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家都喜欢使用道地药材,在中医处方笺上,许多药名前标有“川”、“云”、“广”等产地,“川”即四川,“云”即云南,“广”即广东、广西,这些药物大多就是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因而,道地药材指那些具有特定的产地,经过当地炮制加工,具有确切可靠治疗作用的药物。
年版《中华药典》日前正式发布,《药典》一部中关于药材和饮片就有种。比如,产于浙江的贝母,叫浙贝母、大贝母或象贝母,长于清肺祛痰,适用于痰热蕴肺之咳嗽;而产于四川的川贝母,长于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虚劳咳嗽。到目前为止,常常得到人们赞誉的道地药材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子,四川的黄连、附子、川芎,内蒙古的甘草,吉林的人参,山西的黄芪、党参,河南怀庆的牛膝、地黄、山药、菊花,江苏的苍术,云南的茯苓、三七等。当然,道地药材毕竟数量有限,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也常用一些同名而产地不同的药物来代替。那么替代的药材和不同产地、不同季节采收的药材和道地药材到底有啥差别呢?识药
今年,肖小儿国医馆暑期业务轮训的
第一课便把课堂搬到了中药材市场里,
逐一探寻道地药材的辨识。
肖小儿国医馆的医训是“药取稳妥,效求神速”,这八个字是肖正安教授确立的为医立馆之基,就是说始终坚持中药材的道地和品质。7月8日,肖量老师带着肖小儿第三代传承人寻访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通过看、问、闻、搓、尝等比较同种药材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区别。考察中,肖老师一边考核徒弟对药材名称性状的认识,一边举例经方中精到用药来巩固大家对药材药性的理解。肖老师告诫徒弟们:“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为医必须懂得药性的寒热温凉(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升降浮沉;性味归经;引经报使和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七情)等,方可结合辩证施治,遣方用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01
02
03
04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