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节气。芒种,又名“忙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
在我国有句谚语:“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短短几句话,反映了夏天人们的状态——懒散、头脑不清爽,所以此时更要注意养生。
每年此时,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会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同时,降雨量开始增多,空气湿度增大,让人感觉“又闷又热”。芒种过后这种闷热潮湿的天气,俗称“苦夏”。
健康时报曹子豪摄
芒种来了,养生要遵循四大原则
芒种到,防苦夏,养生显得尤为重要。芒种过后养生要遵循的四大原则,祛湿又防病!
1.养生原则——天热先别急着开空调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陈允斌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此时阳气到了最旺盛的时候,我们身体的新细胞会代谢得非常快。此时我们不要急着关闭门窗开空调降温,最好尽量打开家里的窗户,让阳光晒进来,让新鲜的空气流通。特别是身体虚弱的老人,如果天气炎热,要充分利用这个时节,如果天气炎热难耐,尽量通过其他方式,如风扇、清洗等其他方式降温。①
2.饮食原则——食宜清补,苦夏不苦
芒种苦夏开始了,人们常常没有食欲,影响饮食,过多食用冷饮,也会造成脾胃伤害。所以,在饮食上面,一是清淡为主,二是切忌贪凉,三是苦夏“吃点苦”。
夏季饮食应少荤多素,宜多食蔬果谷物类。在果蔬中尤其推崇“瓜族”,如苦瓜、冬瓜、西瓜、香瓜等。夏季在中医“五味”中对应于苦味,主入心经,因此苦味食物大都具有清热解暑、燥湿坚阴的作用,芒种后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生菜等,对人体大有裨益。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②
3.睡眠原则——晚睡早起,午睡补眠
从芒种到夏至这段时间,我们要顺应夜短昼长的季节特征,别再教条的坚持早睡早起,加上气候炎热,很多人夜晚很难早入睡,不妨适当做个夜猫子。既然昼长,我们索性就晚睡早起。
但夏天白昼较长,睡眠容易受到干扰,这时候适当的午睡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午睡时间一般以20分钟为宜。对于上班族而言,若不能午睡,也可以闭目养神30分钟。②
4.运动原则——适量运动,早晚为宜
芒种到夏至,虽还不到最炎热难耐的三伏天,但是此时气温也已升高,尤其是正午时分。“汗为心之液”,因此午时运动流汗最易伤心。对爱运动的人,建议在气温较为凉爽的早晨或者傍晚适当运动。
运动时必须保证足量饮水,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糖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千万别贪凉。②
健康时报资料图
把握好养生时机,记住8个“一”!
1.“一汤”——荸荠汤
芒种时节,湿热之气逐渐加重,饮食要注意调理胃气,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池晓玲在健康时报推荐了一款荸荠汤,健脾、养阴、清热。
荸荠半斤、薏苡仁30克,百合30克,先用温水将薏苡仁和百合浸泡,荸荠去皮洗净从中间切开。然后一起加适量水烧沸,再用文火煮45分钟。③
2.“一水”——桑葚水
芒种后湿热加重,会导致脾胃湿热内蕴,心火较重而影响睡眠,睡前喝一杯桑葚水,安神的效果不错。
桑葚水简单易做,将买来的新鲜桑葚取克,加入水毫升,先煮沸然后再用小火煮10分钟就可以了。桑葚水味道酸甜,喝起来也比较爽口。③
3.“一果”——樱桃
仲夏之月,要养心。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陈允斌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夏气与心气相通,夏天我们之所以快速地生长,要靠心脏的阳气推动。而樱桃可以说是“心之果”,可以补心气,养心血。
樱桃不仅使血脉能够畅通,还能温暖心阳。此外,而樱桃还含很多铁,缺铁性贫血的人吃樱桃也有帮助。④
健康时报资料图
4.“一粥”——红薯粥
“夏日粥品首推红薯粥。”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吴晓晶年在银川晚报刊文表示,红薯粥,是夏季对抗湿热的好方法。
首先,夏季人体流汗多,喝红薯粥可以补充人体流失的水分;
其次,红薯粥容易消化,适合夏季因湿热造成的脾胃不适、胃口差等情况;
最后,红薯粥有较好的祛湿解暑作用,并且红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清肠胃、排便排毒,擅长对抗夏日外邪。⑤
5.“一养”——养心
盛夏养生要特别注重保养心气,预防中暑。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养心清暑推荐三叶茶:荷叶、竹叶、薄荷叶。
可以三叶合泡(每种3克~5克)或者任选其中的一种(荷叶、竹叶用5克~10克,薄荷叶5克即可)泡茶喝,有非常好的清心火、养心和消暑的作用。⑥
6.“一健”——健脾
芒种后暑气渐盛,湿热更伤脾胃,容易出现唇干舌燥、食欲下降等情况,健脾要放在重要位置。医院营养科营养师何盈犀年在健康时报推荐了一款具有清热消暑、健脾利湿作用的夏季药膳——冬瓜荷叶扁豆煲水鸭。
如果2~3个人食用,可以准备冬瓜克、新鲜荷叶半张、扁豆30克、薏米30克、水鸭克、瘦肉50克。荷叶切成细丝或小块状;冬瓜切成块;瘦肉洗净切块;水鸭斩成大块去血水,纳入所有材料,加适量水,武火滚沸后,文火炖1小时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⑦
7.“一补”——补钾
夏季出汗多,钾元素流失快,要适当补充,从日常饮食中就能摄取。含钾较多的食物有:
粮食以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等含钾元素较高;
水果以香蕉含钾元素较高;蔬菜以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青蒜、莴苣、土豆、山药、鲜豌豆、毛豆等含钾元素较高。
健康时报寇晓雯摄
8.“一睡”——子午觉
芒种到夏至节气是一年中阳气逐渐浮盛,阴气内藏的阶段。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吴晓晶年在银川晚报刊文表示,要重视睡子午觉,有助于阴阳之气的顺接,以顺应本节气阴阳交接之势。
子时是指晚上23:00~次日凌晨1:00,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子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也最佳。
午时是指中午11:00~13:00,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是气血流注心经之时;午时睡觉,有利于人体养阳。
晚上睡觉时间不应超过23:00,11:00~13:00间宜“小憩”一会儿,以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⑤
芒种,太阳黄经为75度。农历书记载:“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就是说,芒种节气是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农谚“芒种忙忙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同一节气的气候特征也有差异。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湿热,各种衣物器具极易发霉,所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把这种天气叫做“黄梅天”。另外,我国的端午节多在芒种日的前后,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此话告诉人们,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以免受寒。在我国的江西省有谚语:“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短短几句话,反应了夏天人们的通病——懒散。其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所以,暑令湿胜必多兼感,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因此,在芒种节气里不但要搞好雨期的田间管理,更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
芒种的养生重点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恼怒忧郁不可有,这样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这里给朋友们介绍几种药浴的方法,所谓药浴就是在浴水中加入药物的汤液或浸液,或直接用煎好的汤药,以蒸气沐浴方法或熏洗全身或患病局部,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药浴的使用方法在我国由来已久。据载,自周朝开始流行就用香汤浴洁身,宋明期间,这种香汤浴传入民间,便出现了专供人们洗芳香浴的“香水行”,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人们择日选用不同的药浴洁身、防病。如春节这天用五香汤沐浴,浴后令人遍体馨香,精神振奋;农历的二月二,古人称之为“中和节”,民间曰为“龙抬头”的这一天,多取枸杞煎汤沐浴,可令人肌肤光泽,不老不病;夏季常用五枝汤洗浴,是为疏风气、驱瘴毒、滋血脉。到了清朝,药浴不仅作为健身益寿的方法,而且广泛用于治疗和康复疾病。
在药浴的过程中,除了水本身的理化作用(主要是温热作用)外,主要是药物对人体的影响。药物水溶液的有效成分,通过体表和呼吸道粘膜进入体内,根据不同药物的组方,可起到舒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等功效。
药浴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浸浴、熏浴、烫敷,作为保健养生则以浸浴为主。
浸浴的具体方法,以五枝汤(桂枝、槐枝、桃枝、柳枝、麻枝)为例:先将等量药物用纱布包好,加十倍于药物的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再将药液到入浴水内,即可浸浴。有条件的可每日一次,这种药浴方法适用全身浸浴液亦可用于局部泡洗。
女性中老年朋友可选择美容护肤方:绿豆、百合、冰片各10克,滑石、白附子、白芷、白檀香、松香各30克研粗末,装纱布袋煎汤浸浴,可使容颜、肌肤白润细腻,体香驱邪。
饮食调养方面,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元代医家朱丹溪的《茹谈论》曰:“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蔬菜、豆类可为人体提供所必须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及大量的维生素,维生素又是人体新陈代谢中不可缺少的,而且可预防疾病、防止衰老。瓜果蔬菜中的维生素C,还是体内氧化还原的重要物质,它能促进细胞对氧的吸收,在细胞间和一些激素的形成中是不可缺少的成分。除此之外,维生素C还能抑制病变,促进抗体的形成,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对老年朋友来说,多吃瓜果蔬菜,从中摄取的维生素C对血管有一定的修补保养作用,还能把血管壁内沉积的胆固醇转移到肝脏变成胆汁酸,这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也有一定的作用。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保持人体大便通畅,减少毒素的吸收以及防止早衰,预防由便秘引起的直肠癌的发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我们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饮食过咸,体内钠离子过剩,年龄大者,活动量小,会使血压升高,甚者可造成脑血管功能障碍。吃甜食过多,对人体健康也不利,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逐渐降低,宜引起中间产物如蔗糖的积累,而蔗糖可导致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症,严重者还可诱发糖尿病。由此可见,饮食是养生防病极其重要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饮食宜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的食品。女士在月经期或产后期间,虽天气渐热,也忌食生冷性凉之品以防由此引发其它疾病。
芒种节气的具体食疗、食谱方。
西红柿炒鸡蛋:
[配料]西红柿克,鸡蛋3个,精盐、味精、白糖个适量。
[做法]西红柿洗净切片,鸡蛋大入碗内搅匀。
油锅烧热,先将鸡蛋炒熟,盛入碗内;炒锅洗净,烧热放油,白糖入锅融化,把西红柿倒入锅内翻炒2分钟后,将鸡蛋、盐入锅同炒3分钟,放少许味精出锅即可。(糖尿病人不放白糖)
[功效]生津止渴,养心安神。
香菇冬瓜球:
[配料]香菇、鸡汤、淀粉各适量,冬瓜克,植物油、精盐、姜、味精、麻油各适量。
[做法]香菇水发、洗净,冬瓜去皮洗净,用钢球勺挖成圆球待遇用,姜洗净切丝。
锅内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继续煸炒数分钟后,倒入适量鸡汤煮开后,将冬瓜球下锅烧至熟时,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锅。
[功效]补益肠胃,生津除烦。
五味枸杞饮:
[配方]醋炙五味子5克,枸杞子10克,白糖适量。
[做法]五味子和剪碎的枸杞子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再入白糖,搅匀即可饮入。
[功效]滋肾阴、助肾阳。适用于“夏虚”之症,是养生补益的有效之芒种的养生重点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恼怒忧郁不可有,这样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