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化痰止咳平喘药(二)
1.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配伍
桔梗配杏仁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其性善升,能载药上行,被称为诸药之舟楫;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其性善降;两药相合一升一降,能宣降肺气而止咳平喘。
2.具体药物
清热化痰药
药物
药用来源
性味归经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胆南星
天南星用牛胆汁拌制而成的加工品
苦,微辛,凉。
归肺、肝、脾经。
清热化痰
息风定惊
①.中风,癫痫,惊风,透风眩晕;②.痰火喘咳等证。
煎服,3-6g。
竹沥
甘,寒。
归心、肺、肝经。
清热豁痰
定惊利窍
①.痰热咳嗽;②.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内服,30-50ml,
冲服
寒痰及便溏者忌用
竹茹
禾本科植物青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的中间层。
甘、微寒。
归心、肺、胃、胆经。
清热化痰
除烦止呕
凉血止血
①.肺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②.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为治热性呕逆之要药;③.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④.中风痰迷,舌强不语。
煎服,5-10g。生用清化痰热,姜汁炙用和胃止呕。
前胡
苦、辛,微寒。
归肺经。
降气化痰
疏散风热
①.痰热咳喘,咯痰黄稠;②.风热咳嗽。
礞石
甘,咸,平。
归肺、肝经。
坠痰下气
平肝镇惊
①.顽痰胶结,咳逆喘急;②.癫痫发狂,惊风抽搐,烦躁胸闷
多入丸散服,3-6g;煎汤10-15g;布包先煎。
本品重坠性猛,非痰热内结不化之实证不宜使用。脾虚胃弱,小儿慢惊忌用。孕妇慎用
桔梗
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
苦、辛,平。
归肺经。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通利二便。
①.咳嗽痰多,胸闷不畅;②.咽喉肿痛,失音;③.肺痈吐脓;④.癃闭,便秘。有“舟楫之剂”之称。
煎服,3-10g。
性升散,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不宜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海藻
苦、咸,寒。
归肝、胃、肾经。
消痰软坚散结
利水消肿
①.瘿瘤,瘰疬,睾丸肿痛;②.痰饮水肿。
反甘草
昆布
咸,寒。
归肝、胃、肾经。
消痰软坚散结
利水消肿
同海藻,常与海藻相须而用
黄药子
苦,寒;有毒。归肺、肝经。
化痰散结消瘿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止咳平喘
①.瘿瘤;②.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③.吐血、衄血、咯血;④.咳嗽、气喘、百日咳。
煎服,5-15g;研末服,1-2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磨汁涂。
本品有毒,不宜过量。多服、久服可引起吐泻腹痛等消化反应,并对肝肾有一定损害,故脾胃虚弱及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海浮石
咸,寒。
归肺、肾经。
清肺化痰
软坚散结
利尿通淋
①.痰热咳喘;②.瘰疬,瘿瘤;③.血淋,石淋。
打碎先煎,10-15g。
海蛤壳
苦、咸,寒。归肺、肾、胃经。
清肺化痰
软坚散结
利尿
制酸止痛
外用
收湿敛疮
①.肺热,痰热咳喘,胸胁疼痛,痰中带血;②.瘿瘤,瘰疬,痰核;③.水气浮肿,小便不利及胃痛反酸;④.湿疮、烫伤。
水煎,6-15g,先煎,蛤粉包煎。外用适量,研极细粉或油调后敷患处。
真枪实练:
答案与解析:
1.B.竹沥入心、肝经,善于涤痰泄热而开窍定惊,治疗中风痰迷、惊痫癫狂,又因竹沥性寒滑利,能润肠通便,因此,可用于治疗实证便标。白附子、石菖蒲、冰片、牛黄都能够治疗中风痰迷,但都不能治疗便秘。
2.D。黄药子有毒,多服久服对肝功能有一定损害;洋金花有毒,具有麻醉作用,不能多用;鸡血藤、丹参、土茯苓皆无毒,无特殊要求。
3.C。胆南星功效清热化痰,息风定惊。
4.BCD。天花粉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不能治胃热呕吐;芦根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能治疗胃热呕吐:竹茹功效清热化痰,凉血止血,除烦止呕,能治疗胃热呕吐;枇杷叶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呕,能治疗胃热呕吐。
5.BD。桔梗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能降气、开音。
6.A。五个备选项皆属于常用的化痰止咳平喘药,其中前胡功能降气化痰,宣散风热;白前功能降气化痰;旋覆花功能消痰行水,降气止呕;杏仁功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苏子功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因此,既能降气化痰,又能宣散风热的药物当选前胡。
7.C。此题旨在考查黄药子的性味归经。黄药子苦,寒;有毒。归肺、肝经。
8.A。此题旨在考查功效相近药物。A选项僵蚕为平肝息风药,具有息风止痉,祛风通络止痛,化痰散结功效。C选项天竺黄为化痰药,具有清热豁痰,清心定惊功效。D选项地龙为平肝息风药,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功效。
编辑:珊瑚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