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中药饮片屡上黑榜,难道都是硫熏

“各地通报的中药饮片不合格众多信息中,总能看见一个困扰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安全的魅影——硫磺熏蒸。”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陆兔林教授感叹,虽然近几年各级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中药材尤其是中药饮片生产加工环节的日常监管,同时加大对市场流通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监督抽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加工环节的硫磺熏蒸行为,但是,由于受历史原因、生产客观条件的限制,硫熏依然合理合法地存在于部分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生产过程中。

陆兔林所说的合法,是指国家药典委员会参照国际草药、香料以及国外食品SO2残留量限量标准,在《中国药典》版第二增补本以及版中新增了药材和饮片SO2残留量限量标准,其中山药、牛膝、粉葛、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这10味药材及饮片不得mg/kg,其他药材及饮片不得mg/kg。

正是由于其合法,部分中药材、饮片生产企业在利润的诱惑下,把硫熏运用到了极致。侥幸与任性心理支配下,硫熏终于脱离既有的限定标准,像脱缰的野马,把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直接带进“深渊”。

生产现实,过度超范围使用愈演愈烈

硫磺熏蒸是中药材的产地加工贮藏中,进行干燥、防霉、防腐、杀虫的简便、常用的方法。由于硫磺有漂白增色作用,在中药材加工和贮藏中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但是,近年来硫熏药材品种和范围有所扩展,熏蒸环节有所提前,且反复熏蒸,不仅严重影响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而且成为公众安全用药的风险隐患。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沈明勤介绍,中药材硫磺熏蒸方法的应用最早见于年对山药的加工与贮藏养护技术。该法的引入与当时西方医药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中药材加工和贮藏养护技术进步的体现。硫熏技术可杀虫防霉,是传统的药材养护方法,作为合法的药材养护方法曾分别收载于《中国药典》版(牛膝)、年版(牛膝等5种药材)、年版(牛膝等6种药材)和版(山药等3种药材)。然而由于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可漂白增色,硫熏药材呈品种蔓延和过度熏蒸之势。

根据文献及相关书籍记载,加工中需要用硫磺熏蒸的中药材有:山药、牛膝、粉葛、甘遂、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人参、西洋参、沙参、川贝母、茯苓、浙贝母、当归、防风、板蓝根、桔梗、石菖蒲、百合、土茯苓、玉竹、桔梗、白芷、太子参、黄芪、黄连、泽泻、半夏、山奈、白附子、天南星、白附片、杭白菊、金银花、玫瑰花、枸杞子、大枣、砂仁、山楂、薏苡仁、胖大海、莲子。在贮藏中使用硫磺杀虫、防虫的中药材更多,有文献记载的大约有65种。

年版及之前版本《中国药典》在药材来源项中,收载需要用硫磺熏蒸药材有山药、怀牛膝、白附子、白附片、金银花、葛根6个品种;年版《中国药典》中只是在药材“山药、葛根、湖北贝母”来源项下标明硫磺熏;直至年版《中国药典》鉴于国际上对硫磺熏蒸的争议,删除了山药加工中使用硫磺熏蒸的方法,表明中药材已不允许使用硫磺熏蒸以漂白、增色、防虫。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硫熏药材检控标准,多年来硫熏药材现象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多种余批药材及饮片进行检测,发现硫熏品25%。另一项由地方药品食品检验所对80个品种批产品开展的检验,发现硫熏品38%。

年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下,由国家药典委员会多次召集来自药品监管、药品检验、行业协会、科研院校、饮片生产企业的药典委员、专家及饮片生产、质量检验的工作人员对中药材硫黄熏蒸、中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进行专题研究和论证。根据相关专著及文献记载的传统习用硫磺熏蒸中药材及饮片品种情况,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法典委员会(CAC)、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等国际组织的相关规定,并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单位的长期研究及监测数据,制订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考虑到山药、牛膝、粉葛、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等10种鲜药材质地的特殊性,其在产地加工过程中干燥十分困难,易腐烂生虫等,制订了该10种中药材及其饮片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过mg/kg的限量;对其他中药材及饮片,增加了“除另有规定外,中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mg/kg”的规定。

“但在中药材、饮片实际生产中,硫磺熏蒸并不局限于这10个品种,使用剂量远高于上述标准。”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肖凌说,在承担国家总局年黄芩药材及饮片的专项抽验时,他发现黄芩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合格率较高,在调研过程中,亦发现黄芩饮片有打硫的现象。批样品测定结果中,74批不合格(残留量限度应≤mg/kg),不合格率35.9%,其中黄芩片的不合格率高达42.3%,残留量最大值接近mg/kg。二氧化硫残留量分布结果表明,13%样品的残留量为0mg/kg,46%样品的残留量为1~mg/kg,7%样品的残留量为~mg/kg,16%样品的残留量为~lmg/kg,接近80%的样品有硫熏的情况,残留量则大小不一,在不合格的样品中,超过1mg/kg残留量的样品占总批数的18%,说明在饮片炮制加工环节滥用硫黄熏或打硫现象严重。

“因黄芩饮片有水蒸煮晾干的炮制过程,加工者为防止长霉,多会用打硫的方法,便于贮藏,打过硫之后,可通过晾晒等方法,让之挥去,减少残留。”肖凌说,黄芩片的炮制方法是烫、蒸、或短间水煮,以便破坏酶而保留其有效成分黄芩苷。药理试验证明,生黄芩、冷浸黄芩的抑菌能力较烫、煮、蒸的黄芩低。黄芩片炮制的目的即为杀酶保苷,“但是,黄芩饮片在炮制加工的过程中打硫现象非常严重,80%以上样品有打硫的情况,最高残留量超过标准限度的10倍;而且二氧化硫的残留对黄芩有效成分含量有较大影响,黄芩饮片质量安全不可忽视的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

实验证明,硫磺熏蒸后的样品黄芩苷等着类成分含量下降明显,主要是因为经亚硫酸水解,苷类成分转变为苷元的缘故,其中以黄芩素含量最高,这对黄芩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成分改变,品种波及范围大影响深

“硫熏能引发中药材成分发生化学变化,进一步影响中药材药理作用。”陆兔林教授介绍,他带领的团队在科技部基金的支持下完成了硫熏对中药材、饮片质量的分析研究。

硫磺经加热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一种强还原剂,能与中药材中含酮基、轻基等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引起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当中药材硫熏后,药材中H2SO3含量增加,药材变白,药味变酸,PH值下降,可能导致药效显著降低。

中药材中含有内酯结构的化学成分类型多样,如香豆素类、环烯醚萜类等各种萜内酯成分等。药材经硫熏后,PH下降,酸性增强,在此条件下内酯环易被打开与氧作用,使结构中的烯键发生氧化等,从而使药材中该类成分含量降低。代表药材有白芷、当归、川芍等。

研究表明,白芷经硫磺熏蒸后其香豆素类成分和挥发油成分含量及药效均明显降低。硫磺熏蒸过的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大多数可达到现行药典规定,而氧化前胡素的含量随硫磺熏蒸程度及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增加变化较为明显。有研究表明香豆素类成分的损失主要集中在硫熏处理的前9小时内,硫熏48小时后,香豆素类总含量下降了77.9%,其中损失最多的为氧化前胡素,其次为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当归、川芍等所含的藁本内酯、正丁基酞内酯、洋川芎内酯等,在硫磺熏蒸过程中受氧化、酶解等作用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致使此类成分含量减少。

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殷放宙在实验中发现,芳香类药材经硫磺熏蒸时含有的挥发油中低沸程组分有少量逸失,且其挥发性成分中的单萜、倍半萜等发生化学转化,包括硫与不饱和烯烃的反应、硫与芳烃的反应等。代表药材有当归、川芎、白术、生姜、菊花等。通过GC-GM分析当归硫熏前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发现当归经硫熏加工后,挥发油的含量有所增加,但其主要成分占总挥发油的比例有所下降。低剂量的硫磺进行熏蒸,对当归挥发油的影响不大,但高剂量硫熏对当归挥发油影响较大。当归经硫熏加工后,挥发油的含量有所增加,可能是药材中某些成分在二氧化硫形成的酸性条件及高温条件下分解为可挥发性的成分。

文献载明,硫磺熏蒸产生的二氧化硫与水结合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可与苷类成分发生水解反应,也可与苷类成分上的醇羟基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亚硫酸酯,从而使含量降低。党参经硫磺熏蒸后其党参炔苷含量明显下降,其中甘肃临洮县含量下降16.49%,甘肃首阳县含量下降56.30%,重庆市城口县野生党参含量下降44.71%;硫熏党参中的总黄酮含量增加。天麻药材硫熏后,PH降低0.33,天麻素质量分数显著降低,最高从1.44%降低到0.15%,推测可能原因为亚硫酸促使天麻素发生水解反应,从而含量降低。

“硫熏还对芬酸类、生物碱类、糖类、蛋白质类中药材有效成分造成影响。”陆兔林说,硫磺熏蒸对酚酸类成分的影响在于硫熏时产生的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还原剂,可被氧化性物质氧化,且能与羧基、羟基发生反应,使中药材硫熏前后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硫磺熏蒸使植物体内多数生物碱在酸性条件下遭到破坏,总生物碱含量下降等。

“硫熏中药材中硫磺多用工业硫磺,而工业硫磺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熏蒸过程中部分重金属会迁移到中药材中去,导致硫熏过后的中药材重金属含量升高。”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教授李松林说,人体食用这种重金属含量过高的药材无异于饮鸩止渴。

资料显示,硫熏后当归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As和Pb的含量分别升高约62%和30%;S也上升,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Fe,K,P的含量均有所下降。随熏蒸时间增加,硫熏的银耳中As含量显著提高,Hg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部分中药材硫熏后的重金属含量较硫熏前会显著增加,甚至超过了国家对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标准。

技术替代,以严监管推进用药安全有效

硫磺熏蒸主要用于中药材的加工、储藏、养护。通过加热使硫磺升华,释放出的硫磺分子均匀地分布在中药表面而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膜,以起到杀死和防止霉菌侵入的作用,与药材中的水分结合生成的酸,不仅可抑制细菌的生长,还对植物组织有软化作用,使细胞膜透水性增加。水的蒸发时间缩短,速度加快,易于干燥。并使中药材外形美观,确保中药材不发霉变质,延长其保质期。中药经硫磺熏蒸后虽能解决局部问题,但中药材硫熏前后有效成分含量大都下降,影响了中药材相关药效,还存在重大危害人类健康的安全隐患。

“当含硫饮片制成汤剂和成药时,临床用药就会面临既不有效,又不安全的风险。”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单鑫说,实验证明,中药材硫熏后化学成分的改变对药理作用有显著的影响。

研究表明,无硫党参比含硫党参具有延长小鼠耐缺氧、气管结扎存活时间及增加脾重的作用。山药经硫磺熏蒸后尿囊素、多糖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影响了肝组织的氧化应激系统和Na+,K+—ATPase过程。无硫山药饮片能改善脾虚证小鼠的一般症状,增加小鼠的体重,抑制其胃排空及肠推进,对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无明显影响,对脾虚模型小鼠胃肠功能有改善作用。

“作为全国最大山药药材和饮片生产企业,我们经过长期探索,已经实现了山药的无硫生产。近年来,我们也在一直呼吁国家进一步严厉监管。”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小淞说,公司生产的山药选取自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并斥资上亿元引进国内外最先进去皮机、切片机、带式干燥、隧道式干燥等加工设备,建设无硫饮片生产线,采取自主研发的低温无硫脱水工艺加工而成。“公司内部质控标准是≤10mg/kg,与美国、日本一致,严于欧盟、韩国的标准。”

单小淞介绍,保和堂近几年一致联合行业向国家监管部门建议修改中药材含硫限量的标准修改,“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农业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受药农的自身素质、投入与产出矛盾等多种因素制约,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查核验中心主任孙京林在一次中药材种植质量研讨会上说,使用硫磺熏蒸主要是加工的过程在不影响药材药效的情况下,使药材迅速干燥;储藏养护过程则需要防虫,防霉变等。“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现在都可以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加以解决,中药材加工及养护可根据其不同性质选取不同的方法”。

孙京林说,传统的中药材养护方法有晾晒法、吸潮法、冷贮法等,以应对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虫蛀、发霉、变色等质变过程。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安全、有效的硫熏替代技术已经出现。目前可行的替代技术主要有微波干燥技术、超高压处理技术和热风干燥及红外干燥等其他相关技术。

资料显示,比较超高压处理的人参前后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的人参样品中的真菌被完全杀灭,细菌总数也明显下降;人参皂苷的组成无明显改变,且人参皂苷类成分更易浸出。

“高效、安全和环保的中药材防腐防霉新技术不是没有,关键在于严格的监管。”孙京林说。

欢迎







































白癜风医院南京哪家好
北京白癜风皮肤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jb/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