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夜观星象,觉有大事发生,细细推敲,原来是:
就在今晚
考研中综冲刺第三次摸底考
十、驱虫药
1、使君子:杀虫消积--驱蛔虫,与热茶同服可致呃逆,腹泻。甘温
2、雷丸:杀虫消积不入煎剂,加热至60℃即失效,绦虫
3、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配木瓜,治脚气肿痛,冲心烦闷,杀绦虫
4、榧子:杀虫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杀绦虫
5、苦棟皮:杀虫疗癣有毒,广谱驱虫中药
6、南瓜子:杀虫绦虫,血吸虫
7、鹤草芽:杀虫不入煎剂,不溶于水。治多种肠道寄生虫;(亦有泻下作用,以利驱虫虫体。)
01
十一、止血药
(一)凉血止血药
1、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2、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通淋
3、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可治烫伤,但大面积烧伤不宜用本品
4、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归肝,大肠经,善治大肠出血
5、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6、苎麻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安胎--善治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7、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二)收敛止血药
1、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归肺,胃,肝经收敛止血代表药,擅治肺胃出血
2、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解毒杀虫全身各处出血,无论寒热虚实皆可用
3、紫珠:收敛止血、凉血、清热解毒--擅治肺胃出血
(三)化瘀止血药
1、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补虚强壮--化瘀生新,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
2、茜草:化痰止血、凉血通经--妇科调经要药
3、蒲黄:化痰止血、利尿对于出血证,有无瘀血,无论寒热皆可用;来源于花粉,宜包煎
(四)温经止血药
1、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
2、灶心土:温中止血、止呕、止泻布袋包先煎,或煎汤代水
十二、活血祛瘀药
(一)活血止痛药
1、川芎:活血止痛、祛风行气“血中之气药”“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
2、延胡索:活血止痛、行气“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3、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姜黄、郁金、莪术都来源于同一植物,治气火上逆所致妇女倒经,用郁金。
4、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包煎,与蒲黄配治胸痹心痛
(三)活血疗伤药
1、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乳香、没药、苏合香、血竭皆源于树脂类
2、马钱子:消肿散结、通络止痛外用不可大面积涂抹。大毒,内服不宜生用,炮制入丸散
(四)破血消癥药
1、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醋制,引药入肝经,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2、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醋制,引药入肝经,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3、斑蝥: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外用兼治斑秃
4、虻虫:破血逐瘀、散积消癥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温化寒痰药
1、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消肿止痛--化痰,止呕要药。归肺脾胃经。
2、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消肿散结
3、白附子:燥湿化痰、祛风、止痛止痉、解毒散结与全蝎,僵蚕配治口眼涡斜
4、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生品宜外用,内服宜制用:半夏,天南星,白附子,“善散皮里膜外之痰”;有发泡作用,皮肤过敏者忌用
5、旋覆花: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宜包煎,“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诸子皆降,苍耳子独升”
6、白前:降气化痰性温而不燥烈,无论寒热,外感内伤皆可用
(二)清化热痰药
1、川贝母:清热化痰、消肿散结、润肺止咳
2、浙贝母:清热化痰、消痈散结(偏于清热化痰)
3、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瓜蒌果实,天花粉是瓜蒌根)
4、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半夏,胆南星,天南星,禹白附都来源于天南星科
5、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热性呕呃之要药
6、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肺部引经药,利咽排脓要药
7、前胡: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8、礞石:坠气化痰、平肝定惊治顽痰,老痰胶固之证;打碎布包先煎
9、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善治小儿惊风;竹茹,竹沥,天竺黄均来源于竹
10、竹沥:清热豁痰、利窍定惊本品性寒尚能滑肠,可治中风痰迷,便秘脉实之证
11、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咳平喘多服久服损肝肾,性味苦寒有毒
12、海浮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通淋打碎先煎
(三)止咳平喘药
1、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无论外感,内伤,暴咳,久咳,皆可用之
2、款冬花:润肺化痰止咳、下气--治疗咳喘无论寒热虚实皆可用
3、马兜铃: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清痔--量大易致呕吐
4、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既治肺热咳嗽,又治胃热呕吐
配伍:
1、桔梗配杏仁:桔梗性升,载药上行,被称为诸药之舟楫;杏仁性降,引药下行。两者一升一降,能宣降肺气而止咳平喘。
2、白芥子配陈皮:增强温肺化痰之力。
编辑:小杏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