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流派简析二

三、京帮炮制技术流派

京帮炮制流派起源于我国北京,以北京同仁堂代表。代表性饮片有“百药煎”和“七制香附”。其炮制特点在炮制方法和辅料特色上最为体现。

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有姜炒制、姜煮制、姜腌制。姜腌能够很好地降低药材的毒性,如: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等;盐制法除了盐水炒,还有盐粒炒,即用大青盐粒炒制药物,也被认为是“烫”的方法之一,适用于质地坚实并入肾经的饮片,如怀牛膝等。

辅料特色

乌豆汤具有解毒的功能,因此京帮的炮制辅料擅长用乌豆制的豆腐来炮制药材,可以更好地降低药物的毒性,如豆腐制附子等;用米汤煨制葛根,降低药物的燥性。此外,京帮经过对炮制工艺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了用药用液体辅料炮制药材,如甘草水煎液,明矾水溶液,黄连水煎液等。通过药用液体与被炮制药物中的有毒成分相互结合,达到或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

京帮在蒸制时多采用铜炖罐,认为这种加热工具传热快并且具有良好的金属稳定性,根据蒸制药物不同可分为单味药物罐蒸和多味药物罐蒸。

四、川帮炮制技术流派

川帮发源于我国四川省,以同仁堂、庚鼎药房、精益堂为代表,以“九制大黄”、“九转南星”、“仙半夏”等特色炮制品种闻名。

川帮的中医药发展具有悠久的传统,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成都尚有大小药房近百家,它们基本上都采用“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从事中医治病和药材炮制,即临街的店堂作为医生坐堂应诊、饮片配方的地方,而店堂后面则是加工炮制饮片的作坊。

尽管成都的中药炮制技术具有良好的传统和基础,但是由于中医传承的固有规律,比如药物炮制的火候(相当于现在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

大多是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其经验性、主观判断性的因素较强。因此,随着实践经验丰富的老药工的逐渐谢世,一批中药炮制技术也面临着消亡或变异的危险,如成都中药炮制技术中的“九制大黄”、“九转南星”、“仙半夏”等,亟需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pz/1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