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十一

小编搜集整理了年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真题,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小编搜集整理了年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真题,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病案一:

病案(例)摘要1:

马某,女,78岁,农民。年2月4日初诊。

患者头晕眼花间歇发作15年,日渐加重,伴有精神萎靡,腰酸膝软,耳鸣齿摇,健

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眩晕

3

中医证候诊断

肾精不足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头晕眼花为主症,诊断为眩晕。头晕眼花日渐加重,

精神萎靡,腰酸膝软,耳鸣齿摇,健忘,双目干涩,视力

减退,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肾精不足证。(2分)

2.年近八旬,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而引发

本病。(2分)

4

中医治法

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3

方剂名称

左归丸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熟地黄15g山药15g山萸肉12g枸杞子12g

菟丝子15g杜仲12g牛膝12g龟板胶先煎6g

鹿角胶烊化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5

病案二:

病案(例)摘要2:

李某,男,10个月。年12月6日初诊。

患儿为人工喂养,近2个月来腹泻时轻时重,大便清稀,每日3~4次,完谷不化,

形寒肢冷,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泄泻

3

中医证候诊断

臃肾阳虚泻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为主症,诊断为泄泻。久

泻,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精神萎靡,睡时露

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辨证为脾肾阳虚泻。

(2分)

2.喂养不当,致脾虚日久,则脾损及肾,肾阳不足,脾

失温煦,阴寒内盛,水谷不化,并走肠间,而引发本病。

(2分)

4

中医治法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3

方剂名称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党参3g白术6g茯苓6g附子久煎2g吴茱萸2g

补骨脂3g肉豆蔻3g干姜3g黄芪6g升麻3g

石榴皮6g甘草3g

三剂,水煎服。日1剂,少量多次喂服。

5

病案三:

病案(例)摘要1:

严某,女,41岁,已婚,工程师。年12月3日初诊。

患者4年前出现双下肢浮肿,时轻时重,常因劳累而加重。近5天因过劳双下肢水

肿加重,按之凹陷不易恢复,伴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形寒肢冷,脘闷,纳减便溏,面

色不华,尿量偏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水肿

3

中医证候诊断

阴水-脾阳虚衰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双下肢浮肿为主症,诊断为水肿。水肿以下肢为主,

按之凹陷不起,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形寒肢

冷,脘闷,纳减便溏,尿量偏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辨证为阴水-脾阳虚衰证。(2分)

2.久病过劳,伤及脾气,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

水,而引发本病。(2分)

4

中医治法

健脾温阳利水

3

方剂名称

实脾饮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干姜9g附子先煎9g草果9g桂枝12g白术15g

车前子包煎30g茯苓15g泽泻15g木瓜12g木香6g

厚朴12g大腹皮30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5

病案四:

病案(例)摘要2:

张某,女,9岁。年3月20日初诊。

患儿发热3天,皮疹2天。现症见高热不退,烦躁口溻,面赤唇红,颜面躯干四肢

皮肤可见丘疹、疱疹,结痂等皮疹,分布密集,疹色紫暗,疱浆混浊,大便干结,小便

黄赤,舌质红绛,舌苔黄糙而干,脉洪数。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水痘

3

中医证候诊断

邪炽气营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发热1天后出现全身皮肤丘疹、疱疹,结痂,诊断为

水痘。以壮热烦躁,面赤唇红,皮疹密集,疹色紫暗,疱

浆混浊,大便干结,舌苔黄糙而干为特征,辨证为邪炽气

营证。(2分)

2.本病由于感受水痘时行邪毒,经口鼻侵入人体,邪毒

炽盛,内传气营,而发本病。(2分)

2

中医治法

消气凉营,解毒化湿

方剂名称

清胃解毒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生石膏先煎15g黄芩10g黄连6g生地15g天花粉10g

连翘10g升麻10g丹皮10g赤芍10g紫草10g

栀子10g芦根10g

三剂,水煎服。日1剂,2次分服。

5

病案五:

病案(例)摘要2:

陈某,女,8岁。年3月9日初诊。

患儿以“发热2天,胸背部皮肤皮疹1天”为主诉来诊。现症见微热,鼻塞流涕,

偶咳,胸背部皮肤见红斑、丘疹、疱疹,少许结痂,疱疹壁薄,疱浆清亮,根盘微红晕,

痘疹稀疏,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数。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水痘

3

中医证候诊断

邪伤肺卫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胸背部皮肤同时并见红斑、丘疹、疱疹,故诊断为水

痘。以鼻塞流涕,痘疹稀疏,疱浆清亮为特征,辨证为邪

伤肺卫证。(2分)

2.本病由于感受水痘时行邪毒,经口鼻侵入人体,蕴郁

于肺,透于肌表而发病。(2分)

4

中医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利湿

3

方剂名称

银翘散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后下6g桔梗6g竹叶6g

芦根10g牛蒡子10g黄芩10g车前子包煎10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日1剂,2次分服。

5

病案六:

病案(例)摘要1:

李某,女,48岁,已婚,干部。年6月10日初诊。

患者久居湿地,近1月来全身逐渐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

重,胸闷纳果,泛恶,舌苔白腻,脉沉缓。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水肿

3

中医证侯诊断

阳水-水湿浸溃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全身水肿为主症,诊断为水肿。全身水肿,下肢明

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

苔白腻,脉沉缓,辨证为阳水,水湿漫渍证。(2分)

2.患者久居湿地,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阳不振,而

引发本病。(2分)

4

中医治法

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3

方剂名称

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桑白皮15g陈皮9g大腹皮9g车前子包煎30g

茯苓皮12g苍术12g厚朴12g泽泻12g桂枝12g

白术15g茯苓15g猪苓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5

病案七:

病案(例)摘要2:

汤某,女,5岁。年5月5日初诊。

患儿2月前患急性胃肠炎,治疗1周后吐泻止,但自此食欲不振,食少饮多,烦躁

少寐,手足心热,大便干结,2日一行,舌质偏红,苔花剥,脉细数。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厌食

3

中医证候诊断

脾胃阴虚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食欲不振2月为主症,诊断为厌食。食少饮多,大

便干结,舌红苔花剥,脉细数,故辨证为脾胃阴虚证。(2

分)

2.小儿脾常不足,吐泻后更伤胃阴,可使脾胃运化失常,

而致厌食。(2分)

4

中医治法

滋脾养胃,佐以助运

3

方剂名称

养胃增液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北沙参10g麦冬10g玉竹6g石斛10g乌梅6g

白芍6g焦山楂10g枳实6g厚朴6g焦神曲10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分2次服。

5

病案八:

病案(例)摘要1:

刘某,男,52岁,公务员。年8月5日初诊。

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时有头痛眩晕,未系统诊治。今日晨起,突然跌仆神昏,

来院就诊。现症:神识欠清,右半身不遂,肢体强急,口舌歪斜,舌强不语,痰多而黏,

腹胀便秘,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中风

3

中医证候诊断

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突然神昏,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为主症,诊断为中

风。有神志改变,故为中脏腑。神识欠清,右半身不遂,

肢体强急,口舌歪斜,舌强不语,痰多而黏,腹胀便秘,

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为闭证-痰热腑实证。(2

分)

2.多由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而引发本病。

(2分)

4

中医治法

通腑泄热,息风化痰

3

方剂名称

桃仁承气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桃仁9g生大黄后下9g芒硝9g枳实9g胆星9g

黄芩9g瓜蒌15g赤芍12g丹皮12g牛膝15g

菊花15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5

病案九:

病案(例)摘要2:

高某,男,3岁。年11月3日初诊。

患儿腹泻3周,病初每日泻10余次,经治疗好转,但近日仍大便清稀,色淡不臭,

每日4~5次,常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

脉缓弱。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存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泄泻

3

中医证候诊断

脾虚泻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大便清稀、次数增多,诊断为泄泻。久泻,大便清稀,

色淡不臭,常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

瘦,神疲倦怠,辨证为脾虚泻。(2分)

2.腹泻迁延不愈,脾胃虚弱,胃弱则腐熟无能,脾虚则

运化失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不能分清别浊,水湿水

谷合污而下而致泄泻。(2分)

4

中医治法

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3

方剂名称

参苓白术散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党参5g白术5g茯苓5g薏苡仁10g莲子肉5g

扁豆5g山药5g砂仁后下3g桔梗3g焦山楂5g

石榴皮5g甘草3g

三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5

病案十:

病案(例)摘要1:

汪某,男,65岁,已婚,退休。年8月7日初诊。

患者2天前因劳累而出现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无发热,无意识丧失。现症:口眼

㖞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伴有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关节酸痛,舌苔薄

白,脉浮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年。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中风

3

中医证候诊断

中经络-风痰入络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口角歪斜,言语不利为主症,诊断为中风。无神志

改变,故属中经络。口眼㖞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

强语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

浮数,辨证为风痰入络证。(2分)

2.脉络空虚,风痰乘虚入中,气血闭阻,而引发本病。

(2分)

4

中医治法

祛风化痰通络

3

方剂名称

真方白丸子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半夏9g南星9g白附子6g天麻9g全蝎3g

菖蒲12g豨莶草12g枳壳12g当归12g白芍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5

病案一: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专业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pz/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