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
本草潜在功能的挖掘与利用
CHAPTER01
白芷古今功用
一致性考察分析
《本草经》记载白芷“主女人漏下赤白”“阴肿”和“寒热,风头”,李杲补充“白芷能通九窍”,确立了白芷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散寒止痛及通鼻窍的基本功能。古代含白芷复方侧重治疗疮疡、伤寒、诸痛和鼻渊等,遵循了历代本草学确定的主流功用。《药典》确认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与古代本草的功能论述和古代含白芷复方的主治病症大体相吻合,传承了白芷的基本功用。
CHAPTER02
白芷功用
古今差异考察分析
1.稽古发隐
1)活血祛瘀:《本草经》首载白芷“主血闭”,《药性论》则“治心腹血刺痛”“疗妇人沥血腰痛”,《日华子》称其“破宿血”,《百种录》言其“和利血脉”。古代含白芷复方用于跌仆损伤首,用于月水不调80首,古代本草和方剂两个方面均提示,白芷当有活血化瘀之功。对此,《药典》未予收录。
2)生发美发:在历代本草学和方剂中,多将白芷作为润泽肌肤、泽面之品,用于面皯疱、面粉渣、鼻疱、酒渣鼻等面疾。但不容忽视的是,古代含白芷复方尚有38首用于须发黄白、须发堕落、眉发须不生等,为其生发美发提供了传统文献佐证。
3)止血:自《药性论》以其“主女人血崩”,后世本草则有白芷治肠风、鼻衄、小便去血的记录。古代含白芷复方有33首用于出血,包括肠风下血、金疮血不止、吐血、鼻衄、月水不断等,本草所论与方剂所用基本吻合,提示白芷既有活血作用,又有止血功能。《药典》则未能予以收录。
4)美容祛斑:《本草经》中首载白芷“润泽,可作面脂”,其后《日华子》言其治“面皯、疵瘢”。古代含白芷复方有78首用于面瘢,证实了本草学所述功用的确定性。《药典》对此亦未收录。
5)祛风止痒:《日华子》始以白芷治“疥癣”,《药性赋》再度强调白芷“去头面皮肤之风,除皮肤燥痒之症”。古代含白芷复方有63首用于风瘙痒,诸如大风癞疾、风瘙瘾痒、癣疥等,进而从两个方面提示,白芷当有祛风止痒之功。对此,《药典》未予收录。
6)止呕:《别录》记载白芷治“吐呕”,《药性论》进一步确认“主呕逆”,《纲目》用治“翻胃吐食”。古代含白芷复方虽仅有7首用于呕吐、干呕,但也呼应了本草学的有关论述。白芷是否具有止呕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7)明目:据《药性论》所记,白芷有“明目”之用;《日华子》取“治目赤胬肉”。古代含白芷复方有19首用于目昏暗,对这一传统功用,《药典》及《中药学》教材均未曾收录。
2.疑问
借助古代含白芷复方,可以勾勒出白芷功用的大致范围。实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骨伤科、皮肤病科和五官科的众多病症。当今统编教材《中药学》按照功能分类,将白芷归入辛温解表剂,依据何在,已难以明确。不过,与古时实际应用情况相较,确有较大差别。故而重新审视白芷的功能分类属性,或许是必要的。
CHAPTER03
白芷潜在功能
现代研究和应用考察
现已明确,白芷古今功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古代本草、方剂中比较广泛使用的功能,《药典》和统编《中药学》弃之不收者比较突出。从历代本草记载和古代方剂应用可以提炼出白芷活血祛瘀、生发美发、止血、美容祛斑、祛风止痒、止呕及明目等潜在功能。深入考察即可发现,一些潜在功能已得到当今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证实。
(1)白芷“活血祛瘀”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以白芷中白芷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提部位干预血瘀模型,结果表明,血瘀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与模型组相比,白芷各提取部位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白芷乙酸乙酯部位作用最强。复方白芷胶囊(白芷、川芎)能明显降低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及血小板黏附率,减轻血瘀大鼠血液的黏、凝状态,防止血栓形成;可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细动脉管径缩小、流速减慢、毛细血管开放量减少、流态改变,并改善这些现象;可显著延长家兔凝血酶原时间,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延长的趋势。说明白芷有活血化瘀作用。
杨建都等自制消肿止痛液(白芷、红花、草乌等)治疗单纯急慢性软组织挫伤肿痛、术后关节粘连、软组织肿胀及功能障碍等例,以棉签蘸药液涂于软组织损伤处,连涂3次,日3次,7天为1个疗程。治愈例,有效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65%。
将白芷粉g烘干碾碎,高压消毒,外敷治疗外伤性皮损例。全部在3~10天内一期愈合,其中5天内愈合者78%。
(2)白芷“生发美发”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分别考察55种中药对小鼠触须毛囊的形态及生长速度的影响。其中,女贞子、白芷、白及等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触须毛囊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利用体外培养的游离毛囊(手术后的人头皮毛囊、大小鼠触须毛囊以及猪和绵羊的毛囊)筛选出熟地黄、黄芪、女贞子、白芷、白及、荆芥等有促毛囊生长的作用。
采用中药(黄芩、龙胆、炒白术等)内服,配合中药(厚朴、蔓荆子、白芷)外洗,治疗脂溢性脱发患者50例。痊愈10例,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
(3)白芷“止血”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研究证实,白芷浸膏对动物的出血时间、出血量、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有明显的缩短和减少作用,提示有止血作用。考察不同产地白芷水溶性成分的止血作用,其止血强弱程度依次为川白芷、禹白芷、祁白芷、湘白芷。
以一味白芷治疗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出血患者例,每日l剂,每剂20g水煎服,连用10剂,同时口服抗生素。结果:治愈54例,好转83例,无效31例,治愈率为32.14%;总有效率81.55%。
(4)白芷“美容祛瘢”的临床应用
瘢痕是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结缔组织增生所导致的。采用透骨草汤(透骨草15g,伸筋草15g,白芷10g,川芎15g,苍术10g)离子导入治疗瘢痕疙瘩5例,取得满意疗效。重用白芷(15~30g)内服治疗痤疮84例,结果痊愈68例,好转13例,3例治疗50天无效,总有效率96%。留有瘢痕者,经调理可消退。
刘宇等采用自制当白生肌膏(当归60g,白芷60g,紫草60g,血竭25g,甘草60g)治疗肛瘘术后瘢痕疙瘩,治愈18例,有效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85%。
(5)白芷“祛风止痒”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与对照组相比,白芷挥发油对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白芷挥发油具有抗过敏作用。
用白芷加减护理面部皮肤过敏。以瘙痒为主者单用白芷40g;以丘疹样皮损为主者,取白芷10g,茯苓10g,白附子10g;以脱皮或渗出为主者,取白芷20g和藁本10g。治疗30例患者,有效率95%。
文中涉及参考文献从略
读者反馈1
购书到货,展卷阅读,
内心喜悦难以控制!
您这是给文献理论研究
找到了一个重要门径啊!
读者反馈2
药性觅踪稽古录
人民卫生出版社
16开,精装
千字,厚20mm
重g
定价:99元
西湖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