虚不固之爱流清稀口水,皆可以加减应用。

医案举例2:十二岁男孩长期出虚汗,肠胃不好的治验

一信佛的女居士,带来其十二岁儿子为其治疗长期爱出虚汗的病症。我一看其儿子,整个体形略虚胖,全身气机呈现虚浮开大于合的状态,面色黄白,在同样的外界温度,别人不出汗,而他却身上和头上,汗珠不断,而且一活动,就出虚汗更加恶重并伴有浑身气力不足的现象。

我一看这是很明显的“阳气不足,虚不固汗”证。其母亲说:“有人说不用治,这种病大大就好了”。我说:“这种病有的小孩子是有经过年龄的增长元气旺盛了,逐渐消失的。但血汗同源,在这个病症没有好之前,不正常的出虚汗,对人体的气血流失造成很大的,特别是你家小孩这种长期性的出虚汗。如果虚汗的病症不存在,那么小孩子的人体机能,就不会浪费在这无谓的损耗上,还能促进他的生长发育并改善肠胃功能。?”

其母亲点头称是,请我为其开方如下:

蒸附子30克生黄芪80克桂枝20克炒白芍20克炙甘草15克生龙骨50克生牡蛎50炒白术30克防风20克生姜丝25克大枣12枚去核麦芽糖克冲服一天一副,连服六副。

小孩服了六副后,出虚汗,气力不足的现象就已经大大见轻。后来告诉其母亲再服几副,然后将此药方扩大十倍,熬制成膏方,用来调节肠胃,增加体质。

一个月后,与其小孩相遇,面色由以前的虚白变成黄白红晕内隐,气机也从开多与合的耗散状态,变成开合相宜的正常状态。

正是:

平时无病重养生身体有病及时医

若靠疾病自然愈古今医术何必学

医案举例3:

长期自汗怕冷浑身无力,曾吃50副中药无效的医案

荷泽一乡下患者,体形略胖,长期自汗,一活动就加重并伴有怕冷浑身无力的病症。我于是开了桂枝加龙骨牡蛎合并玉屏风散六副。蒸附子15克生黄芪80克桂枝20克炒白芍20克炙甘草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炒白术20克防风15克生姜丝50克大枣12枚去核一天一副,连服六副。

我给患者开完药后,患者说:“你的药一定能见效。”我说:“为什么?”他说,我以前找的中医大夫,看病时他不让你说病症,一摸脉,就在哪说你什么什么症状-----纯粹忽悠人。”你看你看病时:“不但摸脉,而且还详详细细的询问,一看就知道是真给看病的大夫”。所以,你开的药方,肯定会见效。

我笑而不语,心想:“真是一个人,有没有见识,有时同文化高低并没有直接关系呀”!

患者吃完六副药后,高兴的从外地打来“效果很好!还需不需要再吃”?

我说:“再吃六副,药方不要丢失,留以备用”!患者高兴遵命而应。

正是:

辨证施治需全面望闻问切四诊参

哗众邀奇非诚者莫将患苦当儿戏

周忠海临床经验总结

前言

我自去年开始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xz/57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