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3607.html
聚焦助农
春耕正当时帮扶暖人心
假期期间是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开始积极组织春耕备耕工作,为即将开展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与此同时,学校及学院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同时打赢疫情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两场战役的精神,发出了“助力脱贫攻坚,同心共战疫情”的倡议。
接下来是学院八位同学在假期期间的春耕总结,他们正值青年,响应号召,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
劳动焕发新生机
马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级硕士研究生
为了在特殊时期发挥自身作用,马娟同学投身于社会生产实践,协助大伯及村里进行了春耕生产活动,总计30余天。
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长大,所以也曾踏踏实实地干过许多农活粗活,但自从上了大学以后,由于上学路途遥远,每年在春耕之时早已踏上了返校的路途,所以近几年很少下地干过农活。在春耕期间,马娟同学承担起了较简单的种植土豆与蔬菜的任务。
在本次春耕活动中,她积极参与大伯家的各项农事活动,向长辈们学习,充分磨练了意志,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有了深刻理解,也更加体会到了农民朝五晚九的辛苦劳作以及父母养育孩子的不易。
二
靠山吃山,巧办木材加工厂
刘文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级硕士研究生
时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和春耕生产、脱贫攻坚重要时节,按照学校有关工作要求,刘文才同学加入贵州大学研究生“春耕帮扶行动”互助群,经过群里专业的老师和同学的指导,积极投身到春耕帮扶中去。
他们镇的森林覆盖率极高,又富含煤矿。虽然镇上的木材资源丰富,但是没有合理的使用,矿井需要的枕木、支撑木等都是从其它地方运输来的,本村人靠山却不能正确的吃山。结合实际情况,他主张将自家的田进行填埋,办一个小型的木材加工厂,给矿井提供枕木、支撑木等,如果这个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能带领多人脱贫致富。村里也非常支持他的工作,相关手续很快办妥,需要的工业用电也很快接通。但是机器买来后很快遇到问题,加工的木材不均匀,总是一端厚一端薄,无法使用,在经过多天的摸索下,终于成功掌握了简单的加工工艺。目前,已经对矿井需要的木材进行部分供应,村里也有部分贫困户获得采伐资格,成功脱贫。
三
辛苦耕作
罗贤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级硕士研究生
俗话说: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阳春三月,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一些影响,但并没有阻挡罗贤俊同学跟随家乡伯伯前往农田进行耕作的热情。
当地农民一直传承着传统的耕作方式,农活全靠体力,除了耕田从最初的用牛拉着犁翻地,现在大多都改用耕田机了。罗贤俊和伯伯来到地里,手握锄头,身在田地,感觉到了和坐在学校实验室里写代码完全不一样的氛围。她积极帮农户翻耕、施肥、播种,跟农民伯伯们学到了一些春季播种的方法。
通过农田里的实践活动,她学到了很多农事操作的重要知识。明白了在农事操作中产生的实践经验很重要,并且理论知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故而在扎实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实践,总结经验。
四
实践出“真知”
李雅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级硕士研究生
因为之前在防疫的工作中做过志愿者,李雅静同学对他们村的人员都比较熟悉,经过乡政府的赵书记同意后把她安排在办公室,担任临时的办公室工作人员。
在政府机关每一个工作都马虎不得,每次复印,填表,很多人都是不认字,她就帮他们填写,这些都关乎老百姓的利益,有的填错了社保就可能领不了,就要多走冤枉路;每接一个电话,解决的都是老百姓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十多天时间内,她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和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会了怎样更好地与人沟通、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等等。
经过这次的经历,她深有感触的说:初入职场,要善于学习,不能心高气傲,要随时随地向资历深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要多听多想,而不是夸夸其谈,讨人厌恶。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四面树敌,四面楚歌。待人接物要注意方式,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能有过激的语言。
五
响应号召,耕种树苗
包天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级硕士研究生
“过了惊蛰节,锄头不得歇”。村里各家各户春耕陆陆续续开始,走到田野路边,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到处都能看到父老乡亲忙碌的身影。
三月初,家里春耕工作开始。最开始是耕地,家里长辈先是操纵机器翻土,再细耕一遍,包天舒就在旁边打打下手,帮忙选择肥料,做一些修机器、施肥等辅助工作。接着杨树育苗,育苗是为了来年可以移植到地里。育苗大概流程就是把土地分好块方便管理,割一些杨树枝,剪成小段,放入水中浸泡十几分钟后,插到土里,注意方向芽朝上就行,最后浇水。育苗工作结束后,就是选苗移植到比之前更好的地里。把树苗起出来,修剪,装车。接着就是挖坑、栽苗、封土、浇水,这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就成功把起来的树苗栽到了地里。只要“苗子”种下了,也就孕育下收获的希望。
疫情期间,春耕丰富了他的生活,在做好防护的同时每日劳作,但身上未曾有过一丝疲倦。在春耕中包天舒同学认识到“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对青年一代有着重大意义。”
六
喷洒除草剂来除草
贾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级硕士研究生
到了春天快来的时候,麦苗刚刚开始生长,但是杂草也会生长,而且长的很快。这样抢占麦子的营养,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这个时候贾阵同学和他的家人通常采用喷洒除草剂来除草。
除草剂对天气要求很严格,必须是晴天,下雨的话可能就没用了。他们去大街上租个喷洒器,买药。
贾阵同学有感而发,之前听说农民很辛苦,但是现在觉得,喜欢土地的人应该会享受这个过程,可能会累点,但心里是舒服的。每种职业都是一样的,喜欢的话就没有累不累的,只有完成的好不好。
七
不负春光田间劳作
王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级硕士研究生
王禹同学在做好防控疫情和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的参与到土地翻耕、播种等各项农事活动中去。
他下到地间背粪,总计23箩粪,在农村,农家肥(猪牛马粪)是种地不可缺少的。他和父母等10余人参与洋芋播种,主要以人挖小土坑的形式去播种,接着播种野生独角莲(方言称独角灵)90余珠。独角莲是一种中药材,药用价值较高,种植的主要原因是母亲需要这种药材来治病,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共青团小海镇委员会提出倡议,鼓励大学生率先投身农村垃圾治理大行动,村庄清洁大行动,农村道路畅洁大行动,室内卫生大行动,畜禽粪污整治大行动“六大行动”当中来。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即报名成为了一名农村环境整治的志愿者。在报名志愿者之后,他便去小海镇松山社区进行志愿服务,主要进行环境整治宣传、道路畅洁、室内卫生整治。
王禹同学说,总觉得身为一名研究生,更应该身先士卒,不管多苦多累,不管事大事小,只要有利于脱贫攻坚,有利于人民群众,都应该义无反顾。
八
充实的农耕生活
李玉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级硕士研究生
李玉枫同学的家乡位于贵州省江口县官和乡泗渡村耐子岩组,该村落长期生活在此的住户有十户人家,常年种植的农作物有油菜、玉米、红薯、马铃薯、黄豆、水稻等,看着家乡的农田土地,他义无反顾报名加入了春耕帮扶行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网课学习的同时,帮助农民春耕生产。
从二月下旬开始就拉开了春耕的序幕,李玉枫同学学习农用机械的使用,动手开垦田土,从种土豆到种水稻,从种油菜到种大豆,每天都很充实,收获很多。他说,这次活动是他参加过的最有意义、收获最大、感触最多的一次教育活动。他深深的体会到,相比那些弱势群体,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有完整的家庭,健康的身体,好的学习平台,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奋斗,要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社会多创造价值。
带你看更多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