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是我国中医治疗体系中制得良药的常用手段,所谓是药三分毒,炮制过后的中药不仅毒性减弱,而且外观整洁大小适宜,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方便。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炮制已经成了中医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炮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制霜发酵等几大类。今天我们以附子为例,对比不同辅料炮制的不同效果。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每年夏天采集后(泥附子)洗掉泥沙,除去母根和须根,就立即开始炮制加工了。温里药中附子毒性最烈,但是它的回阳救逆之功,却不是一般药物能比的,可以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过去条件不够便利的时候,尚有九蒸九晒制乌头去毒。附子在过去主要用煨法降低毒性。
在前一夜挖好土坑,撒上辅料,放入洗净的中药附子,表面铺盖一层薄土,然后在其上铺架好易燃物(如柴草)不断燃烧,借土坑形成的近似密闭环境达到高温无氧状态,使有毒物质失去活性,进而达到去毒的目的。
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逐渐发现了新的炮制方法
①盐附子:选择外形个大、长得比较均匀的泥附子,洗净后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要浸泡过夜,第二天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称为盐霸)、手捏变硬为止。
②黑顺片:同上取泥附子,大小分档,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然后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用清水漂净,纵切成约5mm的厚片,再次用水浸漂,用调色液(用黄糖和菜油制成的)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制直到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
③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约3mm的厚片,用水浸漂干净,取出,完全蒸透,晒至半干,用硫黄熏,最后晒干。
盐附子还有如下炮制加工方法
④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直到漂净盐分,置锅内与甘草、黑豆加水同煮透,以切开后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去掉甘草和黑豆,刮去外皮,切为两瓣,置锅内加水煮约2小时,取出,晒晾,如此反复闷润数次,直至润透后切片,晒干。(比例为每用盐附子斤,加甘草5斤,黑豆10斤)。
⑤炮附片:取盐附子洗净,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脐,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取出,用姜汤浸1-3天,然后蒸熟,再烘至七成干,倒入锅内用武火(即大火)急炒至烟起,微鼓裂,取出放凉即可。
临床所用黑顺片和白附子只是炮制方法不同,实际功效无甚差异,可以等同来用。
附子是公认有剧毒的药材,如果有意外出现附子中毒的情况,可立即用生姜加大枣煮汤喝下,医院洗胃解救。
在中医治疗体系中,药物的有无毒性是根据病人证状而言的,“有证无毒,无证有毒”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需要注意的是,附子作为温里药,有阴虚阳盛,真热假寒证者及孕妇均禁服。
因为特殊需要,有些病人会在家自己煎药,尽管炮制过后,附子煎时仍需要注意,一定要先煎,煎到口尝没有麻感,再加入其他中药共煎。
只要经过正确的炮制操作,毒药就可以变成良药,造福更多的人。
END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