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损伤验方集成

北京医院荨麻疹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5950.html

书号:

-7---7

读者对象:中医师、中医院校学生、中医爱好者

出版日期:.10

建议上架:中医方剂

开本:32k

定价:30元

印张:8.75

装帧:平装

字数:

页码:

封面用纸:g铜

内文用纸:70g轻型

作者简介:

窦志芳,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后工作经历,现任山西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伤寒论》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将近20年,独著、主编学术专著6部,参编《伤寒论》教材4部,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曾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

曾任《山西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4年,结合20年的临床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医案资料。这些资料对于临床教学、疾病治疗、启发借鉴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内容简介:

中医对治疗跌打损伤的探索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本书编写的初衷是搜集中医传承过程中积累的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类疾病的验方,并按疾病名称分类整理,以供医生及患者临证检索选用。全书分两部分: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列举临床常见27种损伤,日常损伤列举常见6种损伤,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便捷。

本书特点:

千方易得,一效难求。本书收录治疗33种常见外伤疾患的余首验方秘方,内容包括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和日常常见损伤。书中简述了每种损伤的基本情况、发病原因、诊断方法,详述了治疗手段。

本书最大特点:针对每种疾患的治疗手段不仅仅罗列一种两种,而是把有较好疗效的各种中医疗法搜罗殆尽,包括推拿疗法、针刺疗法、灸法、拔罐疗法、偏方验方、内服外敷等,一并展现给读者,使其有宽广的参考范围。

本书疗法丰富、用药精练、疗效卓著、方便易用,实为中医外伤疗法的上佳读本,值得收藏、参考、精研。

精彩书摘:

一、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

(一)头部损伤

头部损伤多由锐器或钝器致伤,发病率仅次于四肢损伤,严重者多有后遗症,死亡率也较高,可发生在头皮无损伤或颅骨完整的患者。按伤势轻重可分为脑震荡和脑损伤。

脑震荡亦称“脑气震动”、“脑海震动”,是指头部受到暴力伤害,大脑功能发生一过性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临床证候群。

脑损伤亦称“脑髓损伤”,是头部内伤的重证,包括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干损伤等。

多为外伤引起。头部一旦受到外力的震击,如直接受到钝器的打击(拳击、棒击等)或头部碰撞在墙壁、地板等处致伤,则易发为脑震荡。

脑损伤多因直接暴力如拳头、石块、木棒等打击,或头部碰撞在坚硬物体上,或子弹、骨折片贯穿所致;间接暴力如高处坠下,或行驶中的车辆突然急刹车,脑受到惯性的冲力而受伤,也会发生脑损伤。

脑震荡有明确外伤史及一过性意识丧失、逆行性遗忘等临床症状,清醒后可有头痛、头晕、目眩、耳鸣等症状,搬动头部或坐起时症状加重;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在意识障碍期间可出现变化,清醒后恢复正常,脑脊液、颅骨摄片均正常。

脑损伤根据外伤史,伤后有较长时间昏迷,存在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CT表现可明确诊断。脑挫裂伤可见颅内压增高、单瘫、偏瘫、抽搐、感觉障碍、失语症、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可见血性。颅内血肿可见颅内压增高、脑疝、意识障碍、运动体征改变、瞳孔变化。脑干损伤可见昏迷、去大脑强直、锥体束征,此外还可出现高热、肺水肿、消化道出血、眼球和瞳孔的改变。

1.推拿治疗

治法:根据患者肌张力高低不同采用不同的推拿手法,如按、滚、点、捏、揉、拿及摇等方式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在各生理活动度范围内依次推拿。推拿间隙期保持患者卧床的正确体位。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主治:脑干出血。

2.针刺治疗

1)治疗一

取穴:攒竹、阳白、上星、太阳、头维、率角、百会。

治法:每穴用三棱针刺一下,挤出如高粮米粒大血液三滴,然后再用毫针刺入风池、列缺,留针20分钟。此法刺后,再向患者头部痛处,取“阿是穴”针之。每隔1日治疗1次,重者经六七次可愈。

主治:头部外伤,瘀血内积。

2)治疗二

取穴:主穴取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劳宫、涌泉,配穴取百会、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合谷等。

治法:毫针常规刺,每次选主穴3到4个,配穴3到4个,交替使用,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或点刺放血。

主治:脑干出血。

3)治疗三

取穴:主穴取百会、水沟、涌泉、劳宫、风池,配穴取印堂、内关、三阴交、十宣、关元、气海、太冲。

治法:毫针常规刺,用提插捻转泻法强刺激为主。

主治:脑损伤致昏迷者。

3.偏方验方(外用)

五加皮汤

组成:当归(酒洗),没药、五加皮、皮硝、青皮、川椒、香附子各9克,丁香3克,麝香0.3克,老葱3根,地骨皮3克,丹皮6克。

用法:水煎,熏洗患处。

主治:两颊跌打损伤破皮,二目及面浮虚肿。

4.偏方验方(内服)

1)醒脑安神汤

组成:龙骨、牡蛎、酒军、远志、石菖蒲、麝香、杭菊、丹参、藁本、蔓荆子、天麻、钩藤。

用法:水煎服,1日1剂,1日3~5次,麝香兑服,酒军后下。

主治:头颈胸部损伤,嗜睡或烦躁不安者。

2)颅内消瘀汤

组成:丹参15克,赤芍、挑仁、红花、乳香、没药、三棱、莪术、香附、地鳖虫各9克,川芎、血竭、麝香各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

主治:颅脑等头部内伤,亦可用于各部损伤。

3)安髓散

组成:川芎、香附、白附子、甘草、白芷、相草、牡蛎各3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次6克,清茶调服。

主治:脑外伤。

4)万应丹

组成:茯苓(蒸用)、白芍(麸炒)各4.5千克,地黄3千克,陈皮5千克,人参1.5千克,三七1.5千克,辰砂、珍珠母各2千克,制乳香、制没药各克,红降香、白降香、兔儿酸各克,犀角克,炼琥珀1千克,龙齿2.5千克,胆南星1.25千克,佛手花克。

用法:研成极细末。每次1克,伤重者加倍,儿童减半,冷开水送服。

主治:跌打损伤,头部震荡,头晕,胸肋疼痛。

5)防风归芎汤

组成:川芎、当归、防风、荆芥、羌活、白芷、细辛、蔓荆子、丹参、乳香、没药、桃仁、苏木、泽兰叶。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

主治:头部跌打损伤,青紫肿痛,头痛欲裂者。

6)川芎汤

组成:川芎8克,白芷5克,防风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羌活3克,陈皮5克,蔓荆子10克,花粉15克,茄皮10克。

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

主治:头面伤。

7)芎芷汤

组成:川芎6克,白芷6克,细辛2.1克,生石膏12克,甘草3克,白菊花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

主治:头部挫伤,肿痛伴有头晕者。

8)和气饮

组成:干姜0.3克,干葛1.5克,升麻1.5克,苍术1.5克,桔梗1.5克,川军0.6克,枳壳0.3克,芍药1.2克,陈皮2.1克,甘草2.1克,半夏0.9克,白芷0.9克,茯苓0.9克,当归0.9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

主治:闪挫,或久坐,或失枕以致项痛。

9)大黄当归散

组成:大黄(酒蒸)、黄芩(酒炒)各30克,红花6克,苏木、当归、栀子(酒炒)、木贼草各15克,菊花9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次12克,水煎去滓,食后服。

主治:头部或眼部受伤,目睛瘀血,视物模糊,头痛,尿赤,便秘。

10)通窍活血汤

组成: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研泥)9克,红花9克,老葱3克(切碎),红枣7个(去核),麝香0.15克。

用法:加黄酒克,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

主治:损伤后瘀阻头面的头痛昏晕。

11)柴胡细辛汤

组成:柴胡5克,细辛2克,薄荷6克,归尾10克,地鳖虫10克,丹参10克,制半夏10克,川芎5克,泽兰叶10克,黄连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脑震荡,头晕呕吐等。

12)吴茱萸汤

组成:党参、生姜各12克,吴茱萸10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

主治:头部损伤脑震荡后头晕、头痛等证。

第一时间获得好书,请联系编辑陈皮

第一时间掌握新书动向

山科医学书库

新书好书月月送

长按并识别下图即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cj/8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