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回阳救逆第一品——附子?原始草药是中药吗?想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吗?视频来了,10月26日,陕西中医药大学美女教师高峰的特色专业公开课视频出炉啦,带您一起走进博大精深的中药学。
原始草药不等于中药药店中最常见中药饮片
在公开课上高峰老师表示,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中药具有治疗、预防、保健作用,也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一般和地域、安全性、是否纯天然没有必然关联。比如,青蒿素在中国认知范畴内算是中药界定,但青蒿素在国外都是按西药使用。
目前市场流通的中药有三种形式: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或药店里最常见和使用的都是中药饮片。
辛热驱寒用“附子”煲汤
在众多中药中,有一种中药叫“附子”,它被称为中药中的“回阳救逆第一品”。高峰介绍说,尤其在霜降到冬至期间,气温逐渐降低,民间就有用“附子”煲汤驱寒习俗。特别是北方人有煲汤炖肉滋补习惯,为了缓解冬季的手脚冰凉症状,可以给汤里加一些“附子”。
高峰提醒,“附子”性味辛、甘、大热,还有毒性。为了避免发生中毒的情况,附子炖肉的时候一般都在六小时以上,这时乌头碱已分化殆尽,且在炖煮时往往要加入生姜,甚至黑豆,生姜、黑豆都可以解“附子”毒性。因为“附子”来源于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附子”有助心阳、温脾阳、补肾阳功能,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应用于亡阳证、阳虚诸证及寒湿痹痛等病证上。现在一般生附子外用止疼,内服需炮制,使用其饮片煎服用量3g-15g之间适宜,阴虚阳亢者忌用。
陕西中医药大学高峰老师话中药“附子”煲汤警惕其毒性(点击文字可以观看公开课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