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简介

小孩有长白癫疯的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平顺县隶属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东部,县域面积.3平方公里,辖5个镇、7个乡,户籍人口人(年)。平顺县地处太行山脉南段西半侧,是典型的干石山区和革命老区。全境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土壤瘠薄,干旱缺水,自然条件恶劣。抗战时期平顺县是太行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朱德、杨秀峰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生活和战斗。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李顺达、申纪兰等先进模范带领西沟村群众发展农林生产的事迹家喻户晓,“西沟精神”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平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境内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小麦、马铃薯等作物,盛产花椒、党参、连翘。工业门类有采矿、冶金、建材、水电、风电、机械、农副产品加工等。旅游景区主要有太行水乡、通天峡、天脊山、神龙湾、西沟村等。瓦日铁路、长平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年,平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亿元,比增长4.4%;地方财政收入万元,比增长11.85%。

建制沿革

上古帝喾、唐尧时期,今平顺县境属冀州;虞舜时期改属并州域。

夏代,复属冀州。

春秋时期,先属黎国;黎侯为赤狄潞氏所逐,属潞子婴儿国;晋灭潞国,立黎侯,复属黎国;黎并于晋,属晋国。

战国时期,属韩国;随赵灭韩,属赵国。

秦代,属上党郡。

汉初,袭秦制。武帝时期置刺史治上党郡,属并州域,统辖潞城、壶关等十四县,今平顺境域分属于潞城县和壶关县。

曹魏至北朝时期,隶属未变。

隋代,平顺境域分属黎城县和潞城县。

唐武德四年(年),复置壶关县,今平顺境域南部属壶关县,北部属黎城县和潞城县。

后周,改属潞州。

宋代至明代中前期,隶属未变。

明嘉靖八年(年),析黎城县五里、潞城县十六里、壶关县十里共三十一里置平顺县(明世宗以“剿平逆贼,地方驯顺”之意赐名),属潞安府。

清顺治元年(年)建山西省,平顺县属山西省潞安府。

清乾隆二十九年(年),撤销平顺县,原平顺县所辖的三十个村划入黎城县,七十个村划入壶关县,十二里、四十四个村划归潞城县,潞城设平顺乡。

民国年间平顺县地图(2张)

民国元年(年)4月,复置平顺县,属潞安府。

民国三年(年),平顺县属冀宁道。

民国四年(年)2月,撤销平顺县,原平顺县行政区域并入潞城县。

民国五年(年)8月,复置平顺县,仍属山西省冀宁道。

民国十三年(年),撤销冀宁道,平顺县直属山西省。

民国二十六年(年),山西省分设5个专区,平顺县属第五专区。

民国二十九年(年)1月,平顺县成立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3月,国民党平顺县政府避驻花园村;6月,以老马岭一线为界析置平顺(南)县、平(顺)北县(因上级尚无统一的抗日政权,两县均在中共上级党委统一领导之下);8月,冀太联办成立,设太南专署,平顺(南)县、平北县属之。

民国三十年(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太行行署成立,平顺(南)县、平北县属太行四专区。

民国三十一年(年)6月,平北县、平顺(南)县合并为平顺县,仍属太行四专区。

民国三十二年(年)7月,国民党平顺县县长率残部投靠日伪上党道平公署,国民党平顺县政府垮台。

民国三十四年(年)11月,平顺县改属太行三专区。

民国三十五年(年)6月,改属太行二专区。

民国三十六年(年)1月,复属太行三专区。

民国三十八年(年)9月,平顺县属长治专区。

年10月,长治专区改称晋东南专区,平顺县属之;11月,平顺县与壶关县合并为壶关县,壶关县机关驻原平顺县城。

年9月,复置平顺县,仍属晋东南专区。

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平顺县属之。

年5月,撤销晋东南地区,设立地级长治市,平顺县属之。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明代置县后,平顺县分为四乡、八都、三十一里(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里)。

清顺治五年(年),将三十一里并为十九里,十一年(年)并为十八里,十四年(年)又并为十七里。康熙三十二年(),平顺县辖四乡、十七里、八个市镇。

清乾隆二十九年(年)撤销平顺县前,平顺县辖二十三里。

民国元年(年)复置平顺县,山西省实行联村制,平顺县划分为95个编村,村辖闾,闾辖邻(每闾5邻,每邻5户)。

民国七年(年)12月,山西省实行区村制,平顺县辖3个区,96个主村,个联村,闾,邻。

民国二十六年(年),平顺县辖3个区,36个编村。

民国二十九年(年)3月,平顺县抗日民主政府调整行政区划,撤销编村,平顺县辖7个区,96个行政村;6月,平顺(南)县、平北县分置,平顺(南)县辖4个区(原平顺县第一、二、五、六区)、63个行政村,平北县辖3个区(原平顺县第三、四、七区)、33个行政村。

民国三十年(年)3月,将平北县的上五井、中五井、张井、略峪4村划归平顺(南)县,平顺(南)县辖5个区、96个行政村;潞城县的淜头、安乐、实会、王曲、西坡划归平北县,平北县辖4个区、52个行政村。

民国三十一年(年)6月,平顺(南)县、平北县合并为平顺县,将原两县的9个区调整为6个区,行政村新划为92个。

民国三十二年(年)9月,平顺县在东南边缘地区增设第七区,区公所驻玉峡关,后迁杏城。平顺县辖7个区、个行政村。

年12月,平顺县行政区划调整为7个区、个行政村。

年8月,第七区高家台、苇池凹划归河南省林县;同时将全县个行政村新划为个乡,分属7个区。

年9月,撤销第一、二、四、五区,改第三、六、七区为三个农村基点工作区。平顺县直辖3个基点区和58个乡。

年3月,平顺县划分为1个镇、51个乡。

年2月,将原52个乡镇合并为9个集镇乡和20个一般乡。

年8月,撤销29个乡,设24个人民公社:城关(红旗)、西沟(金星)、龙镇(曙光)、扬威(跃进)、杏城(协作)、玉峡关(燎原)、寺头(战斗)、羊老岩(幸福)、石窑滩(太阳)、中五井(超美)、大渠(先锋)、虹梯关(飞跃)、十字岭(裕化)、西桥沟(建设)、芣兰岩(革新)、实会(学苏)、北耽车(灯塔),阳高(东方红)、石城(前进)、王家庄(虹光)、北社(超美)、东青北(上游)、苗庄(卫星)、羊井底(红星)。公社下划分管理区,全县共有个管理区。

年11月5日,平顺县与壶关县合并为壶关县,县机关驻平顺城关。同时将潞城县的黄池、黄牛梯、下黄划入,原平顺县行政区域内合并为10个公社,即城关(红旗)公社、西沟(金星)公社、李庄(超英)公社、石城(前进)公社、北耽车(灯塔)公社、北社(超美)公社、虹梯关(飞跃)公社、杏城(协作)公社、寺头(英雄)公社、辛村公社。

年7月,恢复平顺县建制,辖10个人民公社;9月,从羊井底人民公社析出苗庄等6个管理区,成立苗庄人民公社。平顺县辖11个人民公社。

年9月,黄池、黄牛梯、下黄等村划回潞城县;平顺县重新划定为15个人民公社(城关、西沟、杏城、寺头、虹梯关、芣兰岩、中五井、实会、北耽车、石城、阳高、北社、苗庄、东青北、羊井底),个管理区。

年5月,析石城人民公社部分区域,建王家庄人民公社;析杏城人民公社部分区域,建玉峡关人民公社;析寺头人民公社部分区域,建石窑滩人民公社和羊老岩人民公社。同时撤销管理区,改建为生产大队。平顺县辖19个人民公社,个生产大队。

年6月,析西沟人民公社部分区域,设立龙镇人民公社;西沟人民公社机关由龙镇迁驻西沟。

年,平顺县生产大队增至个。

年3月,因与阳城县的寺头人民公社重名,平顺县寺头人民公社更名为东寺头人民公社。全县辖个生产大队。

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改为乡(镇)、村建制。平顺县辖4个镇、16个乡,个行政村。其中城关镇辖26个行政村,龙镇镇辖23个行政村,苗庄镇辖12个行政村,石城镇辖21个行政村,西沟乡辖14个行政村,杏城乡辖17个行政村,玉峡关乡辖8个行政村,东寺头乡辖15个行政村,羊老岩乡辖10个行政村,石窑滩乡辖5个行政村,虹梯关乡辖9个行政村,芣兰岩乡辖10个行政村,王家庄乡辖9个行政村,阳高乡辖21个行政村,北耽车乡辖10个行政村,实会乡辖9个行政村,中五井乡辖15个行政村,东青北乡辖9个行政村,北社乡辖16个行政村,羊井底乡辖4个行政村。

年12月,撤销城关镇、羊井底乡,合并组建青羊镇;龙镇镇更名为龙溪镇;撤销杏城乡、玉峡关乡,合并组建杏城镇;撤销东寺头乡、羊老岩乡、石窑滩乡,合并组建新的东寺头乡;撤销虹梯关乡、芣兰岩乡,合并组建新的虹梯关乡;撤销北耽车乡、实会乡,合并组建新的北耽车乡;撤销石城镇、王家庄乡,合并组建新的石城镇;撤销北社乡、东青北乡,合并组建新的北社乡。平顺县辖5个镇、7个乡,个行政村。

区划详情

平顺县行政区划图

截至年,平顺县辖5个镇、7个乡,3个社区、个行政村。[10]

县政府驻青羊镇。

乡镇所辖村居青羊镇

彩凤社区、青羊社区、紫东社区、城关村、崇岩村、北流滩村、小东峪村、刘家村、山南底村、张井村、回源郊村、各峪村、草庄沟村、老马岭村、王庄村、莫流村、西岭村、野峪村、井峪村、路家口村、郭和村、大渠村、孝文村、白马村、洪岭村、椿树沟村、贾家村、王家村、南北头村、羊井底村、吾乐村、国和村、南掌村

龙溪镇

龙镇村、南脑村、北坡村、白家庄村、大门道村、刘家沟村、新城村、庄和村、小东彰村、底河村、杨威村、南洼村、淙上村、佛堂岭村、上井村、南小沟村、东郊村、东迷村、南坡村、东彰村、西郊村、井泉村、消军岭村

石城镇

石城村、豆口村、东庄村、克昌村、豆峪村、黄坪村、西庄村、窑上村、源头村、崔家庄村、青草洼村、老申郊村、大坪村、岳家寨村、虻岩村、上港村、枣林村、流吉村、黄花村、水板石村、自新村、王家庄村、苇水村、白杨坡村、遮峪村、恭水村、牛岭村、上马村、马塔村、和峪村

苗庄镇苗庄村、西安善村、东安善村、南五马村、上庄村、下庄村、岭底村、北庄村、东五马村、西五马村、土坡村、北甘泉村杏城镇

杏城村、赵城村、黑虎村、西罗川村、十字河村、大石河村、西安村、甘化村、暖泉村、铺水村、黄崖村、牛石窑村、东罗川村、栈道村、芦沟村、西山村、岭后村、玉峡关村、达驮村、背泉村、花园村、尖坪村、石门口村、门窑郊村、忽窑郊村

西沟乡

西沟村、山里湾村、石埠头村、流泉沟村、石匣村、东坡村、韩家村、青行头村、申家坪村、龙家村、正村、下井村、赵店村、李家后村

东寺头乡寺头村、虎窑村、西湾村、安咀村、安阳村、棠梨村、焦底村、常驮村、常峪村、门楼村、后岭村、后庄村、前庄村、大山村、石棠郊村、石窑滩村、神龙湾村、寺洼村、秦光村、洒水村、羊老岩村、七子沟村、黄崖沟村、谷恋铺村、管洞水村、西桥沟村、海棠水村、桑家河村、张家洼村虹梯关乡虹梯关村、臭水郊村、北秋房村、碾洼村、虹谷郊村、克老郊村、界畔郊村、芦芽村、化圪道村、梯后村、碑滩村、虹霓村、槐树坪村、芣兰岩村、龙柏庵村、库郊村、棒郊村、西井山村、佛堂村阳高乡阳高村、车当村、奥治村、河南滩村、后壁村、享乐最村、南庄村、回源头村、任家庄村、东坪村、堂耳庄村、榔树园村、岗圪道村、空中村、德和村、珩堂村、狮包口村、鹞坡村、周家峪村、石泉沟村、后家滩村北耽车乡北耽车村、南耽车村、东梳村、赤壁村、烟驮村、东洪村、白石岩村、南郊村、寺木沟村、双射泉村、实会村、王曲村、湾里村、安乐村、朋头村、靳家园村、马家山村、西坡村、水峪村中五井乡后留村、留村、西赛村、下五井村、排行村、后排行村、中五井村、北头村、上五井村、后南头村、天脚村、小赛村、龙峪沟村、后庄村、二龙洼村北社乡北社村、西社村、高岸村、河北村、常家村、下社村、河东村、南社村、清河村、庄上村、集林村、西北坡村、秦家后村、庙后村、东河村、牛家后村、东青北村、西青北村、大铎村、小铎村、东禅村、黄花掌村、掌里村、广武村、北岸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平顺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东部。西与长治市郊区、潞城市接壤,南部和西部与壶关县相连,北与黎城县、河北省涉县毗邻,东与河南省林州市相接。县域地跨东经°11′45″—°44′04″,北纬35°56′37″—36°27′44″,南北长约53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

总面积.3平方公里

(一说平方公里)。

地质条件

构造

平顺县大地构造位于山西断隆东南缘、太行断拱南段中轴偏西部位,是中生代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结果。全境总体为向西缓倾的单斜,倾角一般小于10°,由东往西地层时代由老到新展布。晋获褶断带从长治经县域西部最突出部位的边缘呈北北东向通过。断裂构造不甚发育,有两条近南北向大致平行的构造隆起—岩浆岩带从中部通过,其中一带(东带)北起北秋房,经风泽岭南至陵川六泉,二带(西带)北起白马,经龙将沟南至壶关双井。岩体常分布于背斜或向斜构造中。岩浆活动受南北向构造和北北东向构造复合构造的控制,岩浆岩带呈两条狭长条带赋存于奥陶系中统地层中,总体上呈中部厚大两侧频繁分叉的似层状形态。

地层

平顺县境内地层出露以奥陶系和寒武系为主,赞皇群、长城系和石炭系零星分布,第四系主要覆盖在西部;出露的地层从东到西呈现由老到新的特点。太古界赞皇群出露于玉峡关东南角的花园,面积不到0.5平方公里,是境内出露最古老的地层。元古界串岭沟组由北向西零星分布于浊漳河、芣兰岩沟、杨坡和花园等地,出露面积约23平方公里。古生界寒武系分布在县境东部,出露面积平方公里。古生界奥陶系面积平方公里,分布于境内绝大多数地区,仅出露中、下统,上统缺失。古生界石炭系仅出露中统本溪组和部分上统太原组地层,其中中统本溪组在西南部东青北、羊井底、龙镇、城关西零星分布,由含铁质岩、铝质岩和薄层砂页岩组成;上统太原组仅在新城和消军岭等低洼盆地或陷落柱中残存,主要由砂岩、砂质页岩夹灰岩及煤层组成。新生界第四系主要出露于西北部东青北、苗庄,实会一带,厚10—50米,上部次生黄土,下部由砂砾石层组成。

地貌

平顺县地处太行山南端的上党盆地边缘地带,为典型的石灰岩干石山区。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地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延伸。东南部为高山峻岭,杏城镇境内的风泽岭为平顺县最高峰,海拔米;北部山岭交错、沟深谷幽,石城镇浊漳河出口处的马塔海拔米,为全境最低点;县域西部靠近上党盆地边沿,大多为台地,较平坦;中部为丘陵区,海拔一般在—米。

平顺县地形图

根据中国地貌区划指标,平顺县全境属中山区,地貌类型分为山地、丘陵、河谷三类。

山地面积.25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89.5%。其中剥蚀构造中山面积.92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县域南部、东部和北部,山势由北向南逐渐增高,一般海拔高度—米,相对高差—米;由高度不同的山峰、陡缓不均的坡面和沟陷不同的山谷组成;山谷发育,一般呈“V”字型,山顶主要为圆锥状和龙脊状,山体岩石为石灰岩,山坡坡角多在50°—70°以上,多悬崖绝壁,山岭形状奇异多变。剥蚀构造低中山面积.33平方公里,分布于县域中部和西部,剥蚀构造中山以下,一般海拔高度—米,山顶钝圆,山坡较缓,坡角多为30°—50°;山谷较开阔,多呈“U”字型;山体土石分布相间,岩石多为石灰岩和页岩。

丘陵面积.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9%。其中黄土台坪面积80.01平方公里,分布于西部北社乡、苗庄镇的部分地区,海拔米左右,相对高度多米。丘陵沟壑面积42.44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西部、中部和北部北耽车乡的部分地区,其它地区有零星分布。

河谷面积4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分布于浊漳河、虹霓河和百里滩河沿岸地带。

气候

平顺县气温、降水分布图(2张)

平顺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时间为4月6日至5月31日,夏季为6月1日至8月31日,秋季9月1日至10月25日,冬季为10月26日至次年4月5日。年平均气温9.1℃,1月平均气温-5.5℃,7月平均气温21.9℃。年平均日照时数.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天,河谷地带无霜期在天以上,东南山区在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毫米,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2.5%;从地域分布看,东南山凉温区雨雪较多,城关及西部台地次之,北部河谷地带降水较少。年平均风速2.2米/秒,西南风的风向频率占27%,为春秋季主导风向,北到东北风为夏季主导风向。

因境内不同区域存在海拔、地势的差异,平顺县全境分为3个气候小区。其中温和半干旱气候区包括青羊、中五井、北社、苗庄等乡镇,海拔—米,1月平均气温低于-8℃,7月平均气温25.6℃—29.5℃;暖和干旱气候区包括北耽车、阳高、石城、芣兰岩等乡镇,海拔—米,1月平均气温在-6℃以下,7月平均气温27℃—31℃;东南山凉温半湿润区包括西沟、龙溪、东寺头、虹梯关、杏城等乡镇,海拔—米,气候高寒,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7月平均气温20℃—22℃,春、夏、秋三季共5个月左右,冬季长达7个月。

水文

地表水

平顺县境内河流属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分属浊漳河、卫河两个流域,其中浊漳河流域约占总面积的90%,卫河流域约占10%。境内主要河流有浊漳河、虹霓河、百里滩河、西社河、十字河等。

浊漳河河谷柳树湾段(2张)

浊漳河为常年性河流,在北耽车乡王曲村入境,向东流经阳高、石城,至马塔村东河口出境;境内干流长53公里,有较大支沟7条,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天然落差米,平均流量20立方米/秒。虹霓河旧名虹梯河,发源于东寺头乡,至虹梯关乡入河南林州南谷洞水库,河道全长43公里,有主要支沟14条,天然落差米,平均流量0.25—0.35立方米/秒,平均输沙量吨/年。穽底河又名露水河,源出杏城镇牛石窑河沟南岸山涧,经老温沟、阳坡、穽底村进入林州境,流量0.25—0.35立方米/秒,河道总长85公里。十字河属卫河水系,源出杏城镇十字河村鹿住圪道东前沟,南下进入壶关县,长4公里,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天然落差米,平均流量0.3立方米/秒。

百里滩河由南河、西河两条干流组成,共有干沟38条、支沟条、毛沟余条;其中南河自龙溪白家庄河沟深处至城关,总长39公里,流域面积.74平方公里;西河自车相沟深处到县城东与西河交汇,经中五井至留村入潞城境,总长54.25公里,俗称“百里”,流域面积81.7平方公里。西社河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河床坡降3.2%,平均输沙量吨/年。百里滩河与西社河均为夏季暴雨型河流,河水冲刷力大,输沙量多,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

地下水

境内地下水分布不平衡,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周围多中间少;埋藏很深,大部分山地都在—米以下,西部丘陵区在米以下。全境有浅层泉水处,日出水量约立方米,分布零星,流量甚微。较大泉水有辛安泉(平均流量0.75立方米/秒)、八道水(平均流量0.立方米/秒)、王曲泉(平均流量0.立方米/秒)、和峪泉(平均流量0.立方米/秒)、源头泉(平均流量0.1立方米/秒)和安乐泉(乐头温泉)等。

土壤

平顺县境内的土壤有褐土、草甸土、水稻土3个土类,7个亚类,37个土属,78个土种。褐土为地带性土壤,面积.83万亩,遍布全境海拔—米的山地、丘陵和沟谷中;分淋溶褐土、山地褐土、粗骨性褐土、褐土性土和碳酸盐褐土5个亚类。草甸土面积.5亩,主要分布在北部浊漳河沿岸的北耽车、阳高、石城和虹霓河沿岸芣兰岩片区的沿阶地和河漫滩上,土体厚60—厘米,有机质含量较同一地带性土壤低;分为1个亚类,2个土属,6个土种。水稻土面积亩,分布于北部浊漳河沿岸的实会、阳高乡王曲和安乐两村的河谷阶滩上,为轻壤浅育型水稻土,潜育性强,土体构型较好,有机质含量较低。

植被

平顺县自然风光(6张)

平顺县森林植被少,且分布不均,大都为20世纪50年代以后营造的人工林,在浊漳河两岸山峦深处有小面积天然次生林零星分布。森林为针叶林或阔叶林,以油松、侧柏、辽东栎、杨树、柳树、榆树、槐树、椿树等树种为主。在阳坡和半阳坡有次生灌木丛,多为虎榛子、胡枝子、枸子木、阔叶荚莲、忍冬、绣球菊、黄刺梅、连翘、铁杆蒿类等,覆盖度多在30%以上;阴坡植被差,多为山柳、山杏、荆条、山皂角等耐瘠薄的灌木和白萆、鬼针草等草本植物,覆盖度一般在10—30%左右。耕地为季节作物覆盖,主要有玉米,谷子、小麦、豆类及薯类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平顺县多数地区水资源贫乏。据长治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统计,平顺县—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亿立米,地表水资源量2.7亿立米,地下水资源量1.亿立米,二者重复计算量1.亿立米。

此外平均每年过境客水约10亿立方米,辛安泉年涌水量2.35亿立方米。境内水能资源理论储量9.25万千瓦,可开发量3.24万千瓦。其中浊漳河水能资源理论储量9.12万千瓦,可开发量3.09万千瓦。

年全年平顺县水资源总量为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

矿产资源

平顺县矿产资源较丰富。据年地质勘探调查,境内探明或踏勘估算有储藏的矿种15个,产地55处,包括煤矿、铁矿、铝土矿、钴矿、硅石、白云岩、含钾岩石、共生硫铁矿、电石石灰岩、水泥石灰岩、石膏、大理石、花岗石、红石板和石榴子石等。其中接触交代铁矿探明储量.7万吨,工业储量1.7万吨;山西式铁矿探明储量47.5万吨,工业储量0.4万吨;铝土矿踏勘估算储量.5万吨;硅石探明储量万吨,踏勘估算储量2.6亿吨;白云岩踏勘估算储量1.75亿吨;熔剂石灰岩预测资源总量5.71亿吨;电石石灰岩踏勘估算储量46.8万吨,预测资源总量.73亿吨;制碱石灰岩预测资源总量43.32亿吨;水泥石灰岩踏勘估算储量9.4万吨,预测资源总量6.84亿吨;含钾岩石踏勘估算储量1.亿吨;石膏踏勘估算储量.5万吨;大理石探明储量.6万立方米,踏勘估算储量1.8亿立方米;花岗石踏勘估算储量万立方米;红石板踏勘估算储量17.5万立方米;石榴子石踏勘估算储量3.9万吨。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树木用材类树种有松、柏、杨、柳、榆、槐、桑、椿、楸、榔、樗、檀、桐、椴、楮、棌、皂角等近百种,特种经济类树木有漆树和杜仲,观赏类树木有侧柏、黄刺玫、白皮松、桧树、秋海棠、八照花、红豆杉等野生果类酸枣、山葡萄、沙棘、山桃、山杏、杜梨、秋果、棠梨、黄山楂、樱桃等野草白羊草、拂子茅、狗尾草、画眉草、稗子、狼针草、野苜蓿、草木犀、裂叶蒿、万年蓬、野艾蒿、小红菊、香椿、牛蒡、毛莲菜、大丁草、糙苏、龙牙草、燕草、唐松草、紫草、茜草、薇草、节节草、附地草、老鹳草等山蔬黄花菜、韭花、木耳、树莪、蘑菇等山花山丹丹、山菊花(红、白、兰、黄)、山兰花、打碗花、鸡冠花、牵牛花、蝴蝶花、丁香、蔷薇、梅花、芍药(红、白、紫)、粉团花、水红、月季、刺梅、迎春、山玫瑰、指甲花等药材党参、黄花、黄芩、苍术、黄精、柴胡、天花粉、前胡、半夏、藁本、瞿麦、藜芦、地丁、知母、远志、丹参、葛根、冬花、白附子、何首乌、马兜铃、益母草、红花、麻黄、荆芥、王不留、紫苏、白头翁、淫羊霍、土大黄、威灵仙、细辛、地榆、百部草、大黄、莲翘、升麻、板兰根等近种

动物资源

鸟类雉、杜鹃、啄木鸟、猫头鹰、石鸡、文鸟、黄莺、鹭鸶、斑鸠、鹰、燕、喜鹊、乌鸦、麻雀、雕、枭、画眉、雁、鹳、水鸭、鸳鸯、野马鸡、半翅、鹞等哺乳动物金钱豹、猫豹、鹿、狍、狼、狐、山猪、山羊、田鼠、野兔、花鼠、刺猬等鱼类草鱼、鲢鱼、鲤鱼、鲫鱼、鳊鱼、泥鳅等爬行动物蛇、蜥蜴、壁虎、鳖、龟、鳋等两栖动物青蛙、蟾蜍、蝾螈等

人口

平顺县主要年份人口数据

年份总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年年0年161年895146250年年70年1307254969年年8008年年977597

截至年末,平顺县总户数户,户籍人口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农业人口人。18岁以下人口人,占总人口的18.57%;18—35岁人口人,占总人口的26.58%;35—60岁人口人,占总人口的37.86%;60岁以上人口30人,占总人口的16.99%。年全年出生人,出生率7.55‰;死亡人,死亡率4.55‰;自然增长率为3.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07。

经济

编辑

综述

平顺县是传统的农业县,20世纪80年代前农业占主导地位。80年代后,采矿业、制造业和水力发电逐渐发展,铁矿采选业成为经济支柱。

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兴起。

年,平顺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亿元,不变价比年增长4.4%,现价较年有小幅下降;三次产业结构为11:39:5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亿元,比年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万元,比增长1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年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年增长8.0%。

第一产业

综述

神龙湾

平顺县自然环境恶劣,新中国成立前农林牧业生产水平很低。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以武侯梨、李顺达、郭玉恩、申纪兰为代表的先进模范带领群众开荒、种树、筑坝,极大地改善了农林牧业生产条件。20世纪80年代划分农业区划,全县分为3个农业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其中东南山地林牧药材薯类区荒山面积大,气候高寒,重点发展造林、种草,生产药材、薯类;北部河谷木本粮油区海拔低,气候温热,水源充足,重点发展木本粮油菜;西部台地粮油果桑区气候温和、土层厚、耕作条件好,以种植粮油为主,是平顺县的主要粮食产区。

年,平顺县第一产业总产出完成5.47亿元,比年增长1.9%;

第一产业增加值2.10亿元,比年增长1.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亿元,比年增长4.11%(现行价格)。

农业

平顺县境内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小麦、大豆、高粱、马铃薯(当地俗称“山药蛋”)等,少数地区栽种荞麦、水稻和红薯;经济作物主要种植花椒、党参、连翘等,还有少量花生、油菜、葵花等油料作物;蔬菜品种主要有萝卜、豆角、莴苣、葫芦、芫荽、蒜、芥子、韭菜、葱、南瓜、北瓜、辣椒、金针、洋姜、西红柿、青椒、黄瓜等。

年平顺县主要作物播种与收获情况

农作物类别播种面积(公顷)单产(公斤/亩)总产量(吨)玉米...50冬小麦...89谷子...00马铃薯...00大豆...00甘薯48...00

年,平顺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7公顷,比年减少.53公顷;粮食种植面积.17公顷,比年减少.43公顷,粮食总产量吨,减产7.4%。其中夏粮(全部为小麦)产量吨,增产%;秋粮产量吨,减产14.8%。粮食作物中,谷物播种面积公顷,总产量4.19万吨;豆类播种面积公顷,总产量吨;薯类播种面积公顷,总产量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公顷,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1.2公顷,总产量85.2吨,中草药材播种面积.7公顷,总产量.4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3公顷,总产量1.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2.44亿元。

林业

平顺境内原有大片森林,清末至民国期间,尤其是抗战时期为满足太行根据地的生产生活需要,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形成荒山秃岭。20世纪50年代初平顺县开始实施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工程,开展全民绿化运动,发展林场果园。年建立国营平顺县林场。年出现“砍光风”,“文革”结束后严格限制林木采伐。80年代境内基本完成阴坡造林,开始实施阳坡造林。

年,平顺县造林面积公顷,全部为集体经济造林;其中人工造林公顷,封山育林总面积达到公顷;全年四旁(零星)植树67万株;林木种子采集量吨,苗木产量.5万株,育苗面积公顷;木材产量立方米;果园面积.5公顷,果品总产量吨;实现林业产值.2万元。

畜牧业

平顺县境内主要养殖生猪、牛、羊、驴、骡等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平顺山多坡广,天然草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群众素有养羊的习惯,品种以太行青山羊为主。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养猪。80年代出现养猪和养鸡专业户。年平顺县承担了“山西毛用山羊培育”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引进安哥拉山羊杂交改良本地山羊,年引进辽宁绒山羊。

年平顺县畜牧业生产情况

畜禽类别出栏量(头、只)存栏量(头、只)肉类产量(吨)生猪46592牛羊1816845186禽类马333.63驴.2骡.32兔518.55

年,平顺县肉类总产量.7吨,禽蛋产量吨,山羊毛产量4.16吨,绵羊毛产量11.05吨;实现牧业产值1.17亿元。

第二产业

综述

平顺县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前,简单粗放型手工业生产占多数,工业基础差,技术人才缺乏。80年代后,采矿业、制造业和水力发电逐渐形成规模。

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年末平顺县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个,比8年末下降了42.86%;从业人员人,比8年末下降了52.54%。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部为内资企业,其中国有企业9个,占全部企业的6.82%;集体企业11个,占8.33%;私营企业90个,占68.18%。

年以来受钢铁行业下行的影响,平顺县工业经济持续低迷。

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7亿元,比年增长16.9%。其中工业增加值9.亿元,比年下降13.1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后增长16.4%;建筑业增加值万元,比年增长3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亿元,比年下降1.1%。

采矿业

平顺县开采铁矿始于年的大炼钢铁运动。年,长治钢铁公司在境内西安里建设平顺县第一座铁矿。年成立平顺县采矿厂。年后,村办和私人铁矿企业不断增加。

年起实施非煤矿山矿业秩序整顿和资源整合工作。

年,平顺县共有持证矿山32个,其中铁矿16个,石灰岩矿12个,石英岩矿1个,石膏矿1个,砂岩矿1个,大理石矿1个;

全年生产铁矿石原矿.22万吨;共有采矿业企业法人单位50个(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2个,非金属矿采选业8个),占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37.88%,资产总计18.23亿元,占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的63.17%。

年以来由于市场、环境的因素,铁矿石、精矿粉价格持续下跌,而平顺县规模工业中大部分行业属于铁矿采选业,订单少,销售困难,库存量大,企业亏损持续,影响到全县工业整体水平。

制造业

平顺县制造业有冶金、建材、化工、机械、医药、食品、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门类。境内自古以来有烧石灰的习惯,新中国成立后开办了大批村办砖瓦厂和石灰窑。年县电器厂和针棉织厂建成投产。年成立县化肥厂。年建成县制药厂。年县水泥厂建成投产。年,县鞋厂投产。—年,陆续建成侯壁水电站、西沟、石城、车当4家硅铁冶炼企业。年,县钢铁厂投产,年产生铁5万吨。80年代末建成县氧化镁厂和太行化工厂。年县第二钢铁厂投产,年产生铁1万吨。

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年末平顺县有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6个,占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42.42%。

年第三次经济普查平顺县按行业分组的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概况

行业企业法人(个)从业人员(人)资产总计(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业.10食品制造业00.9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38

纺织业

.06皮草和制鞋业1.01

文体用品制造业

.03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2.03医药制造业0.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06通用设备制造业.00

专用设备制造业

.01汽车制造业.60

电力工业

大唐风力发电平顺虹梯关风场

年,虹霓水电站建成。年,浊漳河侯壁水电站3×2千瓦机组全部运行发电。年1月,湾里水电站竣工。年5月,装机容量3×2千瓦的赤壁水电站投入运行。此外平顺县还有若干乡办和村办小型水电站。

年起,平顺县引进风力、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发电项目。

年,大唐新能源平顺虹梯关风力发电一期工程并网发电,中国水电与平顺县签订15万千瓦风电项目,淜头水电站完成总工程量60%以上,漳泽电力兆瓦风光互补发电厂和中国电建打虎岭片区风力发电项目规划上报长治市发改委;全县有乡村办水电站11个,装机容量千瓦,发电量万千瓦时;水电公司全年总发电量万千瓦时,供电量万千瓦时(其中侯壁水力发电厂发电量2万千瓦时,工业总产值万元;赤壁水力发电站发电量.3万千瓦时,工业总产值.93万元;湾里水电站发电量万千瓦时,工业总产值67万元)。

建筑业

年平顺县木建厂成立,年改称平顺县建筑公司。年,玉峡关乡、西沟乡分别成立建筑公司。

截至年末,平顺县共有建筑业法人企业单位4个(有限责任公司1个,私营企业3个),从业人员74人,资产总计0.14亿元;其中房屋建筑业1个,从业人员50人,土木工程建筑业1个,从业人员12人,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2个,从业人员12人。年,平顺县有三级以上资质证书建筑企业1家,建筑业总产值.3万元,比年增长41.63%;实现利润75.5万元,同比增长.45%。

工业园区

年,平顺县两大新型工业园区开工奠基。其中高新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总用地6.8平方公里,以新能源利用、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开发、装备制造、电子工业及相关产业等为主导。长治清华机械厂平顺航天工业园区位于青羊镇羊井底村,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治清华机械厂投资建设,具备机械产品的制造、装配、检测、存储全配套生产能力,

年航天工业园一期建成投产,二期预计年竣工并形成全方位配套能力,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2亿元,利税2亿元。

第三产业

综述

年,平顺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万元,比年增长0.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1.亿元,批发业完成2万元,零售业万元,住宿业万元,餐饮业万元,金融业1.亿元,房地产业1.亿元,营利性服务业1.亿元,非营利性服务业3.亿元。

年,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平顺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完成增加值10.5亿元,比年增长8.5%,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是平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商业贸易

民国年间,城关是县内最大的日杂用品贸易中心,北社、安乐是粮食贸易中心,石城、玉峡关是本地与外省商人的交易中心。年县城开设五大商号。年12月日军“扫荡”县城,商号、集市全部停业。年起农村陆续成立供销合作社。年平顺县合作联合社成立。到年,全县有个基层供销社。年后私营商业基本消失,集市停办。年,平顺县百货、食品、药材等国营商业公司成立。年后,私营商户和集贸市场重新恢复。年,县城青羊市场建成营业。

年,平顺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亿元,比年增长6.6%;其中批发零售业7.6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4.2%,住宿餐饮业.1万元。与周边县区相比,平顺县消费品市场总体规模偏小,总量差距较大。

旅游业

—年,长治

市政协在平顺县开展了对太行大峡谷旅游区的前期考察工作。年,龙门寺峡谷旅游景区奠基建设,平顺县旅游业起步。年,中共平顺县委作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决策。

年全县有旅游景区6个。

年,平顺县接待游客.18万人次,比年增长7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2亿元,比年增长67%。

金融业

民国时期,平顺县城设有银号。年6月冀南银行平顺县支行成立,年10月改为平顺县地方银行,年6月改为中国人民银行平顺县支行。年中国农业银行平顺县支行成立。年成立中国工商银行平顺县支行。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平顺县支行成立。年成立平顺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年,县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平顺县农商银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实现在农村乡镇全覆盖。截至年末,平顺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18亿元,比年初增长6.72%;各项贷款余额18.32亿元,比年初下降5.42%。

邮政电信

清代,城关和羊井底设有邮铺。年,县城和北社各有一个邮寄代办所。20世纪20年代平顺县始通电话。年8月设邮局。年全部生产大队通电话。年开通传真。年实现国内电话长途直拨。

年9月邮政、电信分离。年,移动从电信分离,成立县移动公司。

年,平顺县有邮政局(所)11个,邮政业务总量万元,订销报纸.4万份,函件59万件,包裹件,快递0.99万件,邮路单程长度公里,农村投递线路单程长度公里;电信业务总量万元,固定电话用户户,移动电话用户6.5万户,电话普及率48部/人,宽带上网人数0.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6%。

交通运输

公路

长平高速平顺段(2张)

平顺县山高路险,交通十分不便。民国时期,境内只有西部的杜公岭和东北部的李公道可通小型牛车。20世纪50年代初,平顺县提出“劈开太行山,天堑变通途”口号,开始修筑公路。年,平顺县第一条公路(潞城微子镇至平顺县城公路)建成通车。六七十年代平顺大搞公路建设,至年通车里程达到公里。因建成公路技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年起实施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境内有省道2条,其中省道(潞城—河口)自辛安桥入境,向东至河口村西出境,境内长44.7公里。省道(长治—李庄)在苗庄镇驻地南入境,经苗庄、县城、中五井等地,至留村以西出境,境内长35.7公里。

年,长平高速公路环城段通车,设计时速公里,平顺县境内长8.3公里,途径北社、苗庄2个乡镇;年5月,长平高速主线段通车,设计时速80公里,境内长39.9公里,设有平顺和虹霓2个出入口。

截至年,平顺县公路通车里程.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8.公里,二级公路.公里,三级公路.公里,四级公路1.公里;省道.公里,县道.公里,乡道.公里,村道.公里。有公路桥梁座,总长11.99公里;公路隧道53个,总长51.19公里;涵洞个。

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1辆,比年下降6.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辆,比年下降7.1%;民用轿车保有量辆,比年增长20%,其中私人轿车辆,比年增长28%。

铁路

晋中南铁路平顺段

年,长治钢铁公司西安里铁矿运矿专用线竣工,铁路起自长治钢铁公司,县境内自龙溪镇消军岭至新城长11.5公里,途经龙溪镇的龙镇、寺南凹、底河等7个村,设龙镇站、新城站2个车站。

年4月1日,瓦日铁路(晋中南铁路)平顺段开工建设。铁路由苗庄镇北甘泉村入境,途径北社乡、中五井乡、北耽车乡、阳高乡、石城镇,在克昌村经太行山隧道进入河南,境内全长约39.7公里,其中70%—75%为桥梁和隧道,主要构筑物包括路基5.7公里/20段、框架涵21座、桥梁2.6公里/13座、隧道27.5公里/8座、车站1座,平顺站设在阳高乡侯壁村。

年12月30日全线通车。

公共交通

4年,筹建平顺青羊公交公司,购置松花江面包车20辆,11月17日正式开通县城公交客运,在县城及周边王庄、石埠头、崇岩、山南底四个村庄的主要街巷往返运转。

年,开通了县城—龙溪镇—寺头—井泉公交化运营线路,并确定将县城—鹤坡、县城—河口两条线路确定为公交化运营线路,全县12个乡镇大部分行政村已开通客车。

年成立平安出租有限公司,投入运力80余辆,开通了出租车营运。

年制定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实施方案,开通平顺—洪岭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线路。截至年,平顺县有客运企业3家,即运输公司、公交公司和平安出租公司;客运车辆辆,其中班线客车61辆,农村客运18辆,公交车20辆,出租车86辆;有二级汽车站1个,乡镇汽车站9个,候车亭74个,招呼站牌85个。

年9月,小公交许可到期,退出市场;

10月,青羊公交公司组建成立;12月20日,城市公交正式投入运营,共18辆公交车,开通线路3条,线路总长度41公里。1路从客运中心到西沟驾校,2路从国税小区到张家凹,3路从旅游中心至紫东花园至山南底,最后再回到旅游中心,循环对开;每天共发车次,日运营里程公里,日客运量0人次,1路、2路每10分钟一趟,3路车每15分钟一趟;实行无人售票制,票价1元/人次,运行时间为早6:30至晚8:00。

社会事业

水利建设

位于平顺侯壁的红旗渠渠首

平顺县山大沟深、石厚土薄,水土流失严重,饮水灌溉困难。清代民国年间,县城即建有蓄水池。20世纪50年代,平顺县开始治沟治滩,修筑中小型水库;同时实施水土保持工程,采取以防洪护地为中心的修梯田、培地埂等传统方法。70年代西沟战备水库、西河水库、青春渠、浊漳河沿岸战备渠等蓄水、引水工程陆续竣工。年实施安乐提水工程,解决了县城居民用水问题。90年代建成芣兰岩和浊漳河沿岸两个自流灌区。

截至6年底,平顺县有小型水利设施处,其中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4座,总库容万立方米;塘坝53座,容积万立方米;自流渠道处,长达91公里;机电灌站62处,装机64台,装机容量2.79千瓦,有效灌溉面积0.万亩;战备渠灌渠引水量2.0立方米/秒,全长54.5公里,有引水枢纽1处,水闸17座,渡槽24座,倒虹1处,隧洞43座,小型水工建筑物座,有效灌溉面积1.21万亩;小水电站19处,装机41台,装机容量2.32万千瓦;人畜饮水工程25处(眼),其中提水工程73处,蓄水工程处(眼),自流引水工程处,渠管长度公里;有近6万人靠蓄积雨水生存,农村自来水入户户,自来水普及率仅33.9%;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4.6%,土壤侵蚀模数2吨/平方公里,初步治理面积.0平方公里,建有谷坊座,淤地坝27座,拦沙坝6座,排灌沟渠公里,田间道路公里。

教育事业

平顺中学

明嘉靖八年(年)平顺县建学宫。明清时期,县内办有私塾、义学、社学、书院等。清末民初,废学宫,义学、社学改为学校,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年创办县立第一高小。年设师范讲习所。到20世纪30年代,全县初级小学最多时达到所。抗战时期,抗日民主政权普及小学教育,实行“游击办学”。—年平顺县办有简易师范。年全县有所初级小学。年成立平顺中学。年县卫校成立。年始办幼儿园。—年成立4所乡镇初中。年,平顺二中和县农业职业中学成立;小学增加到所,此后数量不断减少。年基本扫除文盲,结束了中小学住祠堂、古庙、窑洞的历史。

年平顺县各级各类学校情况

学校类别学校数(所)在校人数(人)招生人数(人)毕业人数(人)幼儿园16911090小学85652741128初中7555普通高中职业高中4296特殊教育853

文化事业

年,平顺县牺盟会首创专业剧团。抗战时期,中共太行区党委在平顺境内办有《黄河日报》和《人民报》,平顺县抗日民主政府组建有平顺县农民剧团。年平顺县民众教育馆成立。年建成县人民舞台。年民众教育馆改名为文教馆,年4月又改名为人民文化馆。50年代初全县成立了多个农村俱乐部。年建成县广播站。年,各公社均建立了文化宣传站。年组建平顺县上党落子剧团。年成立县图书馆。年建成县电影院。

年,平顺县有公共图书馆1座,藏书6万册;文化馆1座,组织演出26次,展览3次;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职工50人,演出场次,观众18万人次,总收入万元;有电影院1座,放映单位12个,放映电影场次,观众42万人次;有卡拉OK厅2个,网吧3个;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家,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57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户,广播覆盖率94.34%,电视覆盖率93.48%,有线电视覆盖率20%。

医疗卫生

医院

平顺县地处内陆山区,水土中含碘量较低,历史上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的多发区。民国年间,县内有数家个体药铺或诊所。年9月成立平顺县卫生院,年更名为医院。年,全县7个区均成立卫生所。年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年成立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年成立县卫生防疫站。80年代起地方病发病率显著下降。年成立县妇幼保健站。

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年,平顺县有医疗卫生机构个,医院2所,妇幼保健院1所,乡镇卫生院12所,诊所(卫生所)4个,村卫生室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编制床位张,实有床位张;从业人员人,其中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64人,注册护士人,乡村医生人;新农合参合人数人,参合率99.99%,发放补偿金.03万元。

历史文化

文物遗存

平顺县境内文物遗存丰富,有古建筑处,古石刻82处,古遗址10处,古墓葬8处。

古遗址错凿遗渠、石勒城遗址、赵城遗址、藏军洞遗址、东禅遗址、中五井遗址、西沟遗址、北社遗址等古墓葬刘广墓、窦建德墓、李左车墓、王凤山墓、豆口村明代墓葬等古建筑金灯寺、多宝塔、天台庵、龙门寺、明慧大师塔、七宝塔、大云院、淳化寺、佛头寺、九天圣母庙、九天玄女庙等古石刻东寺头石窟、金灯寺石窟、玉峡关铭、虹梯关铭、三晋第一碑等近现代史迹中共平顺(南)县第一次代表会议旧址、太行区三、四专署旧址、董天知烈士墓等

民间艺术

民国时期,平顺县流传的戏曲曲种有三弦书、潞安大鼓书、评话、莲花板等,民间艺人宋根深发展形成了平顺县地方曲种平顺三弦书。新中国成立后,平顺县各剧团陆续引进了河南坠子、平腔大鼓书、天津快板、沁源小调、采撷豫剧、武安落子、上党梆子、上党落子、壶关秧歌等曲种。境内民间音乐团体一般叫八音会,吹奏乐曲以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秧歌等地方戏曲为主。平顺民间舞蹈有高跷、扑地蜂(扭秧歌)、跑旱船、小花戏、竹驴、狮子舞、象舞、二鬼绊跌、龙灯舞,扛桩、故事、上刀山、四景车等,多在庙会、节日等集会活动上表演。

平顺县的民间美术主要有绘画、木刻、泥塑、根雕、剪纸等类别。清代平顺泥塑匠人较多。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平顺泥塑名匠郭群娥艺术造诣较高。

平顺县境内流传的人物传说有李左车的传说、马三保的传说、窦建德的传说等。刘秀逃亡太行山的传说广为流传,并产生了老马岭、马跑泉、藏龙桥、卧牛地、鸦衔石、“芦苇叶尖为什么有道折痕”、“喜鸟乌鸦败鸟喜鹊”等众多典故。此外还有打虎岭、七子洞、黄巢岩、“人参与党参”等典故传说。

武装斗争

太南地委太南四专署旧址

平顺县有高山深谷作为天然屏障,自古以来一直是武装斗争的重要根据地。后赵石勒曾在此修筑石头城(今石城村)屯兵储粮;西燕慕容永为抗御慕容垂在此修筑益阳城(今赵城)。明嘉靖元年(2年),潞州青羊里(今平顺城关)爆发了以陈卿为首的农民暴动,农民军以太行天险为倚仗与官军对抗七年,纵横晋东豫北,“三晋震恐”,于嘉靖七年(8年)被晋冀豫三省官军剿灭。从明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平顺共发生了十一次农民暴动。年春,河南林县天门会暴动农民军攻入平顺,依靠天险与晋军对抗,占据境内死王垴上的菩萨岩据险死守,后趁雾天逃出包围圈。

“十二月事变”后,中共晋豫(太南)区委于年初退守至平顺县寺头村,成立中共平顺地委(后更名为晋冀豫四地委、太行四地委),建立和巩固革命政权,发展壮大抗日武装,组织敌后游击战、反“扫荡”等战事和生产自救、剿蝗灭蝻、减租减息等运动,平顺成为太南根据地的腹心地区,朱德、杨秀峰、杨献珍、何长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生活和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平顺县为可靠的后方,上党战役后勤指挥部就设于此。

西沟精神

平顺县西沟村是中国农村开展合作化运动的典范,中国农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年初,李顺达组织西沟村6名贫困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李顺达互助组,带领群众开荒造林,发展生产,度过灾荒,保证了部队的粮食供给。年春西沟村率先提出开展“爱国丰产运动”,同年冬申纪兰成为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副社长。年,西沟村开始大面积植树造林,治理沟滩,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二人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西沟村过去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低下的面貌得到极大改观。年,西沟村的事迹被收录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李顺达和申纪兰作为先进典型从此家喻户晓,西沟村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与时俱进”的西沟精神、李顺达精神和“对党忠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申纪兰精神成为平顺的精神象征,也是太行精神的丰富、发展和延伸。

风景名胜

通天峡风景区

通天峡(12张)

通天峡风景区位于平顺县城东30公里的虹梯关乡,地处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总面积56平方公里,主峡谷长约26公里。主要景观区有仙人峰远眺观赏区、通天大峡谷景观区、虹霓瀑布景观区、虹梯古关遗迹区等。

太行水乡风景区

太行水乡景区(6张)

太行水乡景区位于平顺县城东30公里,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景区总面积.7平方公里,由大云院、藏兵洞、南垴山、华野漂流、柳树湾、天鹅湖、小三峡、月亮山、恐龙谷、龙门寺等景点组成。天脊山风景区

天脊山景区(6张)

天脊山景区位于东寺头乡羊老岩村,距平顺县城35公里,景区面积1.1公顷,海拔米。被称为“天之脊”。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地质公园、省级重点名胜区。主要景点有天脊大佛、步云天桥、天脊飞瀑、十八潭、灵音洞、同心锁、爱情林等。神龙湾天瀑峡景区

神龙湾天瀑峡景区(4张)

神龙湾天瀑峡景区位于县城东南40公里处的东寺头乡穽底村,景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主要有神龙湾民俗村、天瀑峡瀑布群、哈喽梯、红豆杉树、祥云湖、莲花池、穽谷筒、穽梯等景点。西沟村红色旅游区

西沟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张)

西沟村位于平顺县城南7公里处,中国第一个互助组诞生于此,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主要景点有金星森林公园、西沟展览馆、陈卿故里、《三里湾》创作地、李顺达故居、李顺达纪念亭、金星纪念碑、革命岩、忆苦窑、血泪凹、金星杨等。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xz/5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