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故事亦可概
地域形态皆可取
名从自然意中来
中
药
之
名
简
意
赅
中
药
之
名
趣味
中药的传承源远流长,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药称谓虽属神奇,但考究其名的来历,都有它的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其命名方法,总的来说都与医疗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它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以时间命名
如迎春花,因早春开花,故得其名;半夏,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夏季过了一半,故得其名;夏天无,由于它的地上部分一到初夏季节就枯萎而难觅其踪,故得名夏天无;冬青子因冬季采摘其成熟果实而得名;万年青因四季常青而得名。
以产地命名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状况十分杂,水土、气候、日照、生态分布各不相同,甚至南北迥异,差别很大。自古以来医药学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如黄连、黄柏、续断等以四川产者为佳,故称川黄连、川黄柏、川断;陈皮以广东新会产者为佳,故称新会皮、广陈皮;茯苓以云南产的最好,故名云苓;砂仁以广东阳春产的质量好,又名阳春砂;人参主产于东北三省,尤以吉林抚松产者为佳,故名吉林参,等等,都是因该地所产的药材质量好,疗效显著,故在药物名称之前冠以产地之名。
以人名命名
以最早发现和应用该药的人来命名,带有纪念意义。如使君子,相传是潘州郭使君治疗儿科病的常用药;刘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传说这个药是由刘裕发现的;杜仲一药相传是古代有位叫杜仲的人,因服食此药而得道,后人遂以杜仲而命名;何首乌一药,据说是古代一姓何的老人,因采食此药,岁仍然须发乌黑发亮,故名何首乌;还有徐长卿等,都是以人名命名。
以形态命名
以药材的生长形态而命名,也是中药命名的一大特点。典型的如人参因状如人形,功参天地,而得名;钩藤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乌头形似乌鸦之头;木蝴蝶形似白色蝶翅;猫爪草为数个呈纺锤形的块根簇生一起形似猫爪;狗脊形似狗之脊骨,因全体密披金黄色茸毛又名金毛狗脊;金银花因其一蒂二花、黄白相映而得名。
以颜色命名
许多中药有自己独特的颜色,因而药物颜色也成了命名的依据之一。色白的中药如白芷、白芍、白及、白果、白附子等;色红的中药如红枣、红花、红豆蔻、丹参、朱砂、红藤等;色紫的中药如紫草、紫花地丁等;色黑的中药如乌玄参、黑丑等;色黄的中药有黄芩、黄柏、黄连、大黄等。
以气、味命名
某些中药具有特殊的气、味,因而成了药物命名的依据。如麝香,因香气远射而得名;丁香、茴香、安息香、檀香等香料药,因具有特殊的香气,故以“香”字命名;而败酱草、臭梧桐等,则因具有特殊臭气而得名;鱼腥草以其具有浓烈的鱼腥气而命名。五味子,因皮肉甘酸,核中辛苦,全果皆有咸味,五味俱全而得名;甘草以其味甘而得名;细辛以味辛而得名;苦参以其味苦而得名;酸枣仁以其味酸而得名。
以药效命名
既然是药,自然有各自的功能主治,所以有一些中药就是凭自己的功效有了自己的名儿。防风能治诸风头痛;泽泻能泄利水湿;益母草能治妇科病;千年健能祛风延年;远志能益智安神;骨碎补能活血壮筋、续骨疗伤等,都是以其显著的功效而命名。
中药名字里的趣味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中药的名字听上去非常的特别,说起来也是十分的有趣。甘草有调和诸药的功效,尤似和事的国老,故又称“国老”;大黄泻下作用猛烈,好似勇猛无敌的将军。故也称“将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