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
总第期《青岛昊鸿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公益版》
《周忠海临床验方公布》
青龙虎啸汤
青龙虎啸汤是周忠海临床验方,验方基础来自于《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是《伤寒论》中的名方,因为方中多是辛升耗散之品,故气虚阳亏者严禁单服,防止耗气拔少阴之本,一般只宜在风寒引起的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待症状缓解之后,即改用其他方剂善后。比如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或者苓桂术甘汤等等。
同时小青龙汤多温燥之品,过服本方,容易伤阴,因此,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周忠海经过20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小青龙汤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大补元阳的芪附,补脾温胃的化饮的参术苓姜枣,化饮利水的葶泽,止咳理气的杏朴,镇逆防止耗散的龙牡,清热防燥的生石膏,形成了攻补兼施,应用广泛的新验方。
无论感冒的新咳,还是虚证的久喘,诸如:气虚,阳虚,痰饮,寒咳,冷喘,秋燥,郁火,甚至阴虚证只要没有达到“燥热”的程度,皆可以放心服用,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此方十方好掌握,如果不会加减,按原方服用,同样可以取效。下面就将青龙虎啸汤和一些医案公布出来,供有心者参悟和借鉴。
咳喘速效验方-----青龙虎啸汤
青龙虎啸汤是周忠海临床验方,验方原形来自于《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为扶正止咳剂,具有大补元气,温阳化饮,升清提气,降浊化痰之功效。
青龙虎啸汤治疗气虚阳亏,外感风寒,寒饮喘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体弱气短,遇冷喘咳,手足冰冷。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或沉或浮而无力为辨证要点。
分类:扶正化饮,止咳平喘剂
功用:大补元气,温阳化饮,升清提气,降逆化痰。
主治:气虚阳弱,外寒里饮证。体弱气虚,阳亏畏冷,痰饮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不得平卧,头身疼痛,无汗,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或沉或浮而无力。
西医的所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过敏性鼻炎、肺癌等属于气虚阳弱,外寒里饮者的咳喘。
青龙虎啸汤
歌诀:
青龙升清虎降逆黄芪扶气附温阳
麻桂芍干辛乌草半杏龙牡枳厚葶
术苓泽泻膏姜枣扶正祛邪两不误
方药参考剂量:
生黄芪克蒸附子30克麻黄20克桂枝20克炒白芍20克干姜20克细辛20克炒乌梅20克炙甘草20克姜半夏20克杏仁20克葶苈子(布包)15克生石膏80克泽泻36克枳实15克炒白术20克茯苓2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厚朴10克生姜丝60克大枣掰开12枚
一天一副,连服三副,白天不用喝,晚上喝,发作时加服1---2次。
加减:小孩用1/4---1/2的量,扶正祛邪的药量对比,随证观体而加减。孕妇一般情况下禁服,特殊情况需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师灵活应用。
辨证施治: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症状: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青龙虎啸汤照方服用即可。
2.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青龙虎啸汤基础上,肺热内盛加黄芩、知母清肺泄热,或生石膏加量或加连翘、芦根清热生津。
3.风燥伤肺
症状: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后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青龙虎啸汤基础上,若津伤较甚者加麦冬、玉竹滋养肺阴;热重者前加生石膏、知母清肺泄热;痰中夹血加生地、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
4凉燥伤肺证:
乃燥证与风寒并见,表现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首薄白而干等症。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青龙虎啸汤照方服用即可以。
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痰出则憋减咳轻。常伴脘闷,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方药:青龙虎啸汤基础上,姜半夏可以加到30克,陈皮,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可以酌情加入。
2.痰热郁肺
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方药:青龙虎啸汤基础上,身热,面赤,生石膏可加量到克,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清泄肺热,可以酌情加入。痰黄如脓或有热腥味,加鱼腥草、金荞麦根、象贝母、冬瓜仁等清化痰热;胸满咳逆,痰涌,便秘配葶苈子、大黄泻肺通腑以逐痰;痰热伤津,口干,舌红少津配北沙参、天冬、麦冬、天花粉养阴生津。
3.肝火犯肺
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加剧。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方药:青龙虎啸汤禁止服用,可以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或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方中用青黛、海蛤壳清肝化痰;黄芩、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粳米、甘草和中养胃,使泻肺而不伤脾胃。二方相合,使气火下降,肺气得以清肃,咳逆自平。火旺者加山栀、丹皮清肝泻火;胸闷气逆,加葶苈子、栝蒌利气降逆;胸痛配郁金、丝瓜络理气和络;痰粘难咯加海浮石、贝母、冬瓜仁清热豁痰;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加北沙参、百合、麦冬、诃子养阴生津敛肺。
4.肺阴亏耗
症状: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低热,午后颧红,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药:青龙虎啸汤禁止服用,可以用沙参麦冬汤。方中重用北沙参、麦冬甘寒生津,清养肺胃为主药;玉竹助主药甘寒生津,养阴润燥以为辅,天花粉清肺润燥,养胃生津;生扁豆甘平和中,培土生金;冬桑叶轻清宣透,以散燥热;甘草泻火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诸药配伍,共奏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乃甘寒之法。若久热久咳,是肺中燥热较甚,又当加地骨皮以泻肺清热。咳剧加川贝母、甜杏仁、百部润肺止咳;若肺气不敛,咳而气促,加五味子、诃子以敛肺气;低热,酌加功劳叶、银柴胡、青蒿、地骨皮以清虚热;盗汗,加糯稻根须、浮小麦以敛汗;咯吐黄痰,加海蛤粉、知母、黄芩清热化痰;痰中带血,加丹皮、山栀、藕节清热凉血止血。
排查要点:
青龙虎啸汤只要排查了“燥热”的高热,即使阴虚证也可以服用。
辨别“燥热”的高热要点如下:
舌多为深红或绛紫或酱紫色黑紫,而且舌体又干又燥,舌苔整体为黄苔甚至无苔,整个口腔很少有水湿气是又干又燥。
肺结核,早期可以服用,后期潮热,咳血禁止单独服用。
其余如:舌虽为鲜红或紫红,只要舌体不干燥,舌苔只要是白苔或厚白苔,即使是有黄苔,黄苔的底苔只要是白色的,整个口腔只要是湿润的,皆可以放心服用。
煮药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